天天看點

【書評】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田聞一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書評】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田聞一

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

——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

田聞一

多年前,現在的四川省總工會副主席、作家苗勇還是在巴中老家上中學的少年。他偶然在一本書上看到晏陽初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世界上平民教育運動的發起者和上司者。

【書評】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田聞一

平民教育家晏陽初雕像

然而,當時的懵懂少年對這個世界級的大師并不是很在意,在意的是晏陽初是巴中人。苗勇很為在革命戰争年代有名的紅色根據地的家鄉出了這樣一個世界級的人物沾沾自喜,心生崇敬與好奇。

不意這一來,晏陽初在苗勇心中落了根;落了根就要萌生、揚花、結果。在以後的數十年間,苗勇在從政的同時筆耕不辍,成果豐碩。而他終于取得重大成果,了卻心願的一樁寫作是,2021年9月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的洋洋灑灑、浩瀚厚重的45萬言的人物傳記《晏陽初》。

【書評】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田聞一

苗勇 著《晏陽初》 2021年9月東方出版社出版

苗勇以深情的筆觸,這樣概括晏陽初:“童年聰慧,少年奮進,青年立志。在那個山河破碎的時代,晏陽初本可像許多仁人志士一樣,許國為家,建立不朽的功勳。可他俯下身來,滿懷悲憫,為全國的底層人們奔走……無怨無悔,窮盡一生。”

本書分為九章,以編年體的方或,詳盡、生動具體地描述了晏陽初。

我用了幾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很是感動。

晏陽初1890年出生于巴中,1990年在美國逝世。在家鄉入私塾,學儒學,然後獨自外出求學、到阆中上省會成都,再遠涉重洋,先後畢業于著名的香港聖保羅書院(香港大學前身)和鼎鼎有名的美國耶魯大學,獲博士學味。可以說,晏陽初是把“書讀到了頂、讀到了頭”,而“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顔如玉……”

【書評】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田聞一

當時,無論國内國際,功名富貴對于晏陽初來說,可謂易如反掌。然而,晏陽初卻是一個特例,一頭紮進了墾荒似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中,一搞就是一個世紀,就是他的一生。他如同一頭拓荒牛,直到他生命的完結。一路走來,異常的艱難,也異常的輝煌。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晏陽初如同高爾基名篇《丹柯》中的無名英雄丹柯:“地面上有一族人,他們居住的周圍三面是走不完的濃密森林……他們明白,要想活命,就得走出這個林子。”

“丹柯領着他們走,四周是一片黑暗……丹柯用手抓開自己的胸膛,從那兒拿出自己的心來,把它高高地舉在頭上。他的心燃燒得跟太陽一樣亮,不!比太陽更亮!整個樹林完全靜下去了,林子被這個偉大的人類之愛的火把照得透亮,黑暗逃跑了。”

“偉大的勇士丹柯,望着橫在自己面前的廣大草原,望着這自由的土地,驕傲地笑起來。随後他倒下去——死了。”

晏陽初當初的選擇,如同詩人弗羅斯特那首《未選擇的路》:

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類似《晏陽初》這樣的人物傳記,我看過很多,而就記述《晏陽初》的作品,林林總總中,我也看過很多。為什麼唯獨苗勇這部《晏陽初》給我這樣深刻的印象?掩卷思索,最大的秘訣在于這本書的故事性和故事性精彩呈現。

有段時間,不知怎麼回事,是嘩衆取寵還是标新立異,有作家認為,“講故事的小說”已經落後了、落伍了,他們有意打碎故事,甚至摒棄故事,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到哪兒算哪兒。毫無疑問,這樣的作品或是蕪雜模糊,或小情小趣。也不盡是小說,因為“最新理論”的影響,好些作品都有同樣的現象——組織不起一篇完整的具有緻命誘惑力的故事。這樣的作品不僅沒有意思,更談不上有意義,以緻讀者大量流失。那些主張摒棄故事的作家面對這樣的失敗,又有話說,說他們的作品是“考智商的作品”“是無邊界作品”……

事實勝于雄辯。

古今中外,任何有影響的力的作品,更不要說名作,沒有一部一篇不注重故事性。

人類迷戀故事,故事養育人類。人類的誕生、社會的變化,農耕、狩獵、營造,遷徙、征伐、興衰,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統統儲存在故事裡。繁衍至今,人類留下多少世世代代念念不忘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後羿彎弓射日,在講好故事這件事上,先人已經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經典是故事,神話是故事,曆史是故事,人類總是在熱切地渴慕故事,對故事的需求永不滿足。地球上每一天不知有多少故事在發生、在流傳,書籍報刊、音樂戲劇、電視電影、網絡小說都盛滿故事,每個人一生都要花大量時間在故事中度過……難怪有人說,故事藝術是文化的主要力量,一種文化的進化離不開誠實而強有力的故事。

中國四大名著自誕生以來,先後被改編成數百種戲曲作品,在戲曲界有“三國戲”“水浒戲”“紅樓戲”之分……經典中的故事之密集、叙事之結實,令人驚歎。

想想托爾斯泰的豪言壯語:活着就是為了講故事!編劇羅伯特·麥基說,一個作家75%的精力要放在寫故事上。昆德拉将小說分成3類——叙事的、描繪的、思索的,哪一種小說裡沒有故事?無非是故事表述方式和結構方法不同。

前些年流行的網絡段子,其實某種程度上是以最經濟的方式回應人們對故事的需求。智能手機出現後,人們讀故事或看新聞就更友善了。故事不僅可以化身為小說、電影、戲劇,形式多樣,讓人們百看不厭,還具有形象、生動、潤物無聲的優勢,比新聞更耐人尋味。作家的使命就是把今天的新聞和過去的曆史升華成故事。

苗勇深谙其中秘密。他在這部書中,拒絕史料堆砌和一般的叙述。他這部洋洋灑灑的書分為九章,從第一章《少年求學,寒門男兒初長成》,到最後一章《心系故國,此心綿綿無窮盡》,每一章都有若幹人、若幹事件構成的若幹精彩故事。而這些故事,又是互相獨立,互相偎依,相輔相成,層層推進,每個讀者都會從中受到感染。不妨舉第六章《定縣模式,我以我血薦軒轅》為例進行分析。

【書評】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田聞一

作家苗勇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在河北定縣工作時,對晏陽初的試驗就做了深入了解。晏陽初在鄉村開辦平民學校、推廣合作組織、建立實驗農場、傳授農業科技、改善公共衛生等,取得了一些積極效果。”

這是晏陽初集合一批有志之士,第一次大規模在國内試行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了在定縣的試驗,晏陽初把他的全部家人都搬來了。這裡面分為若幹個小故事:家人。為了更好地傳播,為老百姓做收音機。名劇作家熊佛西深入生活,為老百姓寫出深受歡迎的戲。名作家斯諾受到吸引,專程趕到定縣采訪等等。

這裡,管中窺豹,不妨摘錄書中一些細節:“晏陽初沒有吱聲,靜靜聽妻子說下去。‘我想在平教會裡開辦一個子弟學校,讓同僚們的孩子入學。平教會很多家屬都是進過學堂的新女性,她們都可以來當老師。”

“晏陽初心裡非常高興,但沒有開口,隻是靜靜地看着妻子。‘你覺得好不好?’晏陽初猛地低下頭,在妻子臉上狠狠地親了一口。”

“陽光明媚地照耀着這片從沉睡中蘇醒過來的北方大地……屋子裡馬上蕩起青年洪亮而又略顯緊張的定縣方言:‘各位農民朋友,大家好,今天,是定縣平教會無線電台的第一次廣播。今後的日子裡,我們将利用這一種先進的科學裝置,把大家最關心、最急于了解的資訊及時準确地播報給大家……”

“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就這樣,以全國全世界平民教育為己任,晏陽初博士得到了世界各國政要的高度評價。在他九十大壽時,裡根總統在給他的賀電中這樣說:“漫漫數十年,為那些積貧積弱的地區以及最偏遠地區的人們,您創立了自我拯救的思想。為服務于開發中國家的孤落山村和廣大鄉村的農業、衛生、教育事業,您開創了新的道路。您的工作一直影響着開發中國家的開放道路。”

1955年10月,美國權威雜志《展望》刊載了當代世界最主要人物100人,晏陽初博士是其中之一。在印度,人們把晏陽初的名字與“聖雄”甘地并放在一起。在菲律賓、泰國、日本、印尼、加納、哥倫比亞……凡是有人類的地方,不僅在發達國家,更多的是在不發達國家,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博士的名字,比世界上大多的偉人都要普及,都要深入人心,都要動人。

【書評】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田聞一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田聞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資深媒體人,巴金文學院連續三屆創作員;著作甚豐,多篇多次獲四川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檔、音視訊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資訊。文章所含圖檔、音視訊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書評】好在精彩的故事性呈現——試論《晏陽初》的藝術特色‖田聞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