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胖”字引發35種病!呼吸、神經、循環系統都在受壓迫

體重秤上的數字,是很多人每日心情的晴雨表;不但影響人的喜怒哀樂,也決定着健康狀态。

英國《生物醫學中心-醫藥》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荟萃研究發現,過度肥胖與35種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一個“胖”字引發35種病!呼吸、神經、循環系統都在受壓迫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結合新研究采訪專家,告訴你肥胖怎樣毀掉全身,并教你科學穩住體重。

受訪專家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肥胖與代謝病外科中心主任醫師 王存川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學院運動康複系主任 戴劍松

一個「胖」字,引發35種病

《生物醫學中心-醫藥》雜志上發表的一項與56種慢性病相關的荟萃研究發現:

過度肥胖與2型糖尿病、14種循環系統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5種消化系統疾病、3種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多發性硬化症,以及6種消化系統癌症、子宮癌、腎癌和膀胱癌共35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

一個“胖”字引發35種病!呼吸、神經、循環系統都在受壓迫

糖尿病

遺傳預測的高BMI【身體品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與1型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相關;而成人時期較高的BMI與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相關。

循環系統疾病

主動脈瓣狹窄的患病風險與高BMI的相關性最強,其次是心力衰竭、高血壓。

研究人員表示,過度肥胖可通過增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準,促進全身性發炎,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髒疾病風險。

呼吸系統疾病

研究發現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與BMI相關。

消化系統疾病

BMI較高會增加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包括膽結石、胃食管反流、克羅恩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關聯性最強。

肌肉骨骼系統疾病

痛風、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病風險與較高BMI相關。

神經系統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的患病風險也會随BMI增加而增加,但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漸凍症)和BMI并未發現關聯。

惡性良性腫瘤

較高的BMI與消化系統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和膽囊癌/膽道癌)、子宮癌(包括子宮内膜癌、宮頸癌)、卵巢癌、腎癌、膀胱癌的風險增加有關,但與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相關。

研究人員表示,過度肥胖與慢性病的相關性不容忽視,從現在起,持續降低超重/肥胖的流行率應成為主要的公共衛生目标。

肥胖可分為4個等級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輛載重卡車,體重超标的危害就像卡車超載一樣,超重越多,損害越嚴重,使用期限也就越短。

例如,當核載5噸的卡車超載3~5噸時,看似仍能正常行駛,實際上已經損害極大;如果超載10噸,卡車可能随時面臨報廢的風險。

一個“胖”字引發35種病!呼吸、神經、循環系統都在受壓迫

科學預防和控制肥胖,可參考以下體重分期管理模式。大陸BMI正常範圍為18.5~23.9,超重為24~27.9,肥胖為超過28。

0期

超重,不伴有相關疾病或其前期(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前期、高血脂、脂肪肝)。

超重就是健康警戒線,需要及時進行生活方式幹預,例如改掉大吃大喝、總吃宵夜、吃得太油太鹹等習慣,同時增加運動量。

1期

超重,伴有相關疾病前期;或肥胖,沒有或伴有相關疾病前期。

這一階段需要專業醫生介入,開具運動處方、制訂飲食計劃等,患者需要嚴格執行生活方式幹預。

2期

超重或肥胖,伴有相關輕中度疾病。

這一階段除了要治療疾病,嚴格執行生活方式幹預,還需要科學減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減肥藥物,或進行小型減肥手術。

3期

肥胖,伴有相關重度疾病。

這一階段會嚴重威脅健康或壽命,如果在嚴格執行生活方式幹預和減肥藥物治療的基礎上,3~6個月體重仍未改善,可能需要減肥手術。

給胖人的減重建議

如何避開減重誤區,科學有效地管理體重?各國專家給出了具體建議。

#優先選擇有氧運動

歐洲肥胖研究學會推薦了詳細的運動訓練方案,以下是由法國索邦大學、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和英國利茲大學等機構的多學科專家總結的運動建議。

建議優先進行每周150~200分鐘至少為中等強度的有氧鍛煉,或高強度間歇式訓練(需評估心血管風險)。

一個“胖”字引發35種病!呼吸、神經、循環系統都在受壓迫

隻要消耗的能量相似,有氧鍛煉和高強度式間歇訓練對于超重或肥胖者的減重減脂效果相似。采用這兩種方法,體重預期平均減輕2~3公斤左右。

高強度間歇性訓練(HIIT)能在短時間内提高心率,燃燒更多熱量。通俗點說,就是在高強度運動之間穿插低強度運動或稍事休息,是有氧和無氧運動相結合的鍛煉方式。

比如快跑100米和慢跑100米的交替,但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漸适應訓練後,再适當加入更多的訓練動作,直至完成所有訓練。

減重後維持體重階段,建議每周進行20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鍛煉。

#控制脂肪攝入

建議肥胖者選擇橄榄油、茶油來烹調,每天控制在20~25克(搪瓷勺約兩勺半)。

外出吃飯點菜要選清淡菜品,盡量别點水煮魚、地三鮮等油多的菜肴;改掉暴飲暴食的習慣,少吃“藏油”多的零食,如起酥面包、泡芙等。

#護好跟腱部位

大資料顯示,肥胖人群因體重較大,在運動時跟腱承受作用力相對普通人群更高,更易受傷。

運動前充分熱身,避免猛烈、疲勞運動,多練肌肉,都有助預防跟腱損傷。

最後,對于肥胖人群,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勻速”減肥。

别心急,每周減肥0.5~1公斤,一個月減1~3公斤,這種方法對身體損傷小且不易反彈。▲

本期編輯:徐夢蓮 王冰潔

等等,右下角點個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