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中國,人們常常說:“子不教,父之過。”這就是用于形容父母和家庭在對于子女的教育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同樣在西方社會科學界,無論是社會學還是心理學,學者們都認為家庭尤其是父母,就相當于個體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課堂,父母自然就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是以“知子莫若父”,在子女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對其的了解自然是更加深入的。有的父母十分注重對子女的教育與關懷,是以在這樣的家庭當中,子女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也會更加輕松。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那麼對于父母而言,孩子有什麼樣的表現時,其更加容易陷入困境之中呢?哈佛大學曾經有過一個針對大量家庭、長時段的跟蹤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在成年之後容易陷入困境的個體,其實早在童年時就已經在許多方面展示出來了,具體有如下8個表現:

1.“臉皮薄”

所謂“臉皮薄”,其實是中國的一句俗話,指的是個體在與他人進行社會交往時,常常會陷入一種羞赧與扭捏的狀态之中。

那麼此時也許會有人疑惑:人們在社會交往當中,往往總是喜歡那些“臉皮薄”的人,因為他們不會有太多麻煩别人的事。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可是我們應當清楚一件事:這是對于成年人而言,因為成年人已經經曆了社會化,是以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對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如果他們在生理或者是心理上有所需求卻不好意思表達,尤其是對于最親的父母都“臉皮薄”的話,那麼說明他們會有些自卑。

這樣的個體在成年之後,勢必會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之中展示出同樣“臉皮薄”的狀态,這樣會導緻他們常常吃虧,最終陷入困境。

2.自制能力較差

有人說成功的訣竅是天賦,還有人說成功的訣竅是堅持,也許這些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在成功之前,能夠在人生當中取得比較好的成就,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良好的自制力。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誠然,孩子在小的時候會比較貪玩、沒有什麼時間意識,但是既然為人父母,就應該在這些方面早早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即便是不太了解教育的人,也知道一件事:一定要規範化孩子的作息時間,在成年之前幫助他們合理地安排自己每天應當完成的任務。

如果孩子在嚴加教育的情況下,仍然無法形成較好的自制力,那麼在其成年之後,難免會出現作息不規律、熬夜、晝夜颠倒的狀況。

3.話多且不分場合

盡管俗話說“童言無忌”,并且未成年人由于對外界了解不深,是以十分好奇,于是話多一些也是可以了解的。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但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察言觀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本領。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口無遮攔,并且在什麼場合都滔滔不絕,那麼作為家長就應該留意了:應該加強相關方面的培養,否則當其成年之後,勢必會是以而招來許多消極影響。

4.缺乏創造力

我們常常說孩子的腦海當中是“天馬行空”的,由于尚未被各種社會之中的條條框框所束縛,是以孩子們的想象力是一個十分有特點的能力。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當一個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就表現得十分循規蹈矩,那麼作為家長,這樣的孩子比較容易管教,但是在其之後的人生路程當中,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不足有可能會使其精神世界十分單調、無聊。

5.沒有求知欲

就像是上文當中所提到的,個體成熟與否,除了生理和身體條件上的成熟之外,還有對于自己身處社會的了解。由于未成年的孩子對許多事情不了解,是以常常會發問。

假如孩子在小的時候就表現得十分“穩重”,對于外界的人與事,即便是不了解也并不想從成年人處知曉答案的話,那就說明其求知欲比較低,即便到其成年之後,對于外界的了解與适應能力會比較差,也更加容易陷入到困境之中。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6.缺少上司能力

中國有句俗話叫作:“槍打出頭鳥。”是用于暗喻那些喜歡冒頭、愛出風頭的人,他們在人群之中往往并不是特别受歡迎。

但是對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其實在其所屬的各種同輩群體之中,無論是同學、同齡的親戚還是一起玩的同學,喜歡成為“領頭羊”的行為是比較有好處的。

這些行為有助于培養孩子的上司能力,而常常擔任領頭人的角色,有助于孩子将自己要做的事情順序理清楚,同樣也有助于對于自己要求的提升。

再加上當“孩子頭”其實是一件比較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情,是以孩子們常常都喜歡成為“上司”。假如孩子自幼就不願做這種事,那有可能是其沒有什麼責任心。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7.過于沉靜

雖說那些每天上蹿下跳、閑不下來的孩子會被冠以“多動症”一類的評價,并且會十分耗費家長管理孩子的精力,但其實這也是正常的情況,孩子就是這樣一種狀态,通過與外界不斷地接觸來增加對于陌生人與事的了解,是以活躍一些是孩子應當有的特點。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不喜歡動,并且也沒有什麼個人愛好的話,那麼孩子極有可能是情緒比較憂郁。在成年之後,這種氣質不利于他們與外界的交往。

8.過于追求完美

對于有些孩子而言,他們常常不了解自己面臨的任務有多大的難度,也總是會表現得十分積極,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想要做到最好。一旦有一點不合意,就會十分暴躁。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有這8個表現的孩子最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這其實是十分危險的。人可以追求完美,但前提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内。一味地“完美主義”隻會讓自己經常面對不能做到最好的困境。

綜上所述,孩子們所表現出的這8種特點很有可能就是他們在成年之後陷入困境的預兆,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