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01

“我恨爸媽!我恨他們打我!”

當媽媽劉琴聽到讀初三的女兒恬恬,對心理治療師說出這句話時,忍不住淚流滿面。

劉琴發現恬恬出現心理異常的情況,還是在接到警察打來的電話時,在此之前,她從未想過,恬恬會毀在自己的手裡。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劉琴是一位實打實的虎媽,她把女兒的一周排得滿滿當當,各種教育訓練班,從學科類到興趣愛好類,加起來大概有七八門。

她事後回想起來,這些畫畫、樂器、舞蹈,恬恬都不喜歡,“她挺喜歡唱歌,我那個時候想,學這個沒多大意義,也沒讓她去發展。”

在學習上,劉琴一直給女兒灌輸的理念是:隻要你成績好,什麼要求都可以滿足。

恬恬每次考試前,她會承諾:考得好,你想要的物品可以作為獎勵。或者女兒提出什麼要求時,她會說:隻要你成績好。

劉琴察覺到女兒不太一樣,是在去年期中考試時,恬恬的數學考得特别差。恬恬有些偏科,文科類成績好,理科總是不理想。劉琴有些不太高興。但恬恬比媽媽還要焦慮,她開始徹夜不睡,說要學習,還一直問媽媽要手機,說要線上上課。“我沒有給她手機,要求她趕快睡覺。”

劉琴以為恬恬隻是暫時情緒低落,并不在意。直到有一天,外出辦事的她接到警察的電話,說女兒出事了。一個人在家的恬恬做出了極端行為,有人報警。

“整個人是懵的。”劉琴形容那天自己的狀态,一片混亂。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劉琴将女兒送去治療開始,她也開始反思自己和女兒的相處,一點點尋找自己的失誤,“我确實對她太嚴厲了。”

劉琴覺得自己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女兒道歉,“我向她說對不起。”恬恬并沒有接受這個道歉,她顯得有些冷漠和抗拒。

有一天,她對女兒說: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我很愛你,隻是方式錯了。媽媽今後一定改正,你看媽媽的行動就可以。那次,恬恬在她面前哭了起來。

治療一段時間後,恬恬的情況改善了很多。“她能和我聊天了,也願意和我說心裡話了。”劉琴覺得這來之不易。

恬恬依舊在繼續學業,但每天隻去半天,中午時候,媽媽把她接回家,休息半天。劉琴每天下班回來,會陪着女兒散步、聊天。“有一天,我們一家三口,晚飯後出去散步,她突然說:爸爸媽媽,我好幸福啊。”

那一刻,劉琴差點落淚,“其實,她要的很簡單,就是爸爸媽媽最單純的陪伴。”

其實,孩子的教育永遠是媽媽的課題,誰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成了頭等大事。

很多媽媽育兒管教書沒少看,網上育兒大咖的講座沒少聽,可還是一頭霧水,摸不清門道。一邊是“虎媽”,一邊是“慈母”,到底該做什麼樣的媽媽呢?

02

澳洲一檔真人秀紀錄片《與敵同住》的第一集,便展開了一場“虎媽”與“佛系媽”的對決。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珍是一個佛系媽媽,她育有四個孩子,在她的生活中,孩子幾乎是全部的重心。她主張孩子有說話、自主選擇的權力,隻要不犯法、不越界,孩子可以做任何事情。

比方說,未成年的女兒想要紋身,珍便同意;兒子想打遊戲,她買了遊戲機任兒子打。

由于珍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見,是以在家中,4個孩子都很黏媽媽,也喜歡和媽媽溝通,因為幾乎任何事情媽媽都會同意。孩子們的确在這種“完全的愛”裡,任意生長,沒有任何限制。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可取嗎?

珍的孩子在“放任式”教育下,變得極度以自我為中心,做事我行我素。比如,當爸爸來家中,想請女兒幫忙做家務時,女兒一臉不情願,還嘟囔着:“我就是不想幹!”

而貝絲有3個兒子,是個專制型媽媽。她認為“和孩子做朋友絕對不可能”,媽媽就要像上司者一樣,帶領着孩子朝着既定的目标前進。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在她的家中,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擁有非常多的規矩。在規矩之下,孩子們早已形成了好習慣,放學後會自發地做作業、練小提琴、做家務。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貝絲的規矩,無視孩子正常的需求,這在孩子成人之後一定會爆發,現在沒有辦法玩的遊戲,會在将來全部補回來,就可能有遊戲成瘾的隐患。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另外,貝絲太過保護孩子,不讓孩子接觸任何“不良”資訊,卻無意中把孩子塑造成“溫室裡的花朵”,這樣的孩子在未來很難應對危險,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危險。

而且由于過于管束,孩子沒有任何權利,孩子們不敢和爸媽說出心裡話,溝通成為很大的隐患。

看到珍和貝絲與孩子們的相處,媽媽們會不會更加糾結:用“虎媽式”教育方式,擔心孩子失去創造力;用“羊媽式“教育方式,又擔心孩子過于自由,缺乏規則意識。

03

其實不管是做“虎媽”或者“佛系媽”,其實重點在于教育的“度”。

“嚴”要有尺度,“松”要有界限。

“嚴”指的是嚴格地去要求,去管教,對于自控力差的孩子需要常督促。

“松”也一定在規定的界限内,家長起到輔助作用。

虎媽要求太嚴緻女兒患精神疾病:你是“慈母”還是“虎媽”?|媽媽雞湯

最後,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所有方法都各有利弊,要适當變換角度做一個聰明的家長。

睿智的家長不要信奉糾結于任何一種教育方法,且勿斷章取義,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無論你是“虎媽”還是“慈母”,都要時刻校正我們的初心,一切為了孩子。切不可“走火入魔”般的一味追求某種教育方法,而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愛,才是一切的源泉。

本文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往期閱讀

“沒見過這樣當媽的!”女孩一個動作,被媽媽當衆摔打責罵!|媽媽雞湯

2022-01-17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原來,母親是女兒一生的宿命|媽媽雞湯

2022-01-10

男孩4歲被騙走,在買主家隐忍14年:“因為親媽一句話,我不敢求救”|媽媽雞湯

2021-12-2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