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樣的父母會被怨恨?做剛剛好的父母,讓孩子自由呼吸

作者:窮查理之路

生活中,有的父母會為孩子打理好一切,大到選擇學校和專業,小到準備學習用品,全方位設計孩子的一生。他們自認為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讓孩子少走彎路,獎勵孩子會感激他們的。

但孩子們并不這樣想,他們讨厭父母為他們安排好一切,這會讓他們感覺壓抑和窒息。當他們獨立後,就再也不願意和父母親近,甚至會遠離父母、控訴父母。

2019年8月,北大學子王猛的父母向媒體控訴兒子,說他自出國留學後,12年不歸家,換了國外位址,拉黑他們的聯系方式,回國換身份證也是一換馬上就走了。

于是整個網絡轟動,大家都拼命地罵王猛是一個白眼狼,說羊都會反哺,人竟然不如畜生。劇情馬上反轉,王猛寫了一封萬字信來控訴父母,從信中看到淚和血。

王猛說父母為了讓他隻學習,對他的生活控制到一分一秒的程度,他沒有任何自主權,唯獨聽從。從早上醒來做吃的早餐,到晚上睡覺前穿的衣服,都必須用父母安排,不然就會遭到父母的責罵。

他終于考上了北大,父母卻要求他繼續努力學習,出國留學,他都隻能照做。出國後,他父母仍然叫朋友來掌控他的生活,他仍活在父母的陰影下,不能自由。

是以他拉黑了父母,12年沒有跟父母聯系。

什麼樣的父母會被怨恨?做剛剛好的父母,讓孩子自由呼吸

父母想:“如果不是我讓你隻學習,不用關心其他事情。你能考上北大,能出國嘛!你怎麼還不領情?”

當然不會領情,每個人都追求成為自己。雖然在父母的控制下,子女會少走彎路,少吃苦,但子女失去了自我發展的空間,自我被壓抑。子女少吃了看得見的苦,卻多吃了看不見的苦。

而且,很多控制子女的行為看上去是為了子女好,但實際上是在彰顯父母的權利。心理學大師馬丁·布伯将關系分成了“我與你”和“我與它”兩類。一旦你将其他存在視為實作你目标的工具和對象,這就是“我與它”的關系,而你放下了所有期待,帶着全部本真和其他存在相遇,這就是“我與你”的關系。這就引出了權力規則和珍惜規則。當建構“我與它”的關系時,會使用權力規則,也就是“我說了算”;當建構“我與你”的關系時,會使用珍惜規則,也就是“我珍惜你的本真存在”。如果想讓關系中有被滋養的感覺,必然要用到珍惜規則。

無疑,父母和子女的關系是“我和你"的關系,追求讓孩子釋放天性,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但很多父母把孩子變成了自己的所有品,用他來彰顯自我。孩子考試好就四處誇耀,說:“不虧是我的娃。”孩子考試不好,就一頓臭罵:“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笨的兒子?”你注意到了嗎?這些話裡面的重點都是“我”,父母建構的是“我與它”的關系,追求“我說了算”。這種情況下,孩子怎麼會快樂?怎麼會感激父母?

追求“我說了算”的父母會造就兩種孩子。一種孩子越來越懦弱,完全壓抑自我,依附父母,變成了“媽寶男”;另一種孩子,伸展自我的需求和父母的控制發生嚴重的沖突,關系斷裂,彼此都受到深深的傷害,例如王猛。

什麼樣的父母會被怨恨?做剛剛好的父母,讓孩子自由呼吸

為了避免這兩種情況,需要父母關注孩子,但不能控制孩子;善意地回應孩子,而非否定孩子。

想起來在幼稚園裡看到的一件事,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在玩遊戲,突然一個小男孩跑着跑着摔倒了,然後開始哭了起來。這時候老師走到了那位男孩旁邊,輕聲地說,你哭得那麼傷心一定很疼吧,老師給你揉揉,如果你覺得好一些了可以站起來繼續和大家一起玩,如果感覺很疼那就再休息一下。于是小男孩很快停止了哭泣,自己站了起來繼續去玩了。其實很多時候,哭泣是在懇請一個善意的回應。但很多時候,我們卻被要求不能哭泣,把哭泣當做弱懦。比如,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摔倒的情況時,不是安慰,而是說不哭不哭不疼不疼,去否定孩子;甚至會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哭。

有些父母可能會擔心這樣會不會寵溺孩子,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

在孩子還不能獨立生活之前,為了孩子的安全,一定的監督和管束是有必要的,但監督和管束需要減少到最低的程度。小嬰兒時,父母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滿足孩子生理上的需求。随着孩子長大,就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能自己吃飯的時候,就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喂,就算吃得慢,吃得滿地都是,也要讓孩子自己完成吃飯這件事。随着孩子的成長,他能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父母也要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

最好的父母并不是無微不至的父母,而是剛剛好的父母。他們會尊重孩子的感受,會給孩子犯錯的空間,會給孩子愛的港灣,然後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的人生。

什麼樣的父母會被怨恨?做剛剛好的父母,讓孩子自由呼吸

#家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