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雖然很是熱鬧了一場,結果最終卻是下滑行情;

原以為打遍全球無敵手的強勢品牌,結果卻隻能落個第三……

看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的2021全年彙總資料之後,汽車浏小編深感意外,而這種“意外”剖開之後,會發現其核心其實是中國品牌“不信邪”的頑強拼搏精神。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乘聯會指出: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累計零售銷量達2014.6萬輛,同比增長4.4%。

雖說2021年的“劇情”也很豐富,有晶片短缺、疫情波動、原材料漲價等各種因素的幹擾,但是總體大盤依然結束了此前連續三年的下滑行情,止跌回升——其實,小編覺得如果不是因為晶片短缺,也許增幅還會更為明顯,因為從粉絲群體的反映來看,“剛需”似乎再一次爆發了。

當然,這一點缺乏資料支撐,但在彙總資料之中,出現了第一個“意外”:大盤在增長、去年行情看好,很多人都認為會迎來“春天”的MPV市場,卻整體出現了1.0%的下滑!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廠商排名從累計數來看,依然是主流位次,而且看累計資料很意思的一個現象是:排名前五的品牌,都是累計同比下滑,但排名5至10位的車企,則都是同比累計增長。

當然,累計資料中表現最突出的當屬比亞迪——同比累計增長達到了73.5%,近乎翻倍了。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乘聯會的資料,是将12月單月與全年累計一起公布,從單月來看,各車型的變化還是挺大的,但是累計資料來看,各細分市場的變化并不算太大。主流轎車,依然是“兩逸”當先,這其中,宏光MINIEV是妥妥的攪局者,累計資料也攀升至第三位。

實際上,2021年因為晶片短缺,中進階轎車迎來了一波增長高峰,包括日系三強的凱美瑞、雅閣和新天籁,還有德系帕薩特,呈現清一色兩位數增長。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乘聯會在全年資料釋出之際,也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資料,即各國别車系的份額情況,從12月份的資料來看,德系車市占率為14.1%,環比增長0.5%;日系車市占率達到了23.2%,環比增長1.7%,而且乘聯會提到“五家日企廠商名次趨近趨上,兩田整體銷售規模在提高,雙豐田首次單月超過10萬銷量,而雙本田單月銷量也超過了8萬輛。“

與德系、日系環比增長的行情一緻,美系品牌市占率為8.2%,環比增長2.7%。但這一資料不包含特斯拉——12月份特斯拉的銷量增長達到了196.6%。

而中國品牌市占率在12月份出現了下降,環比降幅為3.7%,市占率總體為29.3%。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話說去年8月之後,多款MPV的新車亮相,将MPV市場帶熱,當時甚至很多品牌都認為,中國市場的MPV終于像北美等地一樣,迎來了家庭消費的“第二春”。

但實際銷量資料卻出現了下降。

當然,無論在12月份還是累計銷量排名之中,有一款當時大家都在熱議的車型,并沒有上榜,就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那款車未能上榜,其實是源于傳遞問題。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當初,業界将特斯拉視為“鲶魚“,而且特斯拉在全球市場,包括美國、歐洲等地區,銷量都直沖榜首,而且将衆多豪華車品牌打得措手不及。單月來看,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也是如此:在包括12月份在内的幾個單月裡,特斯拉兩款車型都銷量爆表,将BBA等品牌直接甩在了身後。

豪華SUV累計零售銷量榜,特斯拉Model Y堪稱後來居上,直接飙升至榜首。相對豪華轎車,寶馬5系、3系牢牢把握榜單前兩位,奧迪A6則排名第三。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雖然在豪華車領域橫掃對手,但是特斯拉卻并非無往不勝,特别是進入了新能源細分市場,中國與美國、歐洲市場的差別就非常大了:從累計銷量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量以比亞迪和上汽通用五菱遙遙領先,排名第三的特斯拉,與冠軍比亞迪相比差距達到了26萬台(近乎一倍),比亞軍上汽通用五菱也相差了足足11萬輛。

當然,客觀來說,新能源市場銷量主力,目前以小微電動汽車為主,往後看細分車型。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在新能源轎車之中,累計銷量最大的,當屬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宏光MINIEV,除此之外,奇瑞、長安、長城歐拉、江淮,乃至雷丁芒果,都是以小微電動汽車占優。

特斯拉隻能排第三 乘聯會2021全年資料有些“意外”

相對車型尺寸較大的,是新能源SUV,在這一細分市場之中,除了特斯拉占據榜首,排名其次的中國品牌占據了多數,除此之外,一汽大衆、上汽大衆的兩款ID.4車型,以及寶馬的X3 BEV也上榜前15位,而且,寶馬X3 BEV銷量同比增長達到了120倍……

可以說,2021年新能源汽車迎來了一波爆發,而今年的補貼退坡,影響會有多大目前尚無相應資料,但可以想象在接下來的一年當中,其他國别車系的新能源新車開始大舉加入戰局,屆時新能源汽車資料将會更具戲劇色彩。

作者:劉英L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