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作者:一房一萬

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GDP總量達到17.7萬億美元,總量正在不斷逼近18萬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1%,暫時位居世界GDP第二大國,增速高于世界絕大多數國家。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1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21年北京市經濟運作情況新聞釋出會。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燕南介紹,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實作地區生産總值40269.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

北京,都破四萬億了,而上海呢?

魔都當然是破四萬億并無懸念。

為啥這麼說?

因為上海的經濟運作從來就沒拉胯過。

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地區生産總值30866.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9.8%。(上海統計局資料)

而2020年全年上海市地區生産總值38700.58億元,假設上海2021年四季度經濟增長速度與前三季度持平。

那麼,上海2021全年的GDP就應該是:42493億。

說遠超北京有些過分,但是GDP第一城毫無争議!

01

上海,正優化

從上海2021年前三季度資料上來看,第一産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7%,兩年平均下降11.6%;第二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兩年平均增長4.8%;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4.6%。第三産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産總值的比重為74.1%。

可以看出上海正在做的一件事,增加實體産業,優化産業結構。

而華為、海思、上汽、商飛、藥明康德、中芯國際等都是先進制造業的代表。

同時,上海也結束了網際網路荒漠的曆史。

以拼多多為首的上海網際網路企業,在創新研發的路徑上也投入了巨資。

包括拼多多、高德、百度、支付寶等網際網路企業逐漸組成矩陣。

而上交所、銀聯、支付寶則在金融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

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比去年同期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11.8%。其中,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和新能源産值同比分别增長2.3倍、29.2%和27.2%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02

進出口:力能扛鼎的上海港

都知道中國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今年貨币收緊,并不是大投資時代,而消費更是萎靡,經濟發展的重擔,出口自然要多分擔些。

而在這方面,上海更是不遑多讓。

根據上海海關公布的最新資料,2021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0萬标準箱,同比增長8%,已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根據上面這張排名,長三角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前5個港區依次是上海、甯波舟山、蘇州、連雲港和南京。

這其中,上海和甯波港,不僅在全國範圍内處于領先,在全球範圍内也不容小觑。上海排全球第一,而甯波舟山港在今年成為2011年以來中國第二個突破3000萬标準箱的超級大港,在全球排到第三位。

除此以外,在全球前100大集裝箱港口榜單中,屬于蘇州港區的太倉港、南京港、嘉興港、南通港等長三角港口也都榜上有名。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港口進出口有多猛?

在2021年的前11個月,上海總進出口額在長三角各省/直轄市中排到第一,同比增長17.1%。

江蘇的進出口總額位居其次,同比增長17.3%。

浙江的進出口總額為37625億元,同比增長22.9%。

安徽2021年前11個月的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6.5%。可見,在加速融入長三角的過程中,安徽發揮出了較大的後發優勢。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03

人均可支配收入近8萬,消費不拉垮,買房有底氣

前三季度,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8.8%,如果四季度保持同樣增速,則上海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在7.86萬元。

與此同時,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9.6%。

可以說,該出手時就出手,上海不單在進出口上力能扛鼎,在消費上也絕不拉胯。

2021年上海新房全年度成交92425套房源!比2020年多賣了兩成有餘!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04

不靠賣地,依然增長

一直以來,大家對于城市經濟的一個印象就是土地财政。

而上海,用實際行動證明,賣地得錢多少,并不影響城市營運。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上海2021年宅地出讓數量為96塊,是7年新高!

但與此同時,上海的土地财政依賴度并不高。

土地财政依賴度,一般可用賣地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之比來衡量。如果以賣地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衡量土地财政依賴度,那麼誰是依賴度最高的城市?

從4萬億GDP開始,讀懂上海房産市場的KPI

相比而言,北京、上海、深圳土地财政依賴度全國最低,是少有的幾個不到50%的城市。在主要大中城市裡,13城土地财政依賴度超過100%。

其中杭州、佛山兩地超過140%,位居全國前三。南京、武漢、廣州、西安、貴陽、南甯、常州、珠海、溫州、昆明、長春等地超過100%,這其中不乏弱二線乃至三四線城市。

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吓一跳!

上海,絕不僅僅是疫情防控的優秀之城,而是全料冠軍!

在樓市上也是如此!

05

健康防控的上海樓市

上海的房地産市場也可以說是一線城市中最健康的市場。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近8萬的支撐下,上海的個人所得位居中國大陸城市第一名;将不從事主要勞動的老人和孩子去掉,上海是有大量的30W以上年收入的中産以上 人群支撐的。

而中心城區10W+,虹橋、張江6W+,新城區域3-6W的單價結構整體也比較合理。

以二手房為例,單價2-3萬依然保持高位,3-4萬,4-5萬,5-7萬比例幾乎都在15-20%之間,各價位段相對均衡。

成交總價方面,200萬以下的總價段12月成交占比沖上35%,但都從全年來看,300萬總價以下約占六成,而300-400萬,400-600萬,都在10-20%之間,總價800萬以上的樓盤比例較低,符合城市整體的收入結構和購房趨勢。

同時,在各方調控下,去除了學區房的恐慌和經營貸的投機,通過核驗價控不良虛高資訊,二手房年成交也接近28W套,和2020年成交量相差不多,與一手房相得益彰,可謂是極為健康的房地産市場了。

如果讀者朋友們想要買房,則一定要記住幾點:

第一,不要有投機心态,在新房有關聯價,二手房有三價就低情況下,房價不會全面暴漲的;

第二,不要擔心暴跌,成交結構是極為合理的;

第三,看準就入手,買房人不會少,積分很難降;

上海樓市将繼續以“穩”為主,局部市場有波動,中長線穩中有升!

2022,祝讀者諸君:買房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