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肅宗對雅樂與俗樂重建基于對禮樂的重視,樂舞觀與傳統禮樂觀結合

白秀才者曰:‘家有聲妓,歌此曲音調不同。’召至令歌,發聲清越,殆非常音。路遽問曰:‘莫是宮中胡二子否?’妓熟視曰:‘君豈梨園賂供奉耶?’相對泣下。”這則材料可見,亂後的梨園弟子皆流入民間,有的以交結貴人獻藝為生,有的則進入府宅成為家妓。

肅宗收京之後,迎玄宗回塞。跟随玄宗入蜀的一部分梨園弟子也得以回京,民間流落者也有部分回歸,梨園在一定程度上重建。肅宗重建梨園,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玄宗對樂舞的喜愛。

肅宗對雅樂與俗樂重建基于對禮樂的重視,樂舞觀與傳統禮樂觀結合

《明皇雜錄》即言玄宗回京後曾大力搜尋舊時樂人。由于玄宗的大力搜求與肅宗的努力恢複,梨園規模有所恢複,而宮中的雜伎樂舞也一度頻繁。《新唐書蘇源明傳》記載,乾元二年,考功郎中蘇源明曾上疏:“中官冗食,不減往年;梨園雜伎,愈盛今日。

肅宗對雅樂與俗樂重建基于對禮樂的重視,樂舞觀與傳統禮樂觀結合

……自非中書指使,太常正樂外,原一切放歸,給長牒勿事。須五六年後,随事蠲省。”蘇之奏疏可能對梨園雜伎的情況有所誇張,但從中可見此時的宮廷俗樂又一度繁榮起來。但由于亂後國力已衰,梨園的發展與經濟的恢複産生了沖突,不得不加以蠲省。可見梨園已不可恢複到往日的盛況了。

肅宗對雅樂與俗樂的重建都是基于其對禮樂的重視,是以其樂舞觀與傳統的禮樂觀是結合緊密的。但由于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此時的唐王朝已不能為樂舞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是以肅宗重建樂舞隻是其政治舉措的一部分,對樂舞藝術性的恢複是難以實作的。

肅宗對雅樂與俗樂重建基于對禮樂的重視,樂舞觀與傳統禮樂觀結合

德宗:強化樂舞的功利性德宗統治時期,朝廷出現一派“中興氣象”。此時國内局勢已趨于穩定,德宗也有重振禮樂的決心。德宗的樂舞觀進一步與禮樂的政治性靠攏,是以其強化古樂,而對俗樂有所抑制。

德宗是一位強有力的君主,不僅在其對藩鎮的态度上表現出來,也展現在其樂舞措施上。出于對恢複經濟及清正風化的考慮,德宗對樂舞機構加以整頓,取消了梨園。德宗朝的另一個特點是方鎮、四夷獻樂較多,這也是德宗對方鎮及四夷加強管理的結果。

肅宗對雅樂與俗樂重建基于對禮樂的重視,樂舞觀與傳統禮樂觀結合

德宗的樂舞觀主要表現在強化樂舞的功利性上,但其措施是節制而适度的,既使燕樂有一定程度的恢複,又對俗樂的發展有所抑制。德宗朝的樂舞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德宗加強了對樂舞的管理,表現出強化古禮、控制宴樂的傾向。

竭力恢複古禮。大曆十四年十二月,禮儀使、吏部尚書顔真卿奏:謹按周禮大司樂職雲:諸侯養,今去樂。大臣死,令馳懸。……國喪尚近,謂金石不可陳于庭。伏請三年未畢,朝會不設懸。如有大臣薨殁,則量事輕重,懸而不作。”

肅宗對雅樂與俗樂重建基于對禮樂的重視,樂舞觀與傳統禮樂觀結合

這是對雅樂整頓的一項重要措施。可見德宗即位之初,君臣上下即着手恢複古禮,以加強對禮樂的控制。其二是适度發展宴樂,使其不過淫濫。德宗對宮廷宴樂活動也十分重視,此時燕樂也一度重興。

德宗善文,尤工詩,頗有才華,常與朝臣學士唱和。《全唐詩》收其詩作十四首,其中大部分為君臣宴樂而作。從詩作中可見,德宗朝幾乎節日必有遊宴,而遊宴必有樂舞詩賦。德宗詩歌中的樂舞始終以雅意為重,并非一味放縱享樂。

肅宗對雅樂與俗樂重建基于對禮樂的重視,樂舞觀與傳統禮樂觀結合

唐自玄宗以來,皆以帝王生日為節,并有舉國慶祝的活動,玄宗時的千秋節樂舞百戲表演謂為盛況。但德宗時期并未立節,僅是群臣稱筋上壽。可見德宗對宴樂活動十分節制。德宗朝新立“中和節”:“以二月一日為中和節,以代正月晦日。是日百官休假,聚會宴樂。”這一節日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宴樂的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