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在古代,農民起義很少有勝利的?

#為什麼古代的農民起義幾乎沒有勝利的#

從秦朝末年,陳勝發動大澤鄉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到民國初年,白朗起義被袁世凱大軍鎮壓下去,這二千多年時間裡,中國曆史上發生了無數次農民起義。甚至很多王朝,其農民起義幾乎從始至終貫穿——比如北宋初年,爆發過李順、王小波起義。而明朝,從朱元璋坐天下沒多久,小規模農民起義就開始局部爆發。隻不過,王朝初年,由于國力強盛,是以農民起義的規模始終不大。等到能夠醞釀出諸如方臘、李自成那樣規模的農民軍,那麼,王朝的運數,隻怕也要到頭了。

為什麼在古代,農民起義很少有勝利的?

隻是,二千年中國封建社會曆史裡,農民起義成功建立新王朝的案例都不多。甚至由農民起義成功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僅僅有漢朝和明朝。從比例上來說,這點成功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為什麼在古代中國,農民起義很少有勝利的?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

1、管理營運問題

其實在古代,建立一個朝廷的難度系數,要遠遠大于現在開一家公司的難度系數。在現代社會,開一家公司,需要考慮哪些問題?首先,是營運閉環問題——即将資金通過生産,轉化成産品,然後把産品銷售出去,換回資金。然後繼續周而複始進行營運。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緻公司萬劫不複。

作為公司的老總,需要處理好和各部門負責人的關系。同時,還需要保證各部門負責人都能較好發揮作用,避免所托非人。

為什麼在古代,農民起義很少有勝利的?

第三,還需要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在公司營運過程中,很多事情是突如其來的。而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也非常能夠考驗一個企業營運者的管理能力。

很多現代人開公司,都會因為公司的營運問題而感到焦慮,感到焦頭爛額。可想而知在古代營運一個朝廷的難度系數,是何等龐大?

而在古代,一個朝廷在營運過程中,往往通過科舉等制度,為自己招納了大量的人才。并且,由于古代朝廷都由精英階層把持,是以,營運中也可以積攢大量的營運經驗。甚至哪怕一個王朝到了後期,其營運管理經驗,也是非常豐富的。隻是執行力方面出現了巨大問題。

而農民起義的尴尬之處在于:農民起義的上司者或者是不得志的讀書人——比如黃巢、洪秀全,或者是農民出身。即便農民起義的上司者,有一定的見識,但由于手底下的人大多目不識丁,不具備管理能力的緣故,也導緻農民軍始終無法建立一個成熟的朝廷。是以,很多農民軍在和朝廷交戰的過程中,雖然短期能夠取得優勢,但長期周旋下去,農民軍往往會因為管理不善而出現問題。

為什麼在古代,農民起義很少有勝利的?

比如李自成就是典型。李自成建立大順朝沒多久,大順朝就因為不具備管理營運一個朝廷的能力,而陷入内亂邊緣。甚至即便當時吳三桂沒有引進清朝軍隊攻打李自成,大機率來說,大順朝的垮台也不會太遠。

2、試錯成本問題

當然,讓農民軍更處于被動的是試錯成本問題。其實這也是很多創業者所困擾的問題——畢竟,很多人在創業初期,都面臨經驗匮乏這個難關。而經驗這玩意,不是看幾本書就能掌握的,而是需要實踐,或者漫長過程中潛移默化養成。

而農民軍在和朝廷交戰的過程中,很難承擔起試錯成本——所謂百足之蟲,古代朝廷即便到了王朝後期,但是其軍隊的專業作戰能力,以及官僚集團的專業營運能力,都可以在很短時間裡,給朝廷找到最優解。而農民軍則需要不斷試錯。農民軍本來在實力上就和朝廷不對等,是以可能一兩個緻命的錯誤,就會導緻農民軍承擔不了試錯成本,最終陷入崩潰。

是以:古代農民起義大多以失敗告終,原因就在于沒有行政管理經驗,也沒有積攢這種經驗的本錢。這和當代很多小白開公司失敗,是一個道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