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讨厭你,壞媽媽!拒絕孩子都惹怒她,原來是我第一步就做錯了

作者:仨個寶寶

文|CC爸媽

ID:CC-bama

這不臨近年根,回老家的回老家,走親戚的走親戚。

和老人歡聚一堂的氛圍雖好,但卻有一個讓人抓馬的事兒。之前本本分分守規矩的娃,跟爺爺奶奶\外婆外公待不了幾天後就變成了一個不服管教,永遠不滿足的熊娃。

畢竟隔代親是最上頭的,任何要求,隻要孩子敢提,他們就敢辦。更别提過年這個阖家歡樂的節日,長輩們總有一句“大過年的,就給他嘛~”

而孩子也非常有“眼力見兒”不遺餘力的見縫插針,“是呀,别人都有呢”。

屆時,你會發現,養成一個習慣可能需要好幾個月,但習得一個壞習慣卻可能隻需要一天。

最後,全家就隻剩下你一人堅持原則、規矩。

家人了解還好,若是家人再不了解,明裡暗裡幫着孩子打掩護做一些違背規矩的事情。

明明為了他好,卻成為了孩子眼裡的“壞人”。

太冤了,有沒有。

我讨厭你,壞媽媽!拒絕孩子都惹怒她,原來是我第一步就做錯了

但吐槽歸吐槽,該解決的還得解決。

過年面對各方親戚和老人的輪番糖衣炮彈,面對孩子的各種不合理要求時,我們該如何拒絕,才能不成為“壞”媽媽?

一、拒絕孩子,為什麼這麼難?

你發現沒?我們大部分人都很難做到理直氣壯的拒絕。

每次拒絕孩子,心裡都覺得很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他,擔心“得罪”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媽媽。

  • 馬上要吃飯了,孩子想要打開一包薯片吃,你拒絕了;
  • 自己要上班了,但孩子請求你陪他繼續玩,你拒絕了。

雖然你做的是自己認為正确的事情,但内心依然會有愧疚感。

當然這可能是由于我們的成長環境造成,但正是因為你的這份拒絕後的愧疚感,會讓孩子接收到“你拒絕我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既然拒絕是不好的,甚至是不對的,那你拒絕我當然就也是不對的,不好的喽。

是以,孩子會在你拒絕時表現的更理直氣壯,也在你拒絕後表現的更受傷。

我讨厭你,壞媽媽!拒絕孩子都惹怒她,原來是我第一步就做錯了

我們的負罪感越來越大,雖然是你拒絕孩子,但内心的壓力卻比誰都大。

自己都掙紮在糾結與痛苦中,拒絕孩子這件事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就導緻,無法幹巴利落脆的拒絕,拖泥帶水找理由,讓拒絕變成拉鋸戰。

比如,孩子想吃個冰棍,你想拒絕,怕孩子哭,可能會說,吃冰棍肚子疼。

那孩子可能繼續撒潑打滾“不疼,就不疼”,或讨價還價“那吃半根行不行?”

原本簡單的是與否問題,因為我們不正面回應,就演變成更複雜的權利争奪、親子拉鋸戰問題。

為了掩蓋愧疚感而推卸責任,在拒絕前先發制人挑孩子的錯:

  • “你怎麼這麼多事兒,太不懂事了”。
  • “都是垃圾食品,一點營養都沒有”。

我們把拒絕帶來的愧疚感通過批評甩鍋到孩子身上,“是他不懂事\他的要求不合理”我才拒絕他的,并不是因為我是“壞人”。

但這樣的做法,對孩子來說是比拒絕本身更大的傷害。

孩子隻因為提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就被批評、指責這也太冤了。

更要命的是讓孩子把提出需求等同于不懂事,這樣等孩子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就更不會說了。

我讨厭你,壞媽媽!拒絕孩子都惹怒她,原來是我第一步就做錯了

是以,請你自身先正式拒絕。

拒絕孩子的某些要求并沒有錯,孩子也不會因為我們的偶爾拒絕而受傷。

每個孩子向你提出一個合理或不合理的請求時,心裡都是做着被接受或被拒絕兩手準備的。

雖然被拒絕會哭,但是真的不會是以就有啥心理傷害或陰影,他們的内心比我們想象的強大。

他們是可以接受失落、失望并學會處理被拒絕後的情緒,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課。

隻有當你認為合理拒絕是件理所當然的事,孩子才不會認為被拒絕是件很慘的事。

當然前提是,你的拒絕合情合理,且不帶有否定。

二、那正确的拒絕是什麼樣?

大部分中國人都不太擅長拒絕别人,尤其是當面對一個一不被滿足就撒潑打滾的娃,旁邊還有長輩幫腔撐腰的時候簡直是難上加難。

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立馬認慫投降:“好,聽你的”或者忍不住河東獅吼以暴制暴:“說了不行就是不行”。

其實,真正難的不是說“不”,而是如何正确、高效的拒絕,把傷害降到最低,也不背上“壞”名聲。

01無論何時拒絕,都請給出合理理由

不要覺得“小孩子懂什麼?”,任何人被拒絕都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

很多人拒絕孩子,都是一句幹巴巴的“不行\不可以\不能”,這樣孩子不鬧情緒才怪。

因為我們在生硬拒絕孩子時的潛意識裡,就根本沒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獨立的個體。

孩子從你這裡感受不到尊重,冷冰冰的拒絕,沒有任何情緒的接納和安撫,孩子要麼繼續鬧,要麼因得不到有效回應而封閉内心。

而當你給孩子解釋你拒絕他的具體原因時,這本身就可以消解孩子一部分負面情緒。隻要孩子開始聽你解釋,那他的理智腦就開始工作,就可以理性地看待你的拒絕。

我讨厭你,壞媽媽!拒絕孩子都惹怒她,原來是我第一步就做錯了

可能有人要說了,如果孩子并不買賬,從聽到你說不的時候就開始哭了呢?

那也再正常不過,越小的孩子情緒控制力能力越低,不高興了就要通過哭鬧來發洩。

如果孩子直接哭鬧,不聽你解釋。

那好,就讓他哭呗,哭也不是什麼壞事。

孩子不高興了通過哭來發洩情緒再正常不過了。

我們需要做的是接受孩子的情緒、肯定他的情緒,然後等他發洩完。

也許哭完他自己早就把剛才的要求抛之腦後了。

如果還是不死心,那就再解釋原因,并提供一些替代方案。

02不同情況,也有不同的拒絕辦法

①必須拒絕的,不拖延

  • 涉及原則性的問題,如違反道德或打擾别人的事情等。
  • 打破已有規則的事情,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亂拿别人東西等。

這些情況,一但發生要立刻拒絕。

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猶豫、拖延。

因為你的拖延、猶豫甚至是妥協,會直接告訴孩子“原來規則是有轉圜的餘地,甚至是可以打破的”。

我讨厭你,壞媽媽!拒絕孩子都惹怒她,原來是我第一步就做錯了

②因大人原因做不到的,請真誠道歉

“你怎麼這樣,明明答應我了!”CC這句話沒說完,眼淚就掉了下來。

之前,C爸答應CC寒假第一個周末去露營,結果因為醫院臨時有事沒去成,CC當場就撂挑子不幹了。

任憑C爸如何解釋,都不好使,最後還沒忍住責怪CC“你怎麼不知道體諒大人呢?大人又不是故意的,能不能懂點事兒?”

其實,不是CC難搞,是C爸勁使錯了方向。CC有多期待,現在就有多失望,内心就有多委屈。

此時,她的委屈、失望的情緒要大于這件事本身。

是以,即使她了解了大人的原因,但心裡還是難受呀。

她真正需要的其實是你的道歉來安撫她委屈的心理,需要的是肯定和安慰來緩解她内心的難過。

是以,後來我抱着她哭了好久,等她平複後,認真的和她道歉:“很抱歉,這次的計劃因為爸爸的原因泡湯了。媽媽知道你真的真的很期待這次露營,去不了讓你很難過,但你可以體諒我們嗎?”

③客觀原因造成的拒絕,告知真實原因即可

雖然我們也無意拒絕,但很多事是我們無法左右的。

比如因為疫情無法履行的出遊計劃;

比如因為天氣原因無法實作的戶外活動;

比如家裡沒礦,很多同學能做的,我們也沒辦法。

這種情況,隻需要告訴孩子真實原因即可,孩子應該知道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願,這件事你難過也必須接受。

教孩子正視遺憾也是一門重要的人生課題呀!

④無傷大雅的,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雖然拒絕可以,但對于一些不涉及到安全和原則性問題的情況,還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看的。

尤其是春節這個特殊日子,家人歡聚一堂,很多事情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規定每天吃2顆糖,9點前睡覺等,孩子玩得高興想玩會再睡,或多吃幾塊糖等,這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也不必過于糾結。

我讨厭你,壞媽媽!拒絕孩子都惹怒她,原來是我第一步就做錯了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論教育》中提到:“你了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有時候,并不是被滿足的越多,孩子越幸福。因為得到的越多,想要的就會越多,總有一天孩子會有不被滿足的時候。

是以,拒絕并不是傷害,粗暴的拒絕才是,嬌慣、無條件的滿足才更是。

學會拒絕孩子,對孩子說不,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點殘忍不近人情,但卻能在将來為孩子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坑。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

養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公衆号“CC爸媽”(ID:cc-bam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