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支氏清代名人/上海楓泾南鎮詩人支隆求

作者:痞支

支氏家譜記載之沂水知縣支隆求

支隆求(公元1630-1714年,享年84歲),字武侯,楓泾南鎮人(現為上海古鎮),出生于嘉善。清順治庚子舉人,著名詩人,官至山東沂水縣知縣。

備注:浙江上海省界故事多,在上海市金山區楓泾鎮與浙江省嘉善縣的姚莊鎮、惠民街道等毗鄰地區,曆史人緣相親。《清代楓泾鎮區平面圖》在嘉善縣廣為流傳,今日的金山區楓泾鎮、嘉善縣楓南村與周邊區域,在同一張地圖上;乃至有明清時期的地方志書,幹脆把兩地寫在一起。

支氏清代名人/上海楓泾南鎮詩人支隆求

作者撰《支氏淵源》

支隆求出身于書香門第,祖父支大綸(1534-1604年),是明萬曆年間(1574年)進士,著名詩人、史學家。父親支如增,是明崇祯年間貢生,博學能文。兄支景良,字留候,弟支揆英,支遵範,他淵源家學,自幼天資聰穎,年輕時便以詩文出衆而獲鄉曲之譽,後為大江以南詩壇文會所推崇。順治十七年(1660年),支隆求以鄉試第二得中舉人,被授遂安縣教喻一職,掌管教誨生員事務。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聘校福建鄉試,以治學嚴謹,善于舉薦人才而受得人之頌。

據沂水縣志(道光志)二記載:支隆求,浙江嘉興舉人,康熙二十八年任山東沂水縣知縣,在任職期間他為官清廉,革故鼎新,百姓安居樂業,志書載譽為“多嘉績”。 

支隆求工詩文,早年在任職遂安縣教喻時,曾遊覽遂安八景之一——靈岩山龍臍泉,寫下贊美此景的《遂陽山水吟》詩,其中:“有時汲得龍臍水,茶鼎烹來别樣香”一句,至今在遂安縣民間廣為傳誦。

支氏清代名人/上海楓泾南鎮詩人支隆求

支隆求族系

支隆求詩文的代表作為《泊庵集》,其中有詩《柳洲亭》:“陡覺紅埃隔市闤,青羅如帶柳絲環。園亭自占晴雲外,鐘磐遙聞斜照間。頓醒塵心返初地,難抛積習愛名山。同群鷗鹭由來慣,消受春風一日閑。”被收錄于徐世昌編撰的清詩總集《晚晴簃詩彙》并流傳于世。

支氏清代名人/上海楓泾南鎮詩人支隆求

支隆求詩

支隆求年老辭官回到家鄉楓泾後,專心著書講學,求學者都十分敬重他,尊稱其為泰鬥。晚年他還舉辦“鄉飲賓”社會文化活動,崇尚賓賢、敬老、謙讓的淳樸民風,激勵鄉裡學子自強、自立。此後他在與文人學者的詩歌唱和中,終老于家鄉,壽84歲。​

文廟告成紀事

支隆求(教谕)

繡拱丹楹氣象新,宮牆萬仞峙嶙峋。

尊祟元是吾儒事,廟貌重光報聖人。​

遂陽山水吟

支隆求(教谕)

出門一望好蒼涼,許大乾坤笑傲長。

上有好山稱知己,下随曲水度流觞。

君不見

五獅奇形連臂指,千年石洞具徜徉。

婺嶺目前猶壁立,丹霞萬丈興翺翔。

仁義山頭疑缥渺,龍翔凰舞宛在水中央。

最喜支筇上語石,芒鞋蹈破蒹蒼蒼。

天語夜聞禅定際,白雲先我洞中藏。

望望靈岩逼霄漢,憑空瀑布下千行。

有時汲得龍臍水,茶鼎烹來别樣香。

瀛山院裡好聯詩,聞道早見乎方塘。

若使朱墩非兩地,許由石畔倍增光。

從此乳洞已倦遊,千人石上姑再商。

洞仙有知卻笑我,寄語今朝莫健忘。

飛來怪石豈人間,乳出天池味更芳。

一朝橫水驚欲堕,百道開山破若荒。

此去風聲燈似滅,偶來日色曉成妝。

滿袖煙雲欣作别,扪蘿挂壁費商量。

相看幾下昌黎淚,回衙潦倒似睡鄉。

山盡水窮依半榻,夢中着想轉彷徨。

殆心搖搖,常如仰焉枕高山,而又俯焉,淩萬項之茫茫。

支氏清代名人/上海楓泾南鎮詩人支隆求

縣志記載

【作者簡介】:筆名痞支,實名支登成,浙江義烏支氏苗裔,布衣一枚。好文史,《支氏淵源》一書作者;喜書法及愛寫詩,醉茶藝,烏傷茶莊創始人。本頭條作者分類闆塊标題如:支氏/詩文/旅遊/感悟/茶道/文史/生活花絮等等,請親友愛粉按喜好閱讀。頭條内容均為作者原創,緣是天意,份在人為,歡迎讀者跟帖互動,别忘了點贊,關注哦!謝謝

支氏清代名人/上海楓泾南鎮詩人支隆求

支氏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