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死場》:她摔死了自己三歲的孩子

今天開始讀蕭紅的《生死場》。

這是繼《呼蘭河傳》後讀的第二本蕭紅的著作。

在讀的過程中,有一些故事讓人非常震驚也非常揪心,是以我寫下了這篇讀書筆記。

“王婆的故事對比着天空的雲:“……一個孩子三歲了,我把她摔死了,要小孩子我會成了個廢物。……那天早晨……我想一想!……是早晨,我把她坐在草堆上,我去喂牛;草堆是在房後。等我想起孩子來,我跑去抱她,我看見草堆上沒有孩子;我看見草堆下有鐵犁的時候,我知道,這是惡兆,偏偏孩子跌在鐵犁一起,我以為她還活着呀!等我抱起來的時候……啊呀!”

“……啊呀!……我把她丢到草堆上,血盡是向草堆上流呀!她的小手顫顫着,血在冒着氣從鼻子流出,從嘴也流出,好象喉管被切斷了。我聽一聽她的肚子還有響;那和一條小狗給車輪壓死一樣。我也親眼看過小狗被車輪軋死,我什麼都看過。”

我非常震驚,一個母親為什麼可以如此鎮靜得把自己孩子的死亡描述出來,而且孩子的死還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我無法了解,這個母親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孩子死在什麼時間。但是在看完接下來這段描述後,我了解了。

“這莊上的誰家養小孩,一遇到孩子不能養下來,我就去拿着鈎子,也許用那個掘菜的刀子,把孩子從娘的肚裡硬攪出來。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們以為我會暴跳着哭吧?我會嚎叫吧?起先我心也覺得發顫,可是我一看見麥田在我眼前時,我一點都不後悔,我一滴眼淚都沒淌下。以後麥子收成很好,麥子是我割倒的,在場上一粒一粒我把麥子拾起來,就是那年我整個秋天沒有停腳,沒講閑話,像連口氣也沒得喘似的,冬天就來了!到冬天我和鄰人比着麥粒,我的麥粒是那樣大呀!到冬天我的背曲得有些厲害,在手裡拿着大的麥粒。可是,鄰人的孩子卻長起來了!……到那時候,我好象忽然才想起我的小鐘。”

一個見慣了太多生死的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死是麻木的,這種麻木不僅是對于死亡的麻木,更是對活着的麻木,在那個年代,人要活着就得拼盡全力,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也都有孩子出生,是以麥子的收成對他們來說遠比死亡更有意義。

“我聽一聽她的肚子還有響,那和一條小狗給車輪壓死一樣”

在鄉村,人和動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書已讀過半,我看到的是人們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麻木的靈魂和原始野獸般的本質,時代的影響和貧困的壓力讓他們對這種生活習以為常,魯迅曾說這是北方人民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紮,而我看到的卻是滿篇的悲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