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談做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涉及到做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讓路人恥笑,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
我們如何不吼不叫幫孩子告别拖拉,快速完成作業呢?這裡有幾個小妙招。
第一,和孩子約定完成作業的“時間”。
我們可以跟孩子約定晚上幾點之前必須完成作業,當然起初一定會有幾次,孩子沒有自覺完成的時候,我們也不必過分擔心。
比如跟孩子約定8點之前寫完作業,然後才能玩會兒手機,但是孩子沒有如期完成任務,那肯定就不能玩了。
家長要做到“溫和而堅定”,并能做好榜樣,讓孩子慢慢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第二,和孩子約定完成作業“标準”。
孩子寫作業,有時候為了圖快,寫得很潦草,于是我們就發火:“你就不能寫好點嗎?”甚至氣的把孩子的作業撕了。
結果就是:孩子茫然,不知所措。這樣一點教育效果也沒達到。
家長其實可以這麼做: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約定的“标準”,需要遵守,是以你必須重寫了。
這樣就會讓孩子了解、接受标準,并按照标準的要求去做。
第三,做個“懶媽媽”,喚醒孩子的責任感。
我們不要再一遍一遍地催促孩子寫作業,要嚴肅、平靜地對孩子說,“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沒寫完可能會受到老師批評,但這些媽媽都不會管,你自己掌握。”
給孩子自己管理時間的自由,給他權利和責任。
我們偶爾可以在一旁适當提醒,給出一些建議供孩子參考,比如教會孩子使用小鬧鐘,做好時間管理。
第四,從關注“事”到關注“人”。
一句“作業寫完了嗎?”孩子會在心中想:“一天到晚就知道聊作業,到底作業是你們的孩子,還是我是啊?!”就會形成“媽媽更愛我的成績”的假象。
于是,失去了父母之愛的孩子,就會變得叛逆、頂嘴、厭學等。每天放學回家後,問一句:“孩子,今天在學校開心嗎?”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