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總是模仿童話中的場景,要不要告訴他童話是假的?

作者:兒科醫生鮑秀蘭

前兩天,有位媽媽在群裡問,自家孩子最近總是撒謊,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口紅被弄斷了,就問孩子是誰幹的?誰知道孩子說是白雪公主弄斷的。

孩子總是模仿童話中的場景,要不要告訴他童話是假的?

其他媽媽也紛紛附和,說自家娃也有這樣的情況,好像分不清童話和現實,讨論要不要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其實前幾年奇葩說曾經也辯論過這個題目:《父母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都是假的?》,而在辯論前,現場民意調查時超過七成的觀衆選擇了反方立場,即選擇不告訴。

幸福的童年需要父母童話般的愛

童話,從來并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但是他卻有獨特的意義。

對于處在想象力飛速發展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眼中的“真與假”和我們成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刻意去告訴孩子童話世界是假的,就是在破壞一個幼小孩子的心靈。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一場這樣情節:寶拉因向小女孩珍珠要零食不得,就惡作劇說:這世上根本沒有聖誕老人,那都是媽媽給你的。

孩子總是模仿童話中的場景,要不要告訴他童話是假的?

聽到這個話的珍珠怔住了,然後跑到媽媽那裡哇哇大哭。孩子媽媽認為寶拉這個行為,是殘忍的摧殘了一個小嫩芽的成長。

其實聖誕老人到底存不存在重要嗎?每年聖誕節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化身聖誕老人給孩子送去祝福和禮物,但是相信随着孩子的長大,他們自然會懂得所有禮物都是來自父母,這個世界上的聖誕老人隻是換了一個身份,明白了禮物背後藏着父母真正的愛。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會模仿童話中的動作,進而給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一些傷害,這就要求我們的父母,在給孩子選繪本的時候把好第一關,選擇适合孩子的繪本,同時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

有童心的孩子,更有勇氣和力量

童話是假的,但它又不是假的,它是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經典電影《美麗人生》男主角圭多一家,在納粹黨沒來的時候,生活幸福美滿。可就在兒子5歲生日當天,全家被送進納粹集中營。

孩子總是模仿童話中的場景,要不要告訴他童話是假的?

為了讓孩子不那麼害怕,父親為兒子編織了一個美麗謊言,告訴兒子他們正在做一個很刺激的遊戲,最後遵守遊戲規則并最終赢得遊戲的人,就可以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開回家。

為了這個夢想,孩子忍受了所有饑餓、寂寞,恐懼。而在德軍投降的最後一夜,納粹黨大量殺害集中營的人,父親叮囑兒子藏在鐵櫃裡:“這是遊戲最後一晚,躲過了,就會拿到1000分獲得大獎。”

當黎明到來的時候,孩子走出鐵櫃,看到一輛坦克靜靜開來,孩子很開心。

父親用童話給孩子塑造了一副有魔力的盔甲,掩蓋住戰争的血腥,隻留下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等孩子長大一點,他肯定會明白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但父親給了他繼續生活的勇氣,這是他一輩子的财富。

家長怎樣利用童話幫助孩子成長

正如奇葩說冉高鳴說的:“童話是假的,但是童話感是真的”,也就是說童話是虛構的,但是童話背後的道理是真的。家長與其糾結童話真假,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利用童話幫孩子更好成長。

  • 培養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

童話故事豐富的畫面以及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給孩子帶來的是全新的視聽體驗,通過童話讓孩子感悟體會童話故事的美麗,潛移默化中豐富了想象力。

  • 講童話的時候要同時做安全教育

有的家長強調要揭示童話的虛假,就是有的孩子把童話和現實混在一起了,是以,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或帶孩子看動畫的時候,要記得進行安全教育,讓孩子區分行為好壞,哪些行為是嚴厲禁止的,

  • 用童話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和良好的品質

童話中把人物性格和能力極度誇張化,但是他順應了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引導孩子去探索世界規律,獲得對真善美的認知,幫孩子樹立了積極向上、堅強勇敢的價值觀。

王小波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說道:“我時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來思考問題,很多煩惱的問題就變得易解。”

我們希望保護好孩子童心,希望得到的這份幸福感可以陪伴他一生,會因為童年這份短暫的黃金時代,成為他一生寶貴财富,給他提供幫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