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雨齋詞話中,作者提到了幾條,填詞不可不知的道理

前言

陳廷焯的《白雨齋詞話》是詞人必讀書之一。他提出“作詞之法,首貴沉郁”,并對曆朝詞人進行了點評。

另外,在點評詞人之外,他也提出了填詞時需要注意的基本知識。老街梳理了幾條,和大家分享一下。

白雨齋詞話中,作者提到了幾條,填詞不可不知的道理

一、雅和俗

相聲界有雅俗之争。填詞作詩,更要注意雅俗之别。陳廷焯在詞話中,也屢次提到雅俗的問題。

1、先辨雅俗

入門之始,先辨雅俗。雅俗既分,歸諸忠厚。

詩也好,詞也好,都是文雅的語言。相對來說,詩莊詞媚,但是初學者要避免使用庸俗俚俗的語言。

2、字面應慎用

詞中如佳人、夫人、那人、檀郎、伊家、香腮、心兒、蓮瓣、雙翹、鞋鈎、斷腸天 、可憐宵、莽乾坤、哥、奴、姐、耍等字面,俗劣已極,斷不可用。

即老子、玉人 、則個、好個、那個、拌個、原是、嬌瞋、兜鞋、恁些、他、兒等字,亦以慎用為 是。蓋措詞不雅,命意雖佳,終不足貴。

以上的詞語,即不太文雅或者不太莊重的俗語,盡量避免使用。當然,我們在宋詞中也會見到不少這樣的作品,讀起來總有些不舒服。

可以比較一下黃庭堅的這兩首詞,其一《水調歌頭》: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鹂。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

隻恐花深裡,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敧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

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其二,《歸田樂引》:

對景還銷瘦。

被個人、把人調戲,我也心兒有。

憶我又喚我,見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

又是尊前眉峰皺。

是人驚怪,冤我忒撋就。

拼了又舍了,定是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舊。

前一首文雅,後一首俚俗。同一個詞人,用不同的詞語,展現完全兩種風格的詞風。

3、詞人好作精豔語

詞人好作精豔語。如左與言之〔滴粉搓酥〕,姜白石之〔柳怯雲松〕,李易安之〔 綠肥紅瘦〕、〔寵柳嬌花〕等類,造句雖工,然非大雅。

這些四字詞語,也是同樣的道理,欠缺文雅莊重。

4、數見不鮮,亦宜慎用

遣詞貴典雅。然亦有典雅之事,數見不鮮,亦宜慎用。如蓮子空房、人面桃花等字 ,久已習為套語,不必再拾人唾馀。

有些文雅的詞語,前人用得太多太濫,是另一種俗語,當然也不宜使用。

白雨齋詞話中,作者提到了幾條,填詞不可不知的道理

二、詩與詞

1、詩詞不盡同

詩詞一理,然亦有不盡同者。詩之高境,亦在沉郁,然或以古樸勝,或以沖淡勝, 或以钜麗勝,或以雄蒼勝。納沉郁于四者之中,固是化境,即不盡沉郁,如五七言 大篇,暢所欲言者,亦别有可觀。

若詞則舍沉郁之外,更無以為詞。蓋篇幅狹小, 倘一直說去,不留馀地,雖極工巧之緻,識者終笑其淺矣。

詩可以不沉郁,但是詞一定沉郁,否則作不出好詞來。這是詩與詞的差別之一。

2、學詞貴在能詩之後

詩詞一理。然不工詞者可以工詩,不工詩者斷不能工詞。故學詞貴在能詩之後。若 于詩未有立足處,遽欲學詞,吾未見有合者。

作詩好的人,未必填詞好。填詞好的人,作詩一定也好。先學詩,然後學詞,假如詩還沒有學好,那麼填詞也不會好。

古人詞勝于詩則有之,(如少遊、白石皆然。)未有不知詩而第工詞者。王碧山、 張玉田輩詩不多見,然必非不工詩者。即使碧山輩詩未成家,不能卓立千古,要其 為詞之始,必由詩以入門。斷非躐等。

先有詩,後有詞,是以詞人首先必是詩人。但是對于現代人來說,詩并非從小就學的必修課,未必有這種體會。

連律詩都不會的人,自然不會填詞。是以我們要注意,學詞,要先從學詩入手。

3、詞中可偶作詩詞

昔人謂詩中不可著一詞語,詞中亦不可著一詩語,其間界若鴻溝。餘謂詩中不可作 詞語,信然。若詞中偶作詩語,亦何害其為大雅。且如〔似曾相識燕歸來〕等句, 詩詞互見,各有佳處。彼執一而論者,真井蛙之見。

詩的語言,與詞的語言不盡相同。簡單說,詩莊詞媚。過于陰柔的詞之語言,不适合寫入詩中。不過蘇轼等人以詩為詞,漸開生面,是以詞中有詩的語言,并不少見。

例如晏殊就把“似曾相識燕歸來”即寫入七律,也寫入了《浣溪沙》。

一定把詩語和詞語完全割裂,是井底之蛙的見識。

4、詞中不可作曲語

詩中不可作詞語,詞中不妨有詩語,而斷不可作一曲語。

詩、詞、曲,是各有特色的三種語言,是從莊重轉向俚俗的一條斜線。曲的語言更接近于民間口語,入詩或者入詞,都顯得過于不太正經。例如晏殊嘲笑柳永的這首詞,《定風波·自春來》: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帶,猶壓香衾卧。暖酥消、膩雲亸,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隻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随、莫抛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當然,不能絕對這樣說。例如馬緻遠的天淨沙等元曲,具有詩詞一樣的美感。

白雨齋詞話中,作者提到了幾條,填詞不可不知的道理

三、多讀

1、詞宜熟讀

熟讀溫、韋詞,則意境自厚。熟讀周、秦詞,則韻味自深。熟讀蘇、辛詞,則才氣 自旺。熟讀姜、張詞,則格調自高。熟熱碧山詞,則本原自衛,規模自遠。本是以 求風雅,何必遽讓古人。

溫韋,指溫庭筠和韋莊;周秦,指周邦彥與秦觀;蘇辛,蘇轼辛棄疾;姜張,指姜夔與張炎。碧山,是王沂孫。

2、初學宜先多讀唐宋詞

詞中本原,初學難于驟得。宜先多讀唐宋之詞,以植其基。然後上溯風騷,下逮國 初,以竟其原委,窮其變态。本原所在,可不言而喻矣。

填詞作詩,首先就是大量閱讀唐詩宋詞,浸淫其中。另外,詩經楚辭是詩詞的根源,也是基礎讀物。隻是現代人學詩,業餘愛好而已,工作生活之餘從唐詩宋詞讀起,就很不錯了。

白雨齋詞話中,作者提到了幾條,填詞不可不知的道理

四、關于沉郁

1、作詞貴沉郁

作詞之法,首貴沉郁,沉則不浮,郁則不薄。顧沉郁未易強求,不根柢于風騷,烏 能沉郁。十三國變風、二十五篇楚詞,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詞之源也。不究心 于此、率爾操觚,烏有是處。

填詞的方法,首先就是沉郁。沉郁、忠厚,即不輕浮不淺薄,這是詞的根本之源。

2、詞貴得其本原

學古人詞,貴得其本原,舍本求末,終無是處。其年學稼軒,非稼軒也。竹垞學玉 田,非玉田也。樊榭取徑于楚騷,非楚騷也。均不容不辨。

學習古人的詞作,要從其本原而來。否則隻是學個皮毛而已。其本原是什麼呢?溫厚和平。

3、溫厚和平詞之根本

溫厚和平,詩教之正,亦詞之根本也。然必須沉郁頓挫出之,方是佳境。否則不失 之淺露,即難免平庸。

溫厚和平乃詩與詞之根本,但是必須用沉郁頓挫的方式表現出來,否則會淺露而平庸。

4、宋詞不盡沉郁

唐五代詞,不可及處,正在沉郁。宋詞不盡沉郁,然如子野、少遊、美成、白石、 碧山、梅溪諸家,未有不沉郁者。即東坡、方回、稼軒、夢窗、玉田等,似不必盡 以沉郁勝,然其佳處,亦未有不沉郁者。詞中所貴,尚未可以知耶。

張先、秦觀、周邦彥、姜夔、王沂孫、史達祖,作品沒有不沉郁的。而蘇轼、賀鑄、辛棄疾、吳文英、張炎,詞中并非都沉郁,但是他們的佳作沒有不沉郁的。

5、何謂沉郁

所謂沉郁者,意在筆先,神馀言外,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 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必若隐若見,欲露不露,反覆 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

所謂沉郁,即想說的話婉轉道出,卻不肯直接點破,如神龍見首不見尾。讀者從其字面,可以感受并聯想到詞人的真實意圖。例如辛棄疾的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在詞中,表現出老骥伏枥之意,這是明寫。而對于南宋當時的北伐政策,他持有懷疑和擔憂的态度,這是一種婉轉的暗示。

白雨齋詞話中,作者提到了幾條,填詞不可不知的道理

五、詞律

1、作詞應究心詞律

詞有平仄可以通融者,有必不可以通融者。一字偶乖,便不合拍。究心于詞律,自 無不協之弊。

詞譜中,有的位置的字,是平仄均可的。有的平仄是固定的。填詞一定要符合詞律的要求。

2、詞律先在分别去聲

詞之音律,先在分别去聲。不知去聲之為重,雖觀詞律,亦知其然而不知其是以然 。知猶不知也。(斯編之作,專在直揭本原。聲調之學,有詞律在,馀弗贅論。偶 拈一條示人,以究詞律之捷徑耳。)

仄有上去入三聲,要特别注意去聲字的用法。這是關于聲調方面的學問,此處不多言了。

關于去聲,要注意盡量避免兩個去聲連用,另外,領字大多是去聲,例如:對-潇潇暮雨灑江天。

結束語

老街走馬觀花,從《白雨齋詞話》中随意挑選出來幾段話,加以自己的了解。

填詞先從作詩學起;遵循詞律規則;多讀古人佳作;填詞注意趨雅避俗,自然溫和忠厚;善用比興寄托,自然沉郁,神馀言外。

個人淺見,歡迎指正。

@老街味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