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皇帝更猜忌滿人:太平天國起義後因擁兵自重被殺的大臣是滿人

清朝皇帝更猜忌滿人:太平天國起義後因擁兵自重被殺的大臣是滿人

大家好,我是蘭台。

列甯曾經說過沙俄帝國是俄羅斯各民族的大監獄,其實清朝也是中國各民族的大監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滿族人。

很多朋友都認為清朝皇帝因為是滿人,是以猜忌漢人,重用滿人。

其實這是事實,因為雍正帝都說過,他用人,同等條件下“先宗室,次滿人,再次漢軍,最後才是漢人。”

但是,這不代表清朝皇帝不猜忌滿人,甚至可以說,相比漢人,清朝皇帝更猜忌滿人。

有朋友會問了,你說清朝皇帝優先重用滿人,又說清朝皇帝猜忌滿人?這不自相沖突嗎?

這不沖突。

清朝皇帝重用的是八旗這個群體,但是不代表不猜忌八旗之下個别大臣。

甚至因為清朝曆代皇帝鄙視漢人的武力,是以他們内心深處更猜忌的其實是那些能幹的滿人大臣。

清朝皇帝對于能幹的滿人大臣的猜忌并不是放在明面上的,這些大臣也不存在所謂“職場天花闆”;清朝皇帝會用擺弄這些能幹滿人大臣後代子弟的方法來盡可能的削弱這些個别滿人家庭的影響。

清朝皇帝更猜忌滿人:太平天國起義後因擁兵自重被殺的大臣是滿人

鄂爾泰畫像

以雍正朝的滿人大臣鄂爾泰為例,鄂爾泰在雍正朝深受雍正帝信任,雍正帝甚至說過鄂爾泰是他的知己:

朕含淚觀之,卿實為朕之知己。

乾隆帝登基後也說過,鄂爾泰是雍正朝滿蒙大臣們的領袖,是政壇巨鳄:

鄂其中巨擘,内外勤宣久。初政命總理,顧問備左右。

而《清史稿》也說鄂爾泰是雍正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鄂爾泰稍後,委寄與相埒。庶政修舉,宇内乂安,遂乃受遺命,侑大烝,可謂極心膂股肱之重矣。

那麼,清朝皇帝是怎麼擺布鄂爾泰的兒子們的呢?

衆所周知,鄂爾泰他的政治遺産主要是在“文官”這個體系呢,假設鄂爾泰的兒子想要繼承鄂爾泰的政治遺産,是不是至少要考一個進士?

事實上鄂爾泰長子鄂容安本人就是雍正十一年的進士,乾隆八年的時候還擔任了國子監祭酒。當然,這應該是看在鄂爾泰面子上給予的優待。

清朝皇帝更猜忌滿人:太平天國起義後因擁兵自重被殺的大臣是滿人

乾隆皇帝

但是,等鄂爾泰一死,鄂容安的優待也就沒有了,先是從外放擔任巡撫,之後更是以“年力方盛,勇壯曉暢”這樣不是理由的理由,任命鄂容安這麼一個滿族讀書人擔任定西将軍,結果在乾隆二十年戰死在戰場上,“班第自刭。鄂容安腕弱不能下,命其仆剚刃於腹,乃死。”

鄂容安陣亡消息傳到北京,乾隆帝也不得不假惺惺的說了一句“

用違其才,實予之失

”。因為乾隆帝把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滿人文臣派去前線打仗,實在離譜。

但是,另一方面來說,鄂容安一死,能繼承鄂爾泰政治遺産的人就沒有了;因為鄂爾泰其他兒子全部都是走的武職。

在清朝,軍隊系統與文官系統完全是兩個毫不交際的系統,最能繼承鄂爾泰政治遺産的嫡長子死在前線,其他兒子全都是武職,這就等于是鄂爾泰所遺留的政治影響力就徹底消散了。

我們再來看看鄂爾泰的漢人同僚張廷玉,張家可是三代人都是文官領袖,張廷玉的父親是康熙朝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張廷玉自己有多顯赫我就不多說了,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張廷玉的幾個兒子全是進士出身,嫡子也做到了禮部尚書。

我們再來看乾隆朝另一位著名滿人文官尹繼善,相信看過二月河先生小說的人對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

清朝皇帝更猜忌滿人:太平天國起義後因擁兵自重被殺的大臣是滿人

乾隆

尹繼善算是滿人官員裡文化水準很高的了,和鄂容安一樣,是正經進士出身,曆任雲南、川陝、兩江總督,文華殿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

尤其是兩江總督任上,尹繼善是乾隆皇帝最滿意的兩江總督,因為他的才華确實不凡,即使放在江南也毫不遜色,乾隆帝甚至親口贊揚過尹繼善是“八旗讀書人”。

但是,尹繼善的兒子裡最像尹繼善的嫡子慶玉,考中舉人後就再也考不上進士,後來最高也隻做到湖北布政使(藩司)就因病回京修養。

反而是尹繼善第四子慶桂改走武職,反而仕途非常順暢,在嘉慶朝還做到了軍機大臣,文淵閣大學士,要知道慶桂是純粹武職。

清朝皇帝就是通過這種文武來回調換,不讓任何一個滿人家族“坐大”。

有人問,那乾隆朝的傅桓與福康安呢?

傅桓與福康安兩代受寵,那是因為乾隆帝還活着,他自信駕馭得了。

而乾隆帝一死,福康安的兒子就被嘉慶帝百般折磨,很像當年乾隆帝折磨第二代怡親王弘曉;而且傅桓孫子這一代幾乎沒有一個受到重用的,雖然傅桓父子四人在乾隆朝顯赫一時,但是到了嘉慶朝就迅速沉寂了下去。

其實上面這些還算好,更慘的是乾隆朝第一猛将海蘭察。

清朝皇帝更猜忌滿人:太平天國起義後因擁兵自重被殺的大臣是滿人

海蘭察作為索倫馬甲(索倫騎兵),能從一介小兵做到一等超勇公,可以說不讓狄青媲美于前。

但是由于海蘭察實為乾隆朝第一勇将,而且從軍接近四十年,可以說門生故吏遍布軍中,偏偏海蘭察又是索倫人,而索倫人又是清朝中晚期,清廷最倚重的一支力量,由于海蘭察在軍中影響力過大,結果就是他的繼承人,嫡子安祿居然在嘉慶四年一場普通的剿匪戰鬥中莫名其妙的就戰死了。

戰死之後,嘉慶帝還在诏書中說風涼話:海蘭察在皇考時,功績懋着。今安祿甫至軍,即奮不顧身,追賊陣亡,海蘭察九泉之下亦當自喜有子。

而清朝皇帝猜忌滿人大臣最明顯的表現則屬太平天國起義時斬殺滿人大臣勝保。

其實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擁兵自重,對朝廷陽奉陰違的大臣很多,曾國藩和李鴻章都常幹這種事情;甚至在第二次鴉片戰争時,面對要曾國藩率軍北上勤王的诏書,曾國藩都想辦法搪塞了過去,事後清廷也沒有做什麼處理。

勝保犯的錯比曾國藩拒絕北上勤王可要輕多了,他就是想要把被他招撫的苗沛霖調往西安平叛,結果他這種企圖“擁兵自重”的行為犯了清朝皇帝大忌諱,結果就被清朝皇帝找了一個借口治罪處死。

真要說起來,勝保最大的罪,不就是身為滿人,想要擁兵自重嗎?

綜上所述,清朝皇帝從整體上說當然是猜忌漢人重用八旗,這沒有錯;但是具體到“人”,清朝皇帝反而是信任漢大臣,猜忌滿大臣。

漢人大臣裡三代當文官的有很多,比如張廷玉、曾國藩、李鴻章,但是滿大臣裡别說三代文官,就是三代武官都不多,清朝皇帝是絕不會讓任何一個滿人家族能夠輕易擴大自己影響力的。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