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滿族文化綻放新活力

作者:秦皇島新聞網

說滿語、學剪紙、踢石球、表演太平鼓……在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滿族中學,各種“花式課堂”讓特色民族教育亮點頻出。

青龍滿族中學是秦皇島市目前唯一一所少數民族中學,滿族師生比例占全校人數90%以上。

近年來,學校積極響應“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政策理念,在保證學生日常課程學習的基礎上,注重挖掘滿族文化資源,創新探索發展民族特色教育,積極開發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開辟了一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新路。

學習滿語——

深度探尋民族文化

“西恩拜克比。唉拜克比啊布。摩薩意果摩達古法烏拉啊布。依色一葛甯哥烏塔新博塔木吉甯哥。佳格坦。”這段文字可不是亂碼,翻譯成漢語就是“你有什麼事?我沒什麼事。我們好久不見了。是啊,今天就來看看你。太好了。”這是滿語學堂裡的學生在練習用滿語對話。

讓滿族文化綻放新活力

學生在滿語課堂練習滿語對話。

青龍滿族中學的滿語學堂有40多名滿族學生,他們對自己的民族語言有着不小的興趣。随着時代變遷,會說滿語的人越來越少,滿語在日常交流中幾近消亡。在學校學生看來,作為滿族人,會一些基本的滿語對話還是很有必要的。

讓滿族文化綻放新活力

學生身穿民族服裝進行滿語學習。

在滿語學堂東側的滿族民俗館中,幾個學生正在背誦解說詞,因為在滿語學堂中表現優秀,他們被選拔為民俗館的講解員。小小講解員們用滿漢雙語把滿族的曆史、文化和民俗等講給前來參觀的人們,這已經成了滿族中學的一大特色。

滿語學堂的指導教師李少君是滿族人,他從小就對本民族的文化、曆史和語言有着濃厚興趣。為了傳承滿語這一民族語言,李少君先在有着“世界滿語活化石”之稱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三家子村,跟滿語母語者系統學習,後來又到承德的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進行專門的滿語進修,為學堂的授課打下了堅實基礎。

李少君告訴記者,當今社會,滿語雖然在交流上實用價值越來越小,但是它承載着滿族深厚的曆史文化和民族品質,是滿族千百年來豐富的傳統文化和特有的思維方式最集中的展現。滿語學堂最直接的教學成果就是讓學生們對曆史感興趣,他們的文史科目成績普遍都很好。

滿族藝術——

潛移默化提高素養

在青龍滿族中學的一間教室裡,教師邢妹紅正在帶着剪紙社團的學生們學習滿族剪紙技法。

誕生于滿族民間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中的滿族剪紙,造型誇張奇特,集中再現了滿族傳統的生産生活場景、古老的文化傳統和民間歲時禮俗。

讓滿族文化綻放新活力

剪紙社團開展特色剪紙教學。

教室一端擺放的“滿族婚俗”系列剪紙是邢妹紅最近的作品。據她介紹,滿族剪紙技法分為“剪”和“刻”兩種,“剪”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刻”相對來說簡單一些,她基本上都是讓學生先練習“刻”的技法。

讓滿族文化綻放新活力

學生正使用滿族刻紙技法進行創作。

學生們手拿小刀,依照紋路在紙張上仔細刻畫,力度、深淺、轉彎都有着獨特的門道。一節課下來,一幅以葫蘆為主題的滿族特色剪紙就呈現在大家眼前了。

“通過剪紙,我對自己的民族有了更多了解。”八年級學生張心然加入剪紙社團已經有半年多了,剪紙給她帶來了很多快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通過練習滿族特色剪紙,學生們不僅對滿族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耐力、定力與專注力。

學校在每年新年之際都會組織剪紙比賽,讓學生們互相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學生們通過學習滿族剪紙,更加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邢妹紅表示。

特色教育——

總有一樣适合學生

學校操場上,滿族特色體育運動蹴球和陀螺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

讓滿族文化綻放新活力

體育課開設蹴球項目。

蹴球,又稱“踢石球”,是從大陸古代的蹴鞠運動發展而來。運動員用腳底蹴球,使球向前滾動,依據球碰擊對方或本方球的情況計算得分。因為競賽規則類似撞球,是以蹴球也被稱為“用腳踢的斯諾克”。

陀螺,起源于東北的“打冰嘎”。防守方在地闆上抽陀螺使其穩定旋轉,進攻方抽陀螺将守方陀螺擊出界外即為勝利。青龍滿族中學陀螺隊曾連續五年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民族運動會,共獲金牌14塊、銀牌11塊、銅牌9塊。《人民日報》《河北日報》《秦皇島日報》都進行過報道。中央電視台《鄉間采風》欄目組專程到校采訪,并做成專題片在央視第七頻道播出。青龍滿族中學也被河北省教育廳、體育局和民族宗教事務局聯合确立為“河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陀螺)訓練基地”“民族體育項目校”和“民族文化教育特色學校”。

青龍滿族學校校長張學剛告訴記者,目前,蹴球和陀螺這兩個民族體育項目已經在高校擁有對口專業,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升學和就業。

記者了解到,建校于1978年的青龍滿族中學,一直有開展滿族特色教育的傳統。不過,随着社會發展和學校情況的變化,其間,有些特色教育曾經停滞。近年來,結合絕大部分師生都是滿族的現狀,學校嘗試在學生日常教育的基礎上,适當增加民族特色教育。

讓滿族文化綻放新活力

學生集體表演滿族特色太平鼓。

為提振全校師生的熱情與信心,張學剛還主導恢複了滿族太平鼓表演。滿族太平鼓是集體項目,創作難度大、訓練周期長。為組織練好滿族太平鼓,張學剛不僅承擔着校内壓力,還要尋求學生家長的了解。“不少家長認為參與課外活動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但實踐證明,合理地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反而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張學剛說,“表面上看,課外活動會耽誤學生的一些時間,但實際上通過老師的正确引導,它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精神狀态,使他們更加積極熱情地學習和生活。”

讓滿族文化綻放新活力

學生練習滿族特色太平鼓。

在2023年春季的秦皇島市運動會上,青龍滿族中學的100多名學生參與的大型表演《太平鼓》,不僅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還獲得了優秀表演節目獎。

如今,青龍滿族中學的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滿族特色文體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學習,他們更加了解家鄉的曆史文化,增進了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各方面素質得到了全面發展。

“四定”原則——

課内課外相得益彰

學生的學習與民族特色社團活動如何相輔相成,是青龍滿族中學一直探索的問題。為此,學校創造性地推出“四定”原則。

所謂“四定”,就是一定場所,有專門的場地進行專門的活動;二定老師,每項活動都有專門的老師負責;三定計劃,每項社團活動都要有相應的計劃;四定課程,相關的課程要經過反複推敲方能正式開展。通過“四定”原則,學校把一系列滿族特色社團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近幾年,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很多學校推出了延時服務。青龍滿族中學把對滿族文化特别有興趣的學生集中起來,讓他們在延時服務的時間裡參與社團活動。這種創造性的實踐,讓青龍滿族中學被評為“河北省課後延時服務示範校”。

通過開展民族特色教育,青龍滿族中學的學生發生了明顯變化。“學生的精氣神兒有了,在民族特色教育的熏陶下,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不斷增強。學生的耐受力和專注力也有了顯著提高,更主要的是,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了提升。”張學剛說。

近年來,青龍滿族中學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藝教機關”“河北省發明創造優秀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民族體育工作先進集體”。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滿族中學創新開展民族特色教育的經驗啟示我們,民族特色文化中滿蘊智慧和力量,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和源泉。”青龍滿族自治縣副縣長、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嶽永華表示。

記者:陳引玉

通訊員:崔嶺 劉卓

編輯:李志财

責編:劉福慶

監審:王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