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十天減少孩子叛逆—第二天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學習中。

“第二天,我們來學會了解叛逆孩子。

沒有家長不愛孩子,但是大部分家長并不真正了解孩子。

叛逆的孩子幾乎都會覺得不被家人了解,家長也确實不明白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了解是最有效消除叛逆的方法。

傾聽是關鍵。

家長不要帶有評判地去聽。

傾聽時,不要總想着給他建議說你應該怎麼樣?我覺得你怎麼怎麼樣,你想過我對這事的想法嗎?

你看,這種話講出來的時候,都會讓孩子放棄講述,那好那就不說了,因為你又開始上課了。

如何保持良好的傾聽?

首先、不要給予未經請求的建議。

孩子沒有問你應該怎麼做,你就不要說你應該怎麼怎麼做。

第二、不要輕易地跟孩子談論家長自己感受的經曆,而不是孩子的。

就是孩子在講他的事,你就想講你的事,這是傾聽的大忌。

第三、忽視孩子的感受,就是讓孩子覺得這個痛苦看起來似乎并不重要。

會讓孩子覺得更加的委屈和難受,他的表現會更糟糕。

你沒法幫他快速地從這個難過當中走出來,而且會導緻孩子事後他不再跟你傾訴,因為跟你傾訴就會面臨指責。

要實作良好的傾聽,你得坐下來認真地跟孩子有眼神的交流,耐心地聽孩子講,多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

隻有愛是不夠的,如果你不表達出了解,孩子會感受不到你的愛。

是以家長首先要減少自己内心的負面情緒,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積極面,才能夠耐心地傾聽下去。

很多父母之是以不願意傾聽,就是因為他一聽孩子講話,他覺得我已經有結論了:你又來了,你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當你總是給孩子下這樣的結論的時候,孩子是不會跟你聊天的,要學會跟孩子溝通,讓孩子跟你談話。”

讓許多家長困擾的是,青春期的孩子已經對家長關閉上了心門,也包括一些成績優異,對外人彬彬有禮的孩子。

是以,如何和青春期孩子保持和諧親子關系,保持有效溝通,的确是一太難題。

有種觀點說,和青春期孩子相處,重點并不在于如何溝通,而在于态度,如何以平等、尊重、了解、接納,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孩子。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十分反感家長的唠叨和說教,就算家長說的是比珍珠還真的真理,孩子也聽不進,也不會照着做。

好的關系比對錯更重要。先有好的關系,才會有好的溝通和引領。

多年以前就流行“了解萬歲”的說法,時至今日,了解依然萬歲,依然十分重要。

家長放下家長權威,放下“我吃的鹽比孩子吃的飯還要多,我過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還要多”的經驗主義,時代不同了,網絡時代,資訊發達,孩子更站在了先進技術和新知識新思想的前沿。

是以,家長不要先入為主,固步自封,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去瞎指揮孩子。要相信孩子,我們代表落後的過去,而孩子代表先進的未來。

況且,要允許孩子試錯,允許孩子大膽嘗試。人生經曆,切身體會的感受,一定強于家長的千叮咛萬囑咐。該走的彎路,該撞的南牆,一個也不能少。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有一步算一步。

好好傾聽孩子,了解孩子,共情孩子,這才是愛孩子的最好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