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媽很帥 培育好腦第6話

古人有雲,“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話,可以是暖人心窩的暖陽,也可以是傷人于無形的尖刀。
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那麼什麼樣的話放在什麼樣的情景,可以大力開發孩子的大腦呢?美媽今天結合腦科學知識,總結了3句非常具有魔幻色彩的話,父母要是能熟練運用,孩子的智商與情商或許能夠拔高一大截!為了更友善了解,建議大家看完第5話(學霸的專注力怎麼來的?知道大腦是如何産生專注力後,我恍然大悟),再回來看第6話!
第一句,“感覺好期待啊!”
家裡有一個自律的學霸,那叫一個爽啊。不用父母盯,不用父母催,學習輕松進入狀态,而且還能長期保持專注的狀态。
為什麼學霸能像白磷一樣,不用借助外部的力量,自己就能熊熊燃燒呢?
這是因為他們從小就獲得了父母的正确回應。
什麼叫做正确的回應呢?
舉個例子,孩子看到蝸牛,覺得很可愛,興高采烈地拿給你看。普通父母會覺得,不就是一隻蝸牛嗎?
但有見地的父母會認為,這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時機。
于是,他們用熱烈的情緒回應孩子,“看到這麼可愛的蝸牛,你很興奮對不對?”
孩子從父母的那裡獲得了認同,對父母說要把蝸牛帶回家當寵物養,并且迫不及待地分享他的計劃,比如怎麼給蝸牛裝扮小家,這個時候父母又做出一副很期待的表情,“這樣裝扮一定很好看,感覺好期待啊!”
腦科學家說,專注力的起點就是“感興趣”、“喜歡”與“感動”。
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或見聞的時候,父母如果能夠積極回應孩子,跟孩子的情緒産生共鳴,讓他感受到被了解跟認同,并産生繼續探索的欲望,就可以激活報償性神經系統,獲得更多學習動力。
報償性神經系統是大腦的獎勵中心,那些學習高手就是通過不斷激活這個腦區,獲得幹勁的。
第二句,“我依然愛你”
記得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培養一個健康的孩子,比修複一個破損的成年人容易很多。
我明白父母也是血肉之軀,面對亂發脾氣的孩子,脾氣再好,也會忍不住吼罵孩子的時候。
作為一個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我也明白,父母的吼罵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創傷,是以每次發完脾氣之後,我都會很自責。
在不斷的反思中,我終于找到了一個平衡點,雖然不能制止暴風雨的來臨,但至少能讓暴風雨下得溫柔一些,讓孩子把我的話聽進去,并且把創傷降到最低。
舉個例子,孩子想喝他最愛喝的酸奶,但他喉嚨發炎,不能喝。我平靜地對他說,“現在不能喝,等你感冒好了再給你。”
孩子不聽,高聲叫道“我要喝酸奶!”
我頓時血壓升高,但還是壓着沖動的火焰,“我已經說了,等你好了再喝!”
孩子依然不依不饒,“我現在就要喝!”
兩個人越來越激動,眼看場面就要失控了,我趕緊做一個深呼吸,然後對孩子說,“酸奶酸酸甜甜的,喝一杯肯定很爽!我真希望你沒有生病,這樣我就能讓你喝個夠了!”
很神奇的是,當我直面問題,說出孩子的感受,表達我的了解之後,他的情緒就能緩和下來。
後來我了解到,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對孩子說一些共情的話,能夠幫孩子把理性腦與情感腦重新連接配接起來,進而達到舒緩劇烈情緒的作用。
當然啦,不是每次時機都抓得那麼準,有時還沒等我想好如何控制場面,孩子就像火山一樣猛烈地噴發了,被徹底激怒的我,這時會忍不住吼罵孩子。
這時我會采取另一個辦法進行補救:把他拉到劃定的“冷靜區”,我在一旁看着他鬧。
這時千萬别跟孩子說大道理,因為他的理性腦與情感腦正處于一個“短路”狀态,這時說話不但孩子聽不進去,反而越鬧越兇。
等他情緒平複得差不多了,我會走過去,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感受我的同理心,并告訴他:“剛才你情緒失控了,媽媽也沒能忍住,也情緒失控了才吼了你,但媽媽依然愛你!”
然後給他分析不給他喝酸奶以及兩人情緒失控的原因,并表示媽媽剛才在情緒管理這一塊也沒做好,願意跟他一起進步。
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幫孩子了解他的感受,告訴孩子什麼是情緒失控(這是情緒管理的重要一環,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情緒失控非ilpkh重要),讓孩子知道你依然愛他,可以降低吼罵帶來的創傷。
剛開始或許你跟孩子都做不太好,但熟能生巧,經過大量的實戰訓練,你跟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會越來越強,自控力與情商也會大幅提升。
第三句,“你是我們家的王牌!”
有個媽媽留言告訴我,“我家孩子像洩了氣的氣球,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一番詢問之後,發現媽媽經常否定孩子。比如孩子想要挑戰一個新事物的時候,她總會冷不丁地潑孩子冷水,“這個太難了,你做不到啦!”
人愛聽好話,大腦也是愛聽好話。我們的大腦裡面有一個叫做“A10神經系統”的東西,它的工作就是分辨好惡,安危與有趣與否的。
孩子想做什麼,父母都習慣性使用否定的話語,導緻大腦收到的都是帶有負面情緒的資訊,最終被A10神經系統截停。
因為這些資訊無法進入到報償性神經系統,大腦也無法進行自我獎賞,孩子也就體驗不“成功的滋味”,孩子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個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人了。
是以,父母跟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要多說一些可以激起孩子幹勁的話。
比如,孩子想用積木砌一台戰鬥機,但砌了好久都砌不出來,中間他有點沮喪,想要放棄,你給了孩子一點點提示,然後對他說,“你是我們家的王牌哩!這點小困難,一定難不倒你的!”
當他捧着他的戰利品等着你的贊揚的時候,你熱烈地對他說,“王牌出手,果然不一般!我說過了吧,肯定能想到好的辦法,把它砌出來的!”
這種恰到好處的鼓勵方式,不但可以激發孩子的幹勁跟潛能,還能形成成長型思維,讓他明白成功是後天努力的結果。
小小總結
父母都想孩子成為人中龍鳳,成為一個魅力四射的人。但在這之前,父母要學會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學會如何跟孩子對話,這樣他的智慧之樹才能吸取足夠的營養,才能奮發向上,最終成為參天大樹。當他的智力跟情商達到一定的高度了,才有機會成為出類拔萃的那一群人!
剛才所提到的這3句話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但隻要父母懂得能貼合大腦的規律,放在對的情景,就能起到神奇的魔幻效果。
是以,父母在跟孩子對話時,一定要好好凝練自己的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