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視覺融入AEB,理想ONE以優異成績榮獲AEB測試第一
文/夙靳霁
智能科技可以用另一種更為具象的方式表達,那就是智能汽車。汽車從根源便利着我們的出行,在汽車發展的百年時間中,它和我們的生活逐漸有了密切關聯。但同時,随之而來的還有智能時代下的便捷,而汽車,同樣也是智能科技的載體之一。

但是智能科技的發展不會就此止步,是以汽車所搭載的智能科技系統也會不斷進行更新優化。理想汽車作為行業中的居家典範,它從各個方面以使用者的便捷為出發點,繼而在智能科技方面也不會落下,是以,理想ONE随着新一年的到來,也将智能體系進行了更新。
為此,車型還參加了AEB測試,而參與其中的車型有着上百款。在2022年1月11日,理想ONE憑借實力突出重圍,在AEB測試當中用成績榮獲第一,在這裡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理想ONE也是進入到總決賽組中唯一有能力準确識别橫向車輛和兩輪車的車型。
地平線J3晶片
自此,理想汽車成為了繼特斯拉、小鵬之後的全球第三家具備完整的NOA和AEB全棧自研能力的品牌。以此為始,進化之路,在理想汽車腳下全面鋪開。理想ONE在更新之後,換裝了地平線J3晶片,将基礎ADAS、基礎AEB進化為了NOA、完整AEB。
地平線J3晶片能夠實作NOA導航輔助駕駛,并且進一步更新AEB功能,因為它更加适用于國内的路況,進而清晰的識别到更多行駛場景下的動态障礙。此前2021款理想ONE在2021年6月份所傳遞了基礎ADAS以及基礎AEB功能,但在12月份傳遞的是NOA導航輔助駕駛以及完整AEB功能。
基礎ADAS和NOA的差異
我們之前比較容易見到的L2級别駕駛輔助就是基礎ADAS,是以即便被稱之為L2級别輔助駕駛,它的使用場景也會很局限,隻能起到輔助駕駛作用,有許多操控依舊需要人為進行幹預,但是更新之後的NOA則有着自主判斷能力。
即便車輛是在高速場景下,也可以實作自主超車、變道,甚至還能主動進出匝道,将車輛的動态行駛自動化能力進一步提升。而NOA則是結合了高精地圖和高定位資料,再加上毫米波雷達和視覺的融合感覺,将導航輔助駕駛的智能和自主潛力進一步激發。
基礎AEB和完整AEB的差異
AEB其實就是主動安全系統,基礎AEB主要依靠毫米波雷達的探測結果來識别前方障礙物,而雷達可以根據車輛和障礙之間的距離去測量碰撞的發生時間。但是雷達也會出現誤報幹擾,例如在紅綠燈停車時,很容易将周圍車道停下的車輛誤以為是危險物體。
為了将這種誤報幹擾降低,最終不得不将許多資料過濾掉。這也就導緻了車輛有時候會收到假碰撞警告。而完整AEB的到來可以有效改善誤報幹擾,完整AEB在自研感覺算法基礎上融合了視覺,進而更為清晰的判斷前方的靜态或動态障礙。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車型搭載的AEB功能基本都是來自于供應商所提供的打包方案,有的是用毫米波雷達進行前方障礙探測,而有的則是采用毫米波+視覺融合進行探測。這些供應商提出的方案雖然都比較成熟,但是對于車企來說,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調整或是重新定義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車企有着自主研發能力,可以生産依靠毫米波雷達的AEB,并且會選擇視覺融合方案的AEB。據我所知,目前已經實作自研并落地的企業應該隻有特斯拉和理想。而引入視覺的AEB能夠對行人以及騎行者進行探測,進而減少碰撞事故發生。
如果隻是單純的依靠毫米波雷達進行探測,那麼即便隻有1%的誤觸率,造成的後果也會相當可怕。是以我們需要做到的是識别準确率無限趨近于100%才能避免機率發生。正是因為這樣高要求,是以融入視覺後的AEB才可以将準确度進一步提升。
總結:
正因為如此,理想ONE在AEB測試當中,才能收獲到第一的成績。在它排名之後的車型當中,有不少來自于豪華品牌。但AEB測試考驗的是主動安全的核心技術,以及成熟度、精準度,這不僅是在保護路上的行人以及騎行人員,更是為了給車内使用者帶來更多的安全出行保障。基于國内出行方式的繁雜,我們除了要遵守交通規則,還需要注意行人以及騎行者,而2021款理想ONE在擁有NOA導航輔助駕駛以及完整AEB之後,能夠進一步增加出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