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的孤單,以及未來養老的重任,讓很多家庭選擇相應号召,朝着二胎家庭前進。說真的,關于是否生育二胎的問題,決定權還是在父母本身,外人沒有權利幹涉。

故事案例:
大寶10歲那年,二胎政策剛好放開,燕子和老公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再生一個。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覺得老大要上國中,無需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恰好經濟相對穩定,此時生育二胎,不管是經濟還是時間都比較充足。
經過一系列的計劃後,老二終于出生了,後來才發現當時的想法太美好,精力完全跟不上。老大正處在小升初的關鍵時期,叛逆心理嚴重;老二剛剛出生,需要全身心的照顧,所有的時間都在他身上,完全顧不上老大。
原本幸福平靜的生活,突然間就開始雞飛狗跳。重點是,老大對于老二的到來,沒有想象中那麼喜歡,甚至帶着一丢丢的敵意。後來才知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父母的關注點都在老二身上。
是以很長一段時間,燕子都陷入了自責,後悔當時輕易生二胎的決定。好在後來,孩子慢慢長大,日子才過得順心一些。
過來人的溫馨建議:生育二胎是大事,雖然決定權在父母,但老大也是家庭成員,需要征求他的同意。
對了,年齡差也是特别嚴重的問題。很多父母不敢要二胎,就是被孩子年齡差的問題困擾。很多人說相差三歲,或者七歲最好,試試真的是這樣嗎?看看過來人的孩子媽,有哪些寶貴的建議呢?
相差兩歲的葉子媽媽:
我家大寶和二寶之間,隻相差了一歲,算是意外懷孕。當時也考慮過要不要的問題,但思慮再三還是決定留下,畢竟孩子來了就是緣分。原本以為生活會過得特别糟,沒想到跟之前沒有太大變化。
因為二胎之間年齡差較小,衣服、玩具還有部分零食都能共享,經濟方面節省了一大部分。而且年齡差不多,兩個孩子更容易有共同語言,兄妹兩個雖然也會打鬧,但是很快就會過去。
相差四歲的澤澤媽媽:
大寶上幼稚園後,才決定要二寶,想着能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和照顧老二。當然,在要二寶之前,慎重的跟老大商量過,尤其是上了幼稚園之後,看到身邊同學有兄弟姐妹,他特别羨慕。既然全家人都一緻同意,那老二的出生,便是幸福的開始。
相差四歲,老大稍微懂事一些,偶爾會幫着照顧老二,哪怕是簡單的拿奶瓶、紙尿褲等等,都會省心不少。最重要的是,老大還能教老二很多東西,比大人教的還快呢。
相差六歲以上的豆子媽媽:
剛好相差六歲,老大上國小,老二剛出生。單從年紀方面來說,我覺得這個年齡差很好,因為老大已經相對懂事,很多事情可以獨立完成。而且他有自己的朋友和同學,無心跟着弟弟妹妹争寵。
隻不過老大和老二之間有代溝,很多時候,他會在大人的提醒下照顧老二。但是,很少跟着老二一起玩,滿臉都是“嫌棄”的小表情。作為父母,當然了解老大的想法,畢竟老二還那麼小,他的認知和接受能力有限。
相差十歲以上的傑傑媽媽:
說真的,不敢想象當時為什麼會有生二胎的打算。老大已經上國中,老二才剛剛出生,之前的痛苦,又再次經曆一遍。用“心力交瘁”最為合适,因為老二的出生,老大出現了強烈的叛逆心理,幾乎天天都不讓人省心。
隻能說,年齡越大,孩子的想法越多。父母以為的“兄友弟恭”,真的需要付出很多心思才行。既照顧不好老大的情緒,又抽不出更多精力陪伴老二,到頭來,兩個孩子都沒有教育好。
如此看來,不管兩個孩子之間相差幾歲,其實都是有利有弊。是以想讓二胎生活變得更幸福,還是需要父母提前做好準備,這才是最重要的。
送給父母的溫馨提示:
1、年齡差不要太大,可能前兩年會累一些,但是讓兩個孩子一起長大,相對更好一些;
2、不要忽視老大,二胎能否和諧,老大起着表率作用。不僅要提前征求他的意見,而且還要多照顧他們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更多的關心;
3、絕對不偏心,請記住“手心和手背一樣重要”。老二雖然年齡小,但做錯事的時候,也要毫不留情的批評,不要讓哥哥或姐姐讓着他。
都說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财富。那麼從一開始,就要讓他們相親相愛,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