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讓孩子繼承你的吼叫

文|卞文志

有些時候,孩子最大的情感傷害往往來自父母。孩子一進家門,希望看到和善的父親、微笑的母親,而不是無精打采或者河東獅吼的父母。因為,他們需要從父母的微笑、安慰、撫摸中得到安全感,從父母的鼓勵、了解與支援中感受到愛。

孩子對事物的了解能力和了解方式,是随着年齡逐漸發展的。童年時期的孩子未必能夠直接了解成人話語的含義,甚至會産生了解偏差。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自我意識迅速發展、心理獨立性與依賴性産生沖突的階段,對于父母一些指令性的要求,會産生較為直接的反抗情緒。是以,家長單純對孩子吼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别讓孩子繼承你的吼叫

其實,作為家長,并不是不能批評孩子,孩子做錯了事,應該批評,如果家長批評錯了或大聲地吼叫批評,為避免孩子心靈受到傷害,事後應主動地彌補自己的過錯。

前幾年我做家庭咨詢時,一直在跟孩子的父母們說一件事:“家長如果有吼娃的習慣,對孩子發完火,記得要找适當的機會給孩子道歉。”我認為好的家庭教育就包含在這麼簡單的一個要求裡,家長可以任性,但要負責。許多接受過心理學觀念的現代人,都會同意這句話,他們說的是:“家長一般不能發火。”隻有不發火,才會讓孩子有安全感。

作為家長,有義務管好自己的情緒,哪怕心裡煩躁,也要盡力擴充自己的“容器”。一旦控制不住對孩子發了火,發完火再給孩子道歉是有必要的。家長與孩子的關系是在互動中增進的:不發火是一個零,什麼都沒有發生;孩子過了界,家長該發火就要發,但要勇于道歉。

我曾經旁聽過一堂兒童哲學課,觸動最大的不是教學内容,而是老師的一次發火。這是一位中年男教師,教室裡鬧哄哄的,兩個男孩用胳膊肘互撞,一個孩子哇哇大哭,還有兩個人提出“再不開始讨論,我們就先走了”。面對這樣的場面,老師盡了最大的努力,安撫完這個安撫那個。直到嗓子喊啞了,老師忍無可忍把書往桌子上一摔,怒吼:“你們還想不想上課了!”

那會兒我正好坐在旁聽的位置上跑神,被吓了一跳。我觀察那個老師的神情,拿不準他是情緒失控,還是一種政策。孩子們安靜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孩子離開了。兩個打架的孩子出去了一個,在門口擠眉弄眼想召喚出另一個。想吃柚子的女孩問離開後還能不能回來分獎品。老師一瞪眼:“你想得美!”最終女孩決定留下來。

課堂穩定下來,老師也冷靜了,于是老師向同學們道歉說:對不起,剛才發火是我不對,我向你們道歉。中午吃飯的時間,他又特意找到提前離開的孩子,分别向他們道歉。我後來問一個孩子,他說這個老師就是這樣,兇得很。我看他也不是很緊張,就問:你不怕?他說:怕什麼,他發火我就躲開。我很少見到這樣一種師生關系,孩子可以自由表達,老師也可以自由發火,發完脾氣還能好好道歉。在這樣的學校,好像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舒适的邊界,偶爾有碰撞,也沒關系。

别讓孩子繼承你的吼叫

但是,在家庭中,被家長“吼大”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他們或許會“繼承”父母的吼叫。因為,家長如果總以“吼”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孩子很可能也會用類似的方式說話。或許是在年齡稍大後“吼”父母,使親子關系增加一層屏障,或許也以“吼”的方式和他人交流,影響社會人際關系。此外在生活中,還會經常出現這種現象:一個孩子的說話方式、人際交往模式和他的父母十分相似。這是因為孩子與他人的交流方式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建構的,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的态度、行為産生重要影響。

為讓孩子從父母的鼓勵了解與支援中感受到愛,作為家長,對孩子盡量少發火多鼓勵。一句賞識的話語,一個激勵的眼神,一聲輕微的誇獎,一絲會心的微笑,一個贊美的動作,都會成為孩子終身難忘的回憶。對父母來講,多一些賞識也許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但對于渴望得到肯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是以請家長們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不要吝啬那些動聽的語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