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别让孩子继承你的吼叫

文|卞文志

有些时候,孩子最大的情感伤害往往来自父母。孩子一进家门,希望看到和善的父亲、微笑的母亲,而不是无精打采或者河东狮吼的父母。因为,他们需要从父母的微笑、安慰、抚摸中得到安全感,从父母的鼓励、理解与支持中感受到爱。

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是随着年龄逐渐发展的。童年时期的孩子未必能够直接理解成人话语的含义,甚至会产生理解偏差。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独立性与依赖性产生冲突的阶段,对于父母一些指令性的要求,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反抗情绪。因此,家长单纯对孩子吼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别让孩子继承你的吼叫

其实,作为家长,并不是不能批评孩子,孩子做错了事,应该批评,如果家长批评错了或大声地吼叫批评,为避免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事后应主动地弥补自己的过错。

前几年我做家庭咨询时,一直在跟孩子的父母们说一件事:“家长如果有吼娃的习惯,对孩子发完火,记得要找适当的机会给孩子道歉。”我认为好的家庭教育就包含在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里,家长可以任性,但要负责。许多接受过心理学观念的现代人,都会同意这句话,他们说的是:“家长一般不能发火。”只有不发火,才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作为家长,有义务管好自己的情绪,哪怕心里烦躁,也要尽力扩充自己的“容器”。一旦控制不住对孩子发了火,发完火再给孩子道歉是有必要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在互动中增进的:不发火是一个零,什么都没有发生;孩子过了界,家长该发火就要发,但要勇于道歉。

我曾经旁听过一堂儿童哲学课,触动最大的不是教学内容,而是老师的一次发火。这是一位中年男教师,教室里闹哄哄的,两个男孩用胳膊肘互撞,一个孩子哇哇大哭,还有两个人提出“再不开始讨论,我们就先走了”。面对这样的场面,老师尽了最大的努力,安抚完这个安抚那个。直到嗓子喊哑了,老师忍无可忍把书往桌子上一摔,怒吼:“你们还想不想上课了!”

那会儿我正好坐在旁听的位置上跑神,被吓了一跳。我观察那个老师的神情,拿不准他是情绪失控,还是一种策略。孩子们安静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孩子离开了。两个打架的孩子出去了一个,在门口挤眉弄眼想召唤出另一个。想吃柚子的女孩问离开后还能不能回来分奖品。老师一瞪眼:“你想得美!”最终女孩决定留下来。

课堂稳定下来,老师也冷静了,于是老师向同学们道歉说:对不起,刚才发火是我不对,我向你们道歉。中午吃饭的时间,他又特意找到提前离开的孩子,分别向他们道歉。我后来问一个孩子,他说这个老师就是这样,凶得很。我看他也不是很紧张,就问:你不怕?他说:怕什么,他发火我就躲开。我很少见到这样一种师生关系,孩子可以自由表达,老师也可以自由发火,发完脾气还能好好道歉。在这样的学校,好像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舒适的边界,偶尔有碰撞,也没关系。

别让孩子继承你的吼叫

但是,在家庭中,被家长“吼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他们或许会“继承”父母的吼叫。因为,家长如果总以“吼”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很可能也会用类似的方式说话。或许是在年龄稍大后“吼”父母,使亲子关系增加一层屏障,或许也以“吼”的方式和他人交流,影响社会人际关系。此外在生活中,还会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孩子的说话方式、人际交往模式和他的父母十分相似。这是因为孩子与他人的交流方式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构建的,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的态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为让孩子从父母的鼓励理解与支持中感受到爱,作为家长,对孩子尽量少发火多鼓励。一句赏识的话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声轻微的夸奖,一丝会心的微笑,一个赞美的动作,都会成为孩子终身难忘的回忆。对父母来讲,多一些赏识也许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但对于渴望得到肯定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所以请家长们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不要吝啬那些动听的语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