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青壯小夥慘死家中,家裡臭氣熏天

這幾天正是新年,一位男子沒有在家中與家人享受美好的節日氛圍,卻默默備好了新縫制的棉被,拿着幾身新的衣裳就獨自出了門,原來,他是要去自己的堂弟家,堂弟父母在堂弟剛成人的那年就相繼去世了。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父母死後,無人操勞他的衣食住行,年輕的堂弟便每天就在家躺着。堂弟很早就辍了學,是以也沒有什麼本事,生長在農村,他卻連最基本的農活也不會幹,根本沒有辦法養活自己。

堂弟也算成年了,旁人對他沒有義務,本該任由他自生自滅,但是作為堂哥,看到堂弟過得如此落魄,他又于心不忍,想着在新年的期間,堂弟又必定是一個人在家孤零零的,他便帶着新年禮物去給他一些溫暖。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他在院子門口外喊了幾聲,沒聽見屋裡有人答應,他想這可能是他的這個懶蛋堂弟連張口的都不願意張口,畢竟這對于堂弟而言再正常不過了,堂弟自小就不懂禮貌。

他徑直地推門走了進去,院子裡亂七八糟的,推開房門,整個屋子裡臭氣熏天。一股濃濃的茅房味道撲面而來,地上各處,全都是已經風幹的人的排洩物。如此的臭味招緻了很多的蠅蟲,在房間裡飛來飛去,男子被臭的當場就想要扭頭離開。

這竟然是一個大活人生存的環境,都不知道堂弟每天是如何生活的,床上的人就那樣安靜地躺在被子裡。似乎根本聞不到這一切的味道,也沒有對突然出現的訪客有絲毫的反應。

隻有那些身患重病無法自理的人,才會選擇在屋裡大小便,往往到了那種時候,已經是人類不得已為了生存而放下尊嚴,可是他年輕的堂弟身體健康,甚至比一般人還長得要高大。

隻是因為懶得出門上廁所,就直接在家裡挖了一個茅坑,在家中解決生理問題。退一萬步講,就算在家中挖茅坑,也要經常收拾,不然的話,時間久了茅坑的味道會影響到正常生活。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他頓時火冒三丈,一個成年人怎麼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和畜生一樣。他正要發作,卻發現堂弟連他到來一點反應都沒有,他的堂弟向來就如此不講禮貌,他隻好走上前去掀開堂弟的被子。

沒想到此時的堂弟雙眼無神地睜着,瞳孔已經放大,不知道死了多久了。他的肢體已經變得僵硬,嘴巴微微張着,臉上的表情似乎還在訴說着自己對這世間有太多的遺憾。

他一時間也被吓得,不知道說什麼好,堂弟年紀輕輕,才23歲,竟然就這樣死在了家中。堂弟身邊還有好心村民不知何時送來的飯菜,但是卻沒有一點動筷子的痕迹。看着堂弟家破敗的土牆和漏水的屋檐,他不知道年輕的堂弟究竟是被凍死的還是餓死的。

23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可是這名小夥子卻活活地把自己鎖在這間房子裡,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叫楊鎖。

他是年邁的父母幸運地在晚年得到的孩子,他一出生,父母便叫他楊鎖,希望他像長命鎖一樣,長命百歲。可是命運就是如此造化,在父母相繼撒手沒有幾年的時間,年紀輕輕的王鎖便也追随他們而去。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有手有腳,沒病沒災,為什麼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可以活到這個境地?這是正常人所不能了解的。可是如果我們知道王鎖的童年是怎麼度過的,或許就能明白他今天的悲劇。

泡在蜜罐裡的童年

王鎖自出生以來,身體有些虛弱,因為是母親年紀大了才生下的胎兒,是以他的先天條件并不算好。

父母将他視為掌上珍寶,甯可自己缺衣少食,也從來不會讓他吃不上一頓飽飯,而且他的一日三餐已經不能用飽來形容了,簡直是豐盛的不得了,頓頓有大魚大肉。

哪怕父母吃鹹菜窩窩頭,也要努力将這個孩子喂得白白胖胖的。

就這樣王鎖也不負期待的,長得又高又壯,身形比其他同齡的孩子都要大許多,在那個大家生活都很艱苦的年代,孩子缺失營養是普遍情況,是以都長得會有些瘦小,可鎖卻生長的宛如城市裡的小孩。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的家庭條件也并不富裕,但是父母願意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他。天下的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可是楊鎖的父母做得有一些過火。他們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每天睜眼隻要在床上坐着就行,什麼都不用幹,就會有精緻的飯菜送到他的嘴邊。

甚至連自己走路都不需要,楊鎖8歲時,還是他的父親用扁擔,一頭挑着書包,一頭挑着他,把他送到了學校。

可見楊鎖的父母對于他的溺愛程度是有多麼的誇張,這樣的溺愛讓楊鎖養成了嚣張跋扈的性格,在學校多次尋釁挑事。

對待同學不懂得謙讓,甚至對待老師等長輩也不懂得禮貌。就這樣,沒有任何一所學校願意讓楊鎖入學。

沒想到他的父母開心極了,這正好順應了他們的想法,他們就希望兒子天天在家中,什麼都不要做,隻要安心養命就好。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就連楊鎖短暫的上學的期間,隻要哪個老師批評他,教育他了,他都會回家添油加醋的對父母說,第2天,父母就氣勢洶洶的沖到學校,把教訓過楊鎖的老師,劈頭蓋臉的罵一頓。

他們從來都不會去想一想,為什麼老師會對楊鎖進行批評教育。一切正常的引導也被他們看作是對孩子的不好,楊鎖的父母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動成功地扭曲了孩子的價值觀。

父母隻有在楊鎖想要主動幫忙分擔家務的時候,才對楊鎖大發雷霆。這也已經不再是愛了,這隻能是披着愛的外衣的傷害,新鮮的水果,久久地泡在蜜糖裡都會腐敗,更何況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父母就是他認識這個社會最好的鏡子,父母在他面前卑微的像奴仆一般,讨好他,順從他,他便以為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隻要有人不順着他,他便會覺得是他人的問題。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就這樣無所事事,遊手好閑長到了十七八歲,基本的自理生活能力都不具備,更别提一技之長,生活在農村的他,一點農活都不會幹,又沒有好好讀書,那麼早就辍學了。

基本不懂文化知識,也沒有辦法靠體力勞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楊鎖面臨的生存壓力不容小觑。可是顯然楊鎖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他隻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中的小皇帝。

但是再堅固的遮雨棚也有倒塌的那一天,楊鎖的父母沒過多久就相繼去世,由于本就年老體衰,再加上過度的勞累,而且有了孩子以後,老兩口更是豁出去命的幹活,就為了給楊鎖吃上好吃的飯菜。

一夜之間,楊鎖就隻剩孤零零一個人活在這世上,那一年他才18歲。18歲對于很多孩子來說是剛剛長大成人的年齡,充滿着對未來的好奇與期許。可是楊鎖雖然已經到了18歲,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了解卻依舊停留在了孩童的年代。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溺愛造就不合格的成年人

他不懂得與人相處,不懂得料理自己的生活,更無法自力更生。像天一樣的父母轟然倒塌後,他不知道要怎樣活下去,他連喂飽自己這件事情都很難做到。他變賣了家中所有的東西,可是由于他家本就不富裕,也沒有什麼老底可以供他吃。

楊鎖開始了飽一頓饑一頓的生活,為了緩解饑餓,他更是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這樣可以減少消耗的熱量。當身上的所有積蓄都被楊鎖消耗完的時候,他徹底沒有了飯吃,好心的村民不忍心這個18歲的男孩就這樣挨餓,于是便自發的給他送來一些飯菜。

沒想到餓得已經饑腸辘辘的楊鎖,此時還能夠挑肥揀瘦。居民們已經給他送了精心烹制的菜肴,都已經是肥瘦相間營養豐富的了。

可是這些菜對于楊鎖來說還是太清淡了,他想要恢複自己之前的夥食,可見他以前所吃的飯菜是多麼的奢侈。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每天躺在床上混日子,有時候餓得不行了,就起身吃一吃鄰居送來的飯菜,不餓的時候就任由那些飯菜馊掉。他也不出去走一走,每天就是在家裡窩着,最後甚至懶到連廁所都不願意出去上。人活到這個地步,甚至連牲畜都不如。

楊鎖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因為這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他不知道該怎樣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也不知道怎樣去自力更生,這都是父母沒有教過他的。

從小父母把他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他。他的父母從來沒有想過,終有一天他們會離孩子先走一步,棄孩子而去,他們把孩子溺愛成這個樣子之後的人生路,他要該怎麼走呢?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的父母十分的不負責,他們一味地讓楊鎖按着自己的意願,在家裡慢慢變成一個廢物,卻從來沒有為他的未來進行過考量。

隻讓孩子在家安心地享受他們對他的好,這是一種多麼自私的表現。或許連楊鎖的父母自己都沒有想過,他們的愛是自私的吧,他們以為自己奉獻了一切。

時間,精力,金錢都在這個寶貴的孩子身上,已經做到了極度無私,可是這樣的行為,才真正扼殺了楊鎖成長為一個大人的機會。

“中國第一懶人”:屋内挖坑上廁所,吃飯需要人喂,23歲懶死家中

是以說對孩子好,從來不是不讓孩子接受一丁點的苦難,而是要正确地引導孩子走上一條最終屬于他自己的道路。作為家長,永遠不可能替孩子把所有的人生苦難全都嘗遍。

家長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教他們如何規避未來可能會面對的風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