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軟醫療VS聯影醫療國産雙雄齊遞招股書 高端醫療裝備或再迎春天

中國經濟網1月17日訊 随着《“十四五”醫療裝備産業發展規劃》正式出台,醫療裝備國産化被推向國家戰略高度。與此同時,國内優秀企業密集奔赴資本市場,成為行業欣欣向榮的寫照。

2021年12月31日,繼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軟醫療”)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後,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影醫療”)申請科創闆上市獲受理。作為國産高端醫療裝置廠商的代表,東軟醫療與聯影醫療雙雄競速,形成一股引領國産替代的合力,逐漸破除國外品牌的虎踞龍盤。

東軟醫療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國醫學影像裝置市場的上司者之一,其業務涵蓋數字化醫學診療裝置、裝置服務及教育訓練、MDaaS平台(醫療裝置和醫療影像資料服務)和體外診斷裝置及試劑。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2017年至2019年,按收入計,東軟醫療CT掃描器的銷售在中國國産品牌中穩居第一。按2018年至2020年的銷量計,東軟醫療是中國最大的CT系統出口商。按2020年的已安裝系統總數計算,東軟醫療是中國最大的CT系統制造商,市場佔有率為10.6%。

東軟醫療VS聯影醫療國産雙雄齊遞招股書 高端醫療裝備或再迎春天

聯影醫療則成立于2011年,主營業務為高性能醫學影像裝置、放射治療産品、生命科學儀器,并提供醫療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等。

其招股書顯示,2020年聯影醫療在中國市場合并營收57.6億元,高于東軟醫療的24.6億元。按年度國内新增台數口徑,聯影MR産品在國内新增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1.5T及3.0T MR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CT産品在國内新增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64排以下CT 排名第一、64排及以上CT排名第四。

創新方面,過去20多年裡,東軟醫療創造了中國第一台CT、第一台DR、第一台超導磁共振、第一台無軌懸吊雙中心七軸血管造影機,以及第一台256層寬體探測器能譜CT、512層CT等創新成果,在原本由GE、西門子、飛利浦等跨國巨頭控制的高端CT、MRI、DSA等市場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從收入貢獻來看,目前 CT仍然是東軟醫療最核心的産品線,2020年其CT産品收入為12.9億元,占整體收入的52.6%。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東軟醫療DSA産品收入猛增至3866萬元,同比增長313%。DSA的異軍突起,給東軟醫療帶來了可觀的成長預期。

此外,東軟醫療還建構了MDaaS(醫療裝置和醫學影像資料服務)平台,該平台包括醫學影像服務、基于影像的臨床解決方案及醫學影像研發服務。目前平台已幫助醫療機構存儲、管理或處理超過四百萬組影像資料,使超過1000家醫療機構能夠對超過一百萬份臨床病例進行遠端診斷。2021年上半年,東軟醫療MDaaS業務收入快速增長至近8000萬元,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随着數字時代的到來,相信影像資料服務市場将成為各方奮力争奪的下一個藍海。

聯影醫療同樣擁有較為豐富的産品線。截至招股書報告期末,聯影醫療累計向市場推出70 餘款産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統(MR)、X 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CT)、X 射線成像系統(XR)、分子影像系統(PET/CT、PET/MR)、醫用直線加速器系統(RT)以及生命科學儀器。其中,MR、CT與XR産品作為傳統主要收入來源合計占比75%以上。CT産品同樣也是聯影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闆塊,報告期收入占比從2018年的9.01%上升至2021年1-6月的53.56%,前三年收入複合增長率高達82.28%。從2019年開始,聯影醫療CT産品的銷量和單價開始超過東軟醫療。

與東軟醫療在DSA市場上的崛起相比,聯影選擇了在高端MI分子影像成像系統領域持續發力。目前聯影是國内唯一一家PET/MR裝置生産廠商,其MI産品銷售收入從2018年的 13759萬元增長至2021年1-6月的38162萬元,收入占比從6.93%增長至12.46%,展現了聯影高舉高打的差異化戰略和其掌握尖端技術、挺進壁壘更高的高端客戶市場的雄心。另外,聯影在磁共振領域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術,推出了國産首款3.0T MR、9.4T動物MR産品以及行業首款75cm大孔徑3.0T超導磁等标志性産品,從進口品牌手中搶奪了不少市場佔有率。

東軟醫療VS聯影醫療國産雙雄齊遞招股書 高端醫療裝備或再迎春天
東軟醫療VS聯影醫療國産雙雄齊遞招股書 高端醫療裝備或再迎春天

圖:東軟醫療及聯影醫療産品對比(資料來源:聯影醫療招股書)

從研發角度來看,截至2021年6月30日,東軟醫療共有研發人員790餘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研發支出(包括資本化研發成本)分别占總收入的20.9%、21.4%及15.3%。目前東軟醫療已經參與37項國家和省級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獲得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内的14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項,并在全球擁有1480餘項專利申請和170餘項計算機軟體版權。上市後,東軟醫療計劃将募集資金用于強化高端數字醫學影像裝置與核心部件産品的研發及收購,擴充MDaaS業務,發展銷售網絡、提高品牌知名度等。

聯影方面,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聯影醫療研發投入分别為6.66億元、6.90億元、8.50億元及4.9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32.73%、23.17%、14.76%和16.17%。截至報告期末,聯影醫療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超過1500項,其中境内發明專利超過100 項,海外發明專利超過380項。此外,聯影牽頭承擔近40項國家級及省級研發項目,包括近20項國家級科技重大專項,并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等衆多榮譽。

東軟醫療VS聯影醫療國産雙雄齊遞招股書 高端醫療裝備或再迎春天

資料來源:聯影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此次發行,聯影醫療拟募資124.80億元,将其用作下一代産品研發、高端醫療影像裝置産業化基金項目、營銷服務網絡項目、資訊化提升項目以及補充流動性資金等用途。

國際化方面,東軟醫療起步相對較早。2000年東軟醫療在巴西成立了首家境外子公司,正式開啟品牌的國際化發展。目前東軟醫療在美國、德國、阿聯酋、俄羅斯、巴西、秘魯、肯亞、泰國、南韓共9個國家設有子公司,在越南設有代表處,全球裝機量達41000餘台。公司在國際市場設有14個客戶服務團隊、11個海外備件中心及2個教育訓練中心,使其可以随時響應客戶的需求。從收入資料來看,近年來東軟醫療海外業務所占的比重占20%左右,海外整體收入呈增長趨勢。

東軟醫療VS聯影醫療國産雙雄齊遞招股書 高端醫療裝備或再迎春天

東軟醫療按地域市場劃分的收入

而聯影醫療雖然已在美國建立研發中心、銷售公司并進行産能布局,在馬來西亞、阿聯酋和波蘭等其他國家設立銷售公司,逐漸建構全球化的研發、生産和服務網絡,但相對于東軟醫療,國際化仍舊是其短闆。報告期内,聯影醫療境外營收分别為0.43億元、0.99億元、2.40億元和1.81億元,分别僅占營收的2.18%、3.37%、4.21%和5.89%。

通過上述對比和分析可以看出,東軟醫療和聯影醫療各有優勢,沖擊二級市場可謂水到渠成。此次聯影醫療拟發行估值超1000億元,若以該估值上市,将成為醫療器械行業僅次于邁瑞的“二号巨頭”。按照發行價,聯影2020年靜态市銷率約為18左右。依此推算,東軟醫療在MDaaS業務的加持下,市值或達到440-500億元。

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裝置市場規模已達 537億元,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将接近1100億元。如此大的市場規模,需要更多像東軟醫療和聯影醫療一樣的國産廠商共同開發,從核心技術、産品品質、品牌口碑等方面彎道超車,徹底改變中國大型醫療裝置,尤其是高端醫療裝置市場被進口廠商相對壟斷的格局。

相信在資本市場的助推下,東軟醫療和聯影醫療将共同迎來新一階段的高速增長,進而加快推動醫療裝置國産替代的實作,中國醫學影像裝置行業的未來崛起之路也将從此更加順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