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隊來了!醫學影像裝置龍頭聯影醫療科創闆上市

2021年12月31日,國内醫學影像裝置龍頭企業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影醫療”)在科創闆遞交招股說明書。4月15日,聯影醫療一舉沖擊上市,融資金額高達124.8億元,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

國家隊來了!醫學影像裝置龍頭聯影醫療科創闆上市

圖1 聯影醫療招股說明書(圖源:聯影招股書)

根據招股說明書,本次所募集到的資金将用于進一步支援公司未來發展的規模化和全球化,擴充公司高端醫學影像裝置産能,加快公司産品和技術更新,提高核心部件國産化水準,擴大公司國内外市場佔有率,推動公司成為一家世界級的醫療創新引領者。

聯影醫療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上海,同時在美國、馬來西亞、阿聯酋、波蘭等地設立區域總部以及研發中心。聯影是一家醫療裝置和醫療資訊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緻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性能醫學影像、放療産品、生命科學儀器及醫療數字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聯影醫療累計推出了70餘款産品,發展了七條産品線,主要包括部件(CO)、計算機斷層掃描器(CT)、磁共振(MRI)、X射線(X-Ray)、分子影像(MI)、移動醫療(m-Health)、軟體(SW),是國内唯一一家産品線覆寫全線高端醫療影像裝置,并且擁有獨家核心技術的企業。

成立以來,聯影迅速發展成為國内醫療影像裝置頭部企業,2017年9月,聯影完成33.33億元A輪融資,也是以創造了中國醫療影像裝置行業最大單筆私募融資,投後估值高達333.33億元。2020年3月,聯影醫療以350億元人民币市值位列《2020胡潤中國百強健康民營企業》第37位,8月,《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釋出,聯影醫療排名70。從這些資料足以看出聯影醫療的發展潛力以及成長速度,作為國内醫療影像裝置行業天花闆般的存在,聯影此番上市會對于整個行業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呢?我們拭目以待。

雖遲但到

聯影不負使命

一直以來,大陸醫療影像裝置主要依賴于從國外進口,高端醫學影像裝置市場更是被GE醫療、西門子醫療和飛利浦醫療等外資企業壟斷,在高端PET/CT、MR和CT等産品市場,進口品牌曾經占據9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

國家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因而建設“健康中國”被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今大陸大健康市場快速擴容、高端醫學影像行業支援力度增加以及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等因素都促進了對醫學影像裝置的潛在需求。在國家政策的加持下,加之國内影像裝置市場需求的增加,聯影醫療迅速成長,并且試圖打破國内醫療影像裝置被國外影像裝置三巨頭GPS所壟斷的市場格局。從相關資料來看,聯影破局成功,盡管時間上有延遲,但是聯影不負使命。

根據灼識資咨詢資料顯示,2020年,按照新增台數占有率口徑,聯影MR、CT、PET/CT、PET/MR及DR産品排名均處于行業前列,其中MR産品在國内新增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1.5T及3.0TMR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CT産品在國内新增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64排以下CT排名第一、64排及以上CT排名第四;PET/CT及PET/MR産品在國内新增市場占有率均排名第一;DR及移動DR産品在國内新增市場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

産品、銷售全能

國内醫療影像行業天花闆

在産品端,聯影醫療在中端MR、中高端CT、PET-CT/PET-MR、放療裝置、影像雲,基本上都做到了全國領先水準。目前為止,聯影已經推出1.5T、3.0T等多款超導MR産品,能夠滿足從基礎臨床診斷到高端科研等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其中多款産品為行業首款或國産首款。

其CT産品線也已經覆寫臨床經濟型産品及高端科研型産品,可滿足疾病篩查、臨床診斷、科研等多元化需求。在XR産品方面,聯影先後推出了多款代表性産品。除此之外,聯影還有包括PET/CT和PET/MR在内的MI産品,應該說是國内少數取得PET/CT産品注冊并實作整機量産的企業,技術水準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國家隊來了!醫學影像裝置龍頭聯影醫療科創闆上市
國家隊來了!醫學影像裝置龍頭聯影醫療科創闆上市

圖2 聯影醫療具體産品以及用途(圖源:聯影招股書)

在銷售端,聯影采用直銷和經銷模式,打造了覆寫境内外市場、從三甲醫院至基層機構的多元化立體營銷體系。旗下産品已入駐近900家三甲醫院,根據複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釋出的“2020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綜合排行榜”,其中全國排名前10的醫療機構均為聯影使用者。

圖3 根據銷售模式分類,聯影醫療主營業務銷售收入(圖源:聯影招股書)

境外市場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聯影在已在美國、日本、波蘭、澳洲、紐西蘭、南韓等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建立銷售網絡,其産品已經成功進駐美國、日本、紐西蘭等多個國家。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聯影是一個在産品研發端和産品銷售端都全能的選手,可謂是國内醫療影像裝置行業天花闆般的存在。

疫情之下市場供需變化

聯影實作扭虧為盈

2020年對于聯影醫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由于同年疫情爆發,海外供應鍊難以供應,聯影醫療抓住了市場機遇,其CT、XR銷售金額實作同比翻番,拉動全年營收創下營業額新高,達到57.61億元,同比增長93.93%,至此聯影實作扭虧為盈。

從主營業務收入情況來看,在報告期内,聯影醫療營收分别為20.35億元、29.79億元、57.63億元、30.85億元,2018-2020年複合增長率達到68.27%。

圖4 報告期内聯影醫療營收情況(圖源:聯影招股書)

除疫情這不可控的外力因素之外,聯影之是以能夠實作營收的迅速增長,這與其毫不吝啬的高額研發投入更是息息相關,研發投入直接促進了聯影專利數量的增加,也進一步加快了其成長速度。從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聯影醫療研發投入分别是6.66億元、6.90億元、8.50億元以及4.99億元,分别占營收的32.73%、23.17%、14.76%和16.17%,高額的研發投入也給了聯影以相應程度的回報。

市場空間大且優勢顯著

聯影潛力無限

根據灼識咨詢資料顯示,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在2020年已經突破4400億美元,大陸以23%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聯影所在的醫療影像裝置是醫療器械行業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細分市場,在市場需求及政策紅利的雙重驅動下,預計大陸2030年醫學影像裝置市場規模将接近1100億元。從此資料中可以看出,聯影在此空間裡還是大有可為的。

另外,與競争對手相比,聯影有着自身顯著優勢,這些優勢無疑是其占有市場的極佳利器。其競争對手主要包括國外的GE醫療、西門子醫療、飛利浦醫療、醫科達,國内的萬東醫療、邁瑞醫療以及東軟醫療等。

國際上,GE醫療是全球領先的醫學成像、監護、生物制造以及細胞核基因治療技術提供上,西門子醫療是影像診斷領域的上司者之一,飛利浦醫療在心髒病、惡性良性腫瘤、危急護理以及婦女健康領域有所專長,醫科達主要為癌症和腦部疾病提供放射治療相關裝置和臨床管理服務。

目前來說,在大陸醫療影像裝置行業中,中低端産品市場已經逐漸實作國産替代,但是高端産品市場仍以進口為主,這一方面意味着聯影面臨激烈的市場競争,另一方面,也說明對于聯影來說存在一片尚未開墾的“土地”。

國内,萬東醫療專業從事影像類醫療器械的研發、制造、生産,東軟醫療主要從事大型醫學診療裝置的研發、生産、銷售及相關解決方案與服務,邁瑞醫療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的研發、制造、營銷及服務。與其他三家競争對手相比,聯影醫療勝在擁有可以媲美GE醫療、西門子醫療以及飛利浦的完整産品線布局。

它是國内領先、全球少數掌握高端醫學影像診斷産品、放射治療産品及生命科學儀器核心技術的醫療科技企業,擁有從研發、生産、銷售到售後維護的産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其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首先,聯影圍繞高端醫學影像裝置形成了豐富的産品線,能夠滿足從臨床前科研到診斷再到治療的需求。其次,聯影擁有強大的綜合研發能力,一是表現在其擁有垂直化的研發體系,二是表現在其擁有平台化的研發模式。再次,聯影擁有完整的知識産權布局。其建立了完善的資料庫和知識産權管理平台,實作無形資産全生命周期的平台化管理。截至2021年6月底,聯影共計擁有超過2300項授權專利,超過500項注冊商标,以及超過230項計算機軟體注冊權和11項作品著作權。知識産權體系是技術創新的核心支援,更是企業持續發展和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保障。

從市場尚存廣闊空間以及聯影醫療擁有的顯著優勢來看,其發展潛力是巨大的。聯影醫療試圖破局國内醫療影像裝置行業被進口品牌壟斷的局面,從資料來看,聯影這個遲到的破局者算是破局成功。如今國内醫學影像裝置行業正不斷實作與國外知名品牌比肩的目标,我們相信國家隊四大龍頭企業一齊發力,大陸醫療影像裝置國産化程序速度将會加快,實作大陸醫療影像裝置完全國産化替代也許不會很久。

撰文|木子久

排版|喬維鈞

End

參考資料:

[3]中國醫療影像企業應當如何破局國際三巨頭“GPS”?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53347a0102wnq6.html

[4]聯影醫療:醫學影像第一,器械四大天王最後一位即将登場https://xueqiu.com/2690824851/207636534

[5]國之重器,大型醫療影像裝置:聯影醫療

https://xueqiu.com/4777061674/207791469

[6]萬東醫療和聯影醫療的對比

https://xueqiu.com/1944137583/207899951?sharetime=2

[7]聯影醫療(A21725.SH)招股說明書解讀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注明來源生物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