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毫不誇張地說,不少人小時候都有啃指甲的經曆,甚至有些人即便已經成年,但依舊保持着啃指甲的習慣,雖然身邊的人早已見怪不怪,但事實上啃咬指甲可不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對孩子來說。
作為一個從小就愛咬指甲的孩子,我深深知道這種習慣給平時生活帶來的影響,希望更多的父母能明白,孩子啃指甲真的不是小事,控制不住的孩子兩種結局躲不開。

從小就愛“啃指甲”孩子的後果
一、手指的衛生和健康受到影響
很多家長不允許孩子啃指甲,是因為覺得指甲歪歪得不好看,長期啃食指甲确實會影響手的美觀,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長期啃指甲是容易患病的。
小朋友每天活動量很大,手會接觸很多東西,細菌自然不會少,在啃手指的過程中,指甲縫和手指上的細菌就會進入口腔和消化道,很容易感染并引發疾病。
另外,小孩子啃指甲很難停下來,咬破手指也是常有的事,這時再接觸其他細菌,那就可能導緻手指出現發炎。
二、影響心理健康和性格
病态的啃指甲跟孩子的心理密不可分,不少孩子由于緊張、害羞、焦慮、膽小等原因,會不自主地啃食指甲尋求安全感。
是以,孩子啃指甲絕不是單純的,可能是在向父母傳達信号,如果孩子有認為不好意思說出來的事,但又不知怎麼處理時,就可能會用這樣的方式告知父母。
如果父母沒有發現孩子的異樣,任由孩子的心理問題存在,那他們即便長大後也可能會在有相同情緒或難言之隐時選擇啃指甲,其實就是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
無論是以上哪種結局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成年後的幸福感,啃食甲一定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和重視,這種習慣是非常具有危害性的,及時有效幹預才能減少孩子痛苦。
父母得知道,孩子出于什麼心理啃指甲
一般3歲以下的幼兒啃食指甲,多半是生理上的需求,可能是進入了手口敏感期,或者通過吮指進行對世界的探索,基本上持續到2歲左右就會弱化,少數寶寶可能會持續到3歲。
如果3歲以上的孩子還是喜歡啃食指甲,那麼父母要結合實際情況看待,孩子是否正在經曆以下階段:
上幼稚園有分離焦慮的情緒;
父母經常當着孩子面吵架、家庭氛圍不夠和諧;
存在身體上的缺陷或物質上感到自卑;
經常被父母忽視、得不到足夠的關注……
如果孩子正在經曆這幾種情況,那麼啃食指甲可能就已經成為了他們緩解焦慮,發洩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父母不能再讓孩子痛苦下去了。
孩子啃指甲成習慣,父母引導有技巧
做好清潔保護工作
小孩子哪有不吃手的,如果不想寶寶形成習慣,可以在手指處塗一點檸檬水或苦瓜水,讓寶寶失去啃手指的欲望。此外要及時幫寶寶做好清潔工作,防止吃食細菌。
不要訓斥,小心适得其反
對于生理性的啃手指不用太在意,但如果判斷孩子有心理上的問題,就需要采取一點對策,首先要注意的是,别大聲訓斥孩子。
訓斥和懲罰并不能讓孩子完全戒掉咬手指,反而可能會因為害怕緊張而導緻更嚴重,是以在沒有找到孩子啃指甲的真實原因前,不要随便呵斥。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孩子現階段的狀态,去分析啃指甲的原因,爸爸媽媽多花時間多陪陪孩子,讓孩子學會表達……不管什麼原因,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解決,不能忽視。
行為一定是性格的表現,父母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基礎上,也要多關注性格品質的形成,兒童階段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黃金期,一旦錯過,可能會讓孩子痛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