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叛逆的孩子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學習中。

“叛逆的孩子有些共同的特征:容易發脾氣,喜怒無常,幾乎總是拒絕要求他們做的事,不願意接受成人的權威,人際關系受到嚴重的挑戰,經常氣憤不已地大喊大叫,說你們對我也太不公平啦,或者說為什麼總是懲罰我等等。

叛逆的孩子缺乏成熟的情感,他不能夠理智地處理各種各樣的挫折,也不能夠從錯誤中很快地吸取教訓。

如果家長簡單地用處理成人的方法來對待他,不會有效。

家長必須得學會要真正的了解孩子,才能夠幫助孩子走出這個叛逆的過程。

如果叛逆控制不好的話,結果會怎麼樣呢?

有的孩子回歸的周期會變得很長,有的的孩子最後會出現沮喪,或者抑郁的症狀,甚至會導緻犯罪。

是以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

是的,我想起了八九歲時女兒寫在筆記本上力透紙背的句子:“我恨爸爸媽媽!我要殺了他們!我希望他們死!”

本來孩子天生地本能地熱愛着父母,信任崇拜着父母,父母是幹了多少令孩子傷心憤怒的事,孩子才萬分糾結不舍地決定,收回對父母的愛呀。

我女兒從前那麼熱愛學習,突然決定不上學,其中經曆的掙紮一定很痛吧。可惜無知、同理心差的我,看不見。看見的話,也不會懂,也無法共情。隻會披頭蓋臉地一頓臭罵吧。正因為如此,女兒才會孤立無援,隻能本能地選擇抑郁保護自己呀。

我想起女兒向我傾訴過心情經常不好,連天氣不會也會加重沮喪。還提到和好朋友鬧掰了,吃飯時找不到同伴,内心十分孤獨。每每女兒說這些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無法了解,覺得很矯情、脆弱。就會說自己當年條件那麼差,困難那麼多,自己一個人也堅持過來了。還說以後長大了會有更多的挫折,這麼脆弱怎麼适應社會?現在回想,這樣說隻會讓女兒更絕望傷感吧。

現在複盤我當時的念頭,覺得自己為了女兒吃苦受累,給她提供那麼好的物質條件,衣食無憂,她就應該好好學習,别想東想西的,讓媽媽煩心和擔心。覺得我女兒太不懂事。

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麼長大的,覺得要忍耐痛苦,不要給家長添麻煩。

而且,女兒傳遞的壓力和焦慮,真的會像鈎子一樣,會觸發我諸多的負面情緒。是以,女兒需要幫助的時候,她反而第一時間傷害到了我,我自顧不暇,自己都在傷痛中,隻能在女兒傷口上撒鹽。

這就是我極力主張,家長首先要好好愛自己,照顧好自己,活好自己的原因。

愛滿自溢,活好自己的家長才有力氣愛孩子,才能更大容量地承載孩子情緒,才有能量正确引領孩子。

專家說了,當孩子生命價值和能量極低,低到一定程度時,就像身患重病。根本無力承擔學習、社會交往等一系列人生課題。如果不抑郁,放下一切休養,還得硬着頭皮應對,生命價值和能量持續走低,最後就隻能死了。

是以,正确了解和接納孩子的叛逆、抑郁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