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1歲、2歲、3歲.......的寶寶們,都有一個這樣的共同點:

扔扔扔!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扔玩具、扔飯碗、扔食物、扔紙巾,隻有抓不到他手上的,就沒有他不敢扔出去的!

這又不是減壓神器,怎麼就這麼招寶寶喜歡?

1

寶寶扔東西

其實是在學習與探索

扔東西,這個動作雖然很簡單,但是卻蘊含着很大的能量。

◆ 這是寶寶成長的表現

别小看這個小動作,它可需要孩子具備手眼協調能力、抓握能力,以及優良的上臂力量等等。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一般來說,1歲左右的寶寶,就能掌握這些技能了。

重複扔東西的過程,也是鍛煉孩子上臂、手臂肌肉的過程。

除此之外,扔東西還能使孩子感覺物體縱深下落和水準飛行的距離,提升邏輯分析能力。

◆ 這是認識世界的過程

對于孩子來說,扔東西也是不斷認識世界的過程,比如:

扔了一個球,它會彈起。

扔了一個玩具小卡車,它仍毫發無損。

......

哇,這一切真的好有趣!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緊接着,孩子還會發現:

扔不同的東西,掉下去的快慢竟然不一樣。

扔不同的東西,落地聲音也不同。

孩子心中答案也能在一次次反複中得到驗證,而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與認知,也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實作。

◆ 這是表達情緒的方式

18個月後的寶寶,“扔”作為探索的意義,在逐漸減弱。

當孩子的開始逐漸有了自我意識,他們想要表達情緒,但奈何語言還有點跟不上,是以隻能采取“扔東西”的辦法。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比較常見的有2種情況。

一個是發洩式的扔東西。

這與我們成人的某些行為很相似,我不開心了,我就需要尋找發洩口。

另外一個是求關注。

當寶寶覺得自己被長久地冷落時,就會通過扔東西來吸引家長的注意。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以上就是寶寶扔東西的好處,但......這并不意味着放任孩子去扔扔扔,還是需要建立規矩,引導孩子“合理地扔”。

2

孩子喜歡扔扔扔

家長這樣引導最合理

看到這裡,想必家長們都了解了:雖然都是扔東西,背後的原因卻大不同。

是以,我們的引導方法,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探索型的扔扔扔

如果孩子扔東西是在學習新技能,了解新事物,那就放開了讓他扔扔扔。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告訴他哪些能扔,哪些不能扔。

這是相當關鍵的一點,因為你不知道孩子會在下一秒扔出什麼東西。

可能是你剛遞給他的餐具,也可能是你剛端過去的、盛着滿滿湯菜的飯碗。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當孩子扔不合适的東西時,家長們一定要明确地告訴他:這個東西為什麼不能扔,真正的用途是什麼,哪些東西可以扔。

給孩子提供适合扔的東西。

好抓握的球、海綿飛盤等,都是不錯的、适合寶寶扔的玩具。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家長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玩,孩子扔出去後,幫他撿回來,這是個促進親子關系的好遊戲。

貴重的,或會造成傷害的東西,不要給他扔的機會。

貴重物品,如昂貴的護膚品、手機電腦等,不要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偷着樂吧!

玻璃器皿等易碎品,剪子等危險品要提前收好,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扔扔扔環境。

◆ 宣洩型的扔扔扔

情緒宣洩型的扔扔扔,家長在制止孩子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是為了求關注,家長要多陪伴孩子,給他安全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