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學問的孩子,不能常陪父母,無學問的孩子與父母相伴,怎麼選擇

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涉及子女的前途與父母的養老兩大主要社會難題。

有學問的孩子,不能常陪父母,無學問的孩子與父母相伴,怎麼選擇

《觸龍說趙太後》有句經典名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都希望子女上學深造,志在四方,前程似錦。《觸龍說趙太後》沒有探讨父母的養老與陪伴問題,隻能留給後人來思索了。事實上,“自古忠孝難兩全”這不僅是擺在父母面前的兩難選擇題,也是擺在兒女面前的兩難選擇題。深明大義的父母,往往并不太為自己着想,願意送兒女拼搏四方。

當然,懂得報答養育之恩的兒女也不讓父母老來無依,往往盡量把父母接到身邊享受天倫之樂,或寄錢财讓父母老有所養。當然,凡事都有多面性,也有兒女出息了對老年父母不管不顧的,也有混得不好照顧不了父母而晚景凄涼的,還有漂洋過海天遠地遠客死他鄉的……但總的來說,還是衣錦還鄉的人更多一些。拼搏成功的子女,回報父母一般也更有實力些。父母更享受的,往往是兒女的成就帶來的内心愉悅。

至于留下來陪着父母慢慢變老的那部分兒女,有盡心盡力服侍父母成為一方美談的,雖然清貧些,但也充滿天倫之樂;也有自顧不暇、捉襟見肘,相顧無言的;也有遠香近臭反目成仇、雞犬不甯的……但大多數還是能相依為命,也算不上完美中的完美。經曆了為人子為人父的雙重角色之後,我個人的原則還是把兒女送出去拼搏。作為父親,我希望兒女學業有成,事業有成,征戰四方,人生輝煌。

有學問的孩子,不能常陪父母,無學問的孩子與父母相伴,怎麼選擇

至于我們,遲早有一天都要老去,并不需要父子相顧無淚,兒女們适當盡盡孝心就行了。我們深知,一代比一代強,才是我們真正希望的!

故事分析:

對于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學問的孩子父母臉上生輝,可以說光宗耀祖,沒有學問的孩子陪在父母左右,讓父母老年無憂,怎麼選擇,由不得父母,全看上天安排吧!講個故事大家自己理會吧:老張兩口子育有仨子,老大老二從小到大學習一直是名列前茅,二人高中畢業後相繼考上了各自心儀的大學,後又讀研,畢業後,老大被北京某大學留校任教授。

後來成為博導,還經常出國進行學術交流,妻子也是大學教授,兩人舉案齊眉,好不風光。老二應聘某大型企業當高管,妻子是大學同學,也有很不錯的工作,夫唱婦随令人羨慕。單說這老三,從小就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父母沒少調教。國中畢業沒考上高中,沒辦法,上了個技校,畢業配置設定到某企業當了名勞工,老張夫妻想着這也好畢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上了兩年班。

也還上心,被同廠一大姑娘看上,兩人開始談婚論嫁,廠裡給了間宿舍當婚房,結婚沒多久,企業開始改制,兩人雙雙下崗,精神上一下子亂了,兩口子回到父母家裡,整日無所事事。老張兩口子也心慌啊,想着小兩口還年輕,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兒,就電話裡和老大老二商量辦法,兩個都怨弟弟不好好讀書,落到如此的地步,也想不出好辦法來。後來老張想着給開一個小百貨店。

有學問的孩子,不能常陪父母,無學問的孩子與父母相伴,怎麼選擇

讓兩人有個事做,也可以保證自己的生活,在征得小兒子同意後,老兩口幫忙在家附近租了間十幾平米的門面,又拿出幾萬元讓兒子進貨,小兩口終于有了事做。兩人自己給自己當老闆,幹得也自在,平常家裡吃家裡住,也幫父母幹些家務,後來,有了孩子,老張也已退休,老闆本來就是家庭婦女,兩人主動承擔帶孩子的義務,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老大老二有時春節期間也會回家住幾天,他們兩雖有孩子,但很少帶回家來看爺爺奶奶,偶爾來一次,老張想給孩子包個紅包,可兒子給自己的都是以萬為機關,自己給個一兩千元覺得拿不不手,多了好像是要還回去,很是為難。老二媳婦還來過婆家幾次,每次來都是像貴賓式的接待,老三兩口子忙前忙後,不敢有絲毫懈怠。老大媳婦根本就沒有來過家裡,每次說來看公婆。

都是坐飛機到蘭州住飯店,老兩口像大臣觐見皇後一樣早早地等候接見,接見完了賞一頓飯就算看過公婆了。别人都很羨慕老張生了兩個有出息的兒子,說老張有福,兩個兒子孝敬老張的錢老張花不完,可老張和老伴卻不這麼想,他們老兩口說老大老二有出息,我們老張家臉上有光,可有光能怎麼樣。幸虧老三不上進,我們倆老來還能享受到天倫之樂,家裡也有人氣,不然我們活着還有什麼盼頭。

有學問的孩子,不能常陪父母,無學問的孩子與父母相伴,怎麼選擇

其實,父母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幸福,揚名天下也好,默默無聞也好,隻要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即使沒什麼本領,能夠靠自己的努力讓全家吃穿無憂就别無所求了。

總結語: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好男兒志在四方,放飛的鳥兒才能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雖說,忠孝難兩全,什麼是忠?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忠于革命,忠于黨,為國家建設發揮光和熱。什麼是孝?父母在,不遠行。孝順是做人之根本。但父母并不希望圍着小圈圈轉,多沒出息啊。誤人子弟,人活着就要有遠大抱負。舍得放手,才有更大的作為,家大雖小,國小雖大,有國才有家,隻有為天下人謀福利,那人生才精彩輝煌。

有學問的孩子遠走高飛,不能常陪父母,無學問的孩子常在家中與父母相伴,怎麼選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做父母的最大的心願。誰家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啊,孩子不但是父母的希望,也是家的寄托。父母操心勞碌為的是啥?捆綁的孩子永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隻有放飛,讓他們自由飛翔,去磨練自己的意志,飽經風霜才能成熟。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信心和希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如果光考慮自己,把孩子攏在身邊,孩子永遠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孩子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應該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如果這個不放心,那個舍不得,孩子就會削弱自己的志向,就是失去人生光芒耀眼的魅力。有舍才有得嘛,可憐天下父母心,養育之恩不能忘,感恩之心不能丢。無論你走到何方?不要忘了家裡年老體弱的父母,一聲問候暖心田。

有學問的孩子,不能常陪父母,無學問的孩子與父母相伴,怎麼選擇

有時間常回家看看,有時間接二老出去逛逛,見識見識外面精彩的世界。有志者事竟成,隻有放飛夢想,才能有更大的成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希望,隻有通過不斷努力,十年寒窗苦讀,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标。父母的良苦用心,望子成龍,而不是把你培養成扶上牆的混世蟲,誰家都不願看到。隻有通過自己不斷努力,勤奮刻苦,有遠大人生目标追求,事在人為嘛。

不遠行,家鄉也有詩情畫意詩,也能描繪出最美藍圖。人生的路并不是你想象得那麼稱心如意,有時不是命運捉弄人,也不是生不逢時。而是,人生的路,有時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讓你喜怒哀樂,也許就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人生吧。不氣餒,不灰心,無論在哪,隻要充滿希望,一樣會找到自己人生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