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1年,湖南一老婦因沒錢看病,驚動多名開國将軍,她有何身份?

1981年,一個湖南農村老婦,千裡迢迢前往北京看病,由于高昂的醫療費讓她擔負不起,是以隻能尋找其它醫院,由于人生地不熟,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尋求當地的軍隊對其幫助,面對首長,這個老婦說出了自己父親的名字,沒想到身份被曝光之後,驚動了多名開國将軍,不僅被安排到了一個好的醫院,還接受了好的治療,另外免除了一切費用,那麼這個老婦到底有何身份?

這個老人的名字叫做彭秀蘭,他的父親叫做彭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紅軍師長,他在戰争中犧牲,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彭遨是湖南嶽陽人,從小出生在貧寒的家庭,但是他卻是一個特别上進的少年,在知識的熏陶下發奮學習,文化水準特别高,而且思想也在不斷的進步,積極參加革命愛國運動。

1981年,湖南一老婦因沒錢看病,驚動多名開國将軍,她有何身份?

圖檔來源于網絡

後來他成為了學生運動的骨幹,多次帶頭讨伐軍閥,對他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力,後來被開除了學籍,是以被迫失去,辍學之後投身到了革命當中,先是投奔到了唐生智的部隊當中,來到部隊之後沒有多長時間,他發現部隊的作風特别腐敗,尤其官官相護,根本沒有把國家仇恨放在心上,感覺到不是可以領兵打仗的軍人隊伍,對于抗戰熱血澎湃的他,看到這樣的情況,内心特别不滿,甚至還向上級彙報了這種情況,隻不過得到的是國民政府對他無情的唾棄,讓他感覺到内心特别失望。

并沒有實作自己的夢想,是以想尋找另一條革命道路,後來退出了這個部隊,在這期間他結識了一個女孩,兩人相戀,并且結婚生子,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叫做彭秀蘭,随着大革命開始後,彭遨又積極地參加裡面,前後參加了很多組織活動,在機緣巧合下還進入到了葉挺的獨立團,在這裡終于找到了想要的那支隊伍,每次戰鬥的時候都沖鋒在最前面,由于膽色過人,總是得到上司賞識,在部隊中很快得到了提拔。

1926年,彭遨加入了紅軍,後來參加了多次起義,跟着隊伍一起進行反圍剿鬥争,每次表現都特别優秀,部隊裡面的老隊友和上司對他的評價特别高,是以又被提升到了紅三軍團第3師的師長,紅三師原來是紅五軍的一個縱隊,1930年的時候進行了改變,被編入了另一個中隊,後來又進行了第4次改編,成為了第四縱隊。

1981年,湖南一老婦因沒錢看病,驚動多名開國将軍,她有何身份?

彭遨作為師長,在彭德懷指令下,帶領着軍隊攻打會昌城,在幾個指揮員的現場考察下,彭遨面對三丈多高的城牆,内心比較憂慮,除了城牆比較高之外,想要攻打會昌城期間有很多障礙,關鍵裡面還有2000多敵軍,如果直接進攻的話隻能是自投羅網。

面對這樣的情況,彭遨并沒有害怕,而是内心十分堅定,别說2000人,就是有10萬人也一樣會被我們打敗,于是就跟隊伍裡的營長一起讨論作戰計劃,隻不過兩人在讨論的時候,總會發生一些分歧,在各種争執中,最終兩個人形成了一個目的,産生了一個共同作戰目标,那就是挖道地。

面對敵人一定要有相應的對策,直接莽撞着來,隻能說是不自量力,不僅打不敗他們,自身也會受到很大傷害,那麼可以選擇挖一條道地,然後把炸藥放在裡面,這樣趁敵人不注意,就會把城牆炸開,然後進行下一步作戰。

确定了作戰計劃之後,部隊立刻進行了戰前的準備工作,一些對土木有着豐富經驗的戰士,然後開啟了每天進行挖道地的工作,20多天的時間,一條150米的道地成功打通,然後戰士們準備了1000斤的炸藥,埋伏在了城牆下面,全部工作做好之後開始炸城堡,在彭遨的帶領指令下,一股黑煙冉冉升起,會昌城的城牆被炸開。

1981年,湖南一老婦因沒錢看病,驚動多名開國将軍,她有何身份?

緊接着彭遨帶領着自己的隊伍,從缺口進攻,雖然身為一個師長,他有着沉着冷靜,臨危不亂的作戰經驗,很快把敵人的隊伍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其中有一少部分敵人從城東公路進行了逃跑,不過這些敵人最後被提前埋伏好的部隊全部殲滅,會昌城也在彭遨的帶領下成功的被打了下來。

在井岡山革命期間,面對着敵人的瘋狂進攻,彭遨作為部隊的領頭人,多次指揮隊伍重創敵軍,1931年在圍剿戰鬥中,他帶領着部隊在中國地區隐蔽,正好遇到敵軍來此,冷靜判斷局勢之後,然後率領着自己的部隊,給敵人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也是通過這次作戰被大家稱贊為“飛将軍”。

每一次作戰都面臨着各種危險,但是彭遨一點都不害怕,敢于沖鋒,不怕犧牲,在第四次圍剿之中,他奮戰在了一線,危險性特别高,最後目标被暴露,他帶領的小股部隊被敵人包圍,在和敵人展開戰鬥的時候,最終犧牲在了敵人的槍口之下,當時的他隻有30歲。

作為一個作戰英雄,在戰鬥中獲得了很多次勝利,如果沒有犧牲的話,至少也會被封為上将,但還是特别遺憾,最終離開了我們,留下了妻子和女兒相依為命,家人知道彭遨犧牲之後,特别傷心,但是為國家犧牲,讓妻子孩子都感覺到特别驕傲。

1981年,湖南一老婦因沒錢看病,驚動多名開國将軍,她有何身份?

就這樣妻子沒有改嫁,而是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到大,彭秀蘭是彭遨唯一的女兒,建國之後彭遨被追封為革命烈士,作為烈士家屬,完全可以以父親的名義擷取國家的優待,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因為不想給國家添麻煩。

後來彭秀蘭母親随着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後在病床上去世,新中國成立之後,彭秀蘭也到了結婚的年齡,遇到了一個對她特别好的男人,兩個人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過着平淡的日子,隻不過兩個人的生活過的特别艱苦。

彭秀蘭一家從來沒有和别人透露過自己是英烈之後,由于長期勞累,身體變得特别虛弱,經常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每天看病吃藥,在外面欠了很多錢,即便如此孩子不忍心看着母親被病痛折磨,因為當地的醫療條件有限,于是又籌集了一些錢,帶着母親前往北京醫治。

1981年,湖南一老婦因沒錢看病,驚動多名開國将軍,她有何身份?

來到北京之後,前往了一家大醫院,經過診治之後要住院,隻不過需要高昂的住院費,讓這一家人根本承擔不起,無奈之下隻能選擇另尋一家醫院,在這個大城市到處都很陌生,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一家人陷入了困境。

無奈之下,彭秀蘭讓孩子尋求當地部隊的幫助,見到部隊首長的時候,彭秀蘭激動地握着首長的手,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并且說明了自己的實際情況,部隊得知彭秀蘭是英烈之後,對此十分重視,并且當即安排彭秀蘭住進來解放軍301醫院,專門請了一個專家為彭秀蘭治病,并且免除了全部治病費用,住院期間,還驚動了許多開國将軍前來探望,有好幾個将軍,都是曾經與彭遨并肩作戰、出生入死的戰友,看到自己戰友的女兒生病,倍感親切。

經過國家與部隊的幫助,彭秀蘭得到了很好的醫治,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緩解,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國家沒有放棄任何一個為國犧牲、做出貢獻的人,即便是他們的親人、家屬,國家一樣給予關懷,彭遨作為一名戰鬥英雄,不應該被遺忘,也不應該被時間埋沒,永遠值得我們銘記與尊敬!

1981年,湖南一老婦因沒錢看病,驚動多名開國将軍,她有何身份?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