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德軍最機密之處,美軍飛機未能炸毀,戰後成為“小莫斯科”

二戰德軍最機密之處,美軍飛機未能炸毀,戰後成為“小莫斯科”

希特勒上台之後,不斷擴軍,指揮系統随之擴大。1936年9月開始,在柏林以南30多公裡的措森建立新的陸軍總司令部辦公場所,兩年多後完工。在完工之前,為確定戰争中的可靠性,他們進行了幾次測試。

二戰德軍最機密之處,美軍飛機未能炸毀,戰後成為“小莫斯科”

那就是轟擊這裡,看那些很厚的水泥房屋以及地下二三十米處的堡壘,能不能經受住考驗。事實是,他們可以放心入駐此處。陸軍總司令部(OKH)搬進了“邁巴赫1号”。不過,其下轄的總參謀部一直跟随希特勒移動,直至1945年1月才到了這裡。

二戰德軍最機密之處,美軍飛機未能炸毀,戰後成為“小莫斯科”

1940年,邁巴赫2号竣工,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KW)進駐。1945年,古德裡安上司的陸軍總司令部負責東線戰場,而最高統帥部則在總參謀長凱特爾元帥(左)上司下,主要負責西線戰役。有朋友要問了,他們這裡,肯定是最高機密吧?

二戰德軍最機密之處,美軍飛機未能炸毀,戰後成為“小莫斯科”

說起來還真是。為了掩人耳目,這裡搞成了居民區的樣子,還安排人員進進出出。在森林掩映之下,房子都被塗成綠色、棕色和黑色。但實際上,在暗處,都有軍人盯着。像這種大合照,是十分罕見的。連OKH與OKW之間,都有高高的鐵絲網相隔。雖然他們在地下有通道相接,但陸軍最高司令部從業人員開玩笑說,就算最高統帥部被敵軍占領了,我們也不會知道。

二戰德軍最機密之處,美軍飛機未能炸毀,戰後成為“小莫斯科”

不過,這兩個機構還是有共同點的,那就是,他們共用“500型電話交換機”。這部電話的線路四通八達,不但覆寫整個德國,也及于那些被他們占領的地方。可以說,措森是戰時指揮系統的心髒——連刺殺希特勒都是在邁巴赫2号謀劃的,很多重要資料,後來被發現鎖在櫃子裡。但顯然,刺殺者們并未把超級電話用好——然,作為最高機密的地方,仍被蘇聯情報人員滲透了。

二戰德軍最機密之處,美軍飛機未能炸毀,戰後成為“小莫斯科”

1945年初,蘇聯空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胡佳科夫,寫信給駐莫斯科的美國軍事代表團團長迪恩少将,把“要塞”的地點、範圍、面積、守衛軍隊、地圖的相關資料都告訴了他,建議美軍立即對此處進行轟炸。相信會使德軍受到重創,其日常工作将不得不停止,并被迫遷移别處。(本圖為1944年被德軍繳獲的蘇軍坦克,上面用德文寫着——為了OKW。)

二戰德軍最機密之處,美軍飛機未能炸毀,戰後成為“小莫斯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