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後德國軍人下場如何?在英國種地,在美國挨餓,在蘇聯受苦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分慘烈,這場戰争造成的災難不僅是戰場上的,還延續到了戰場之外和戰争結束之後。

我們知道,納粹德國屠殺了600萬手無寸鐵的猶太人,導緻這出人間慘劇的罪魁禍首,要麼畏罪自盡,要麼受到審判,相對于那些臭名昭著的名字,普通納粹士兵的下場卻很少被提及,作為戰敗的士兵,他們投降之後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二戰後德國軍人下場如何?在英國種地,在美國挨餓,在蘇聯受苦

德國承認戰敗後,德國士兵有三個選擇,分别向英國、美國和蘇聯投降,一般來說,德國人最想向英國投降,因為那樣可以體面地活命。

在英國的德國戰俘

根據英國曆史學家艾倫·馬爾帕斯(AlanMalpass)統計的數字,在1946年9月,二戰結束後一年,全英國接收了超過40萬名德國戰俘。雖然根據國際條約,戰争雙方簽訂和約後,馬上就要遣送戰俘回到所屬國,但由于戰後數年德國一直被同盟國占領,德國戰俘隻能滞留英國。

戰後的英國政府很困難,于是以物資不足為由,要求戰俘工作,比如鋪磚修路,為1948年倫敦奧運會修建體育館等,還有17萬戰俘下地種田,為自己生産口糧。

二戰後德國軍人下場如何?在英國種地,在美國挨餓,在蘇聯受苦

在英國的戰俘雖然被迫進行高強度的勞動,但所受待遇還算人道,至少衣食無憂,性命無虞。英國政客哈羅德·尼克爾森(HaroldNicolson)認為應該及早送戰俘回鄉。他的理由有兩點,其一,扣押戰俘隻會影響英國形象,讓世人以為英國是僞善之徒;其二,釋放戰俘,可以彰顯英國國威,同時回鄉的戰俘也能盡快建立親西方政府。1947年底,英國已送回25萬戰俘,到1948年11月,最後一批感恩戴德的德國戰俘離開英國,傳回家鄉。

在美國的德國戰俘

相較于英國,落在美軍手下的德國戰俘就不太走運了。1942年到1945年間,超過40萬名軸心國戰俘被送到美國各地的戰俘營。在歐洲大陸,美軍也管理着大量的戰俘營,比如可容納200萬人的萊茵大營(Rheinwiesenlager)。

二戰後德國軍人下場如何?在英國種地,在美國挨餓,在蘇聯受苦
二戰後德國軍人下場如何?在英國種地,在美國挨餓,在蘇聯受苦

在蘇聯的德國戰俘

雖然德國戰俘沒在美國人那裡讨到便宜,但至少比落在蘇軍手裡的同胞強多了。

二戰後,蘇聯同樣接收了大批納粹戰俘,他們大多是在東線戰場作戰的士兵。由于東線戰場戰況慘烈,蘇軍早已對德軍恨之入骨,是以這些納粹戰俘的下場十分悲慘。蘇聯的官方紀錄指出,他們俘虜了大約230萬名德軍,其中38萬人因各種原因死亡。

二戰後德國軍人下場如何?在英國種地,在美國挨餓,在蘇聯受苦

1962年到1974年,西德政府成立由海德堡大學著名曆史學家埃裡希·馬斯克(ErichMaschke)上司的委員會,專門調查德軍戰俘的死傷情況。他的研究顯示,蘇軍至少俘獲了300萬名德軍戰俘,其中100萬死亡。蘇軍會怎麼對待德國人?想想就不寒而栗。

在德國的德國戰俘

猶太人作為納粹政權下最大的受害者,戰後向德國戰俘發起了無情的報複行動。阿巴·柯夫納(AbbaKovner)是猶太激進組織的小頭目,戰後他和一群大屠殺幸存者成立了複仇組織,計劃消滅600萬德國人。柯夫納後來在英國被捕,他的計劃落空,但組織内的其他成員成功轉移,這些人希望毒殺紐倫堡的德軍戰俘,于是,他們僞裝成戰俘營的面包供應商,向戰俘提供有毒的面包,最終2000名戰俘中毒,但無人死亡。

二戰後德國軍人下場如何?在英國種地,在美國挨餓,在蘇聯受苦

著名猶太裔戰地記者約翰·薩克(JohnSack)在1993年出版了《以眼還眼》(AnEyeForAnEye)一書,指出東歐一些猶太人曾經管理了約1000個戰俘營,用充滿仇恨的方式向德國戰俘報複,大約6萬名德國士兵因饑餓和酷刑死亡,但也有人指責薩克誇大了戰俘營的數字,而且很多戰俘營并非由猶太人管理。他之是以那麼寫,隻是為了過過嘴瘾。

你對德軍戰俘的遭遇怎麼看?

歡迎留言、點贊、轉發!

您的關注将支援我釋出更加優質的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