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老子的道學如此博大精深,不會突然産生,必有其思想前驅和文化淵源。我們已論證道家的文化淵源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原始宗教。其思想前驅,一是原始社會部族酋長的政治經驗和古代聖賢世代相傳的立身、處事之道;二是巫史在原始宗教活動中修道的體驗和方術。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01

《莊子·天下》雲:"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于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可知老子之說傳自“古之道術”,他是精通古籍明于史事的偉大哲人。《老子》書中引用了不少前人的語句,并透露其學源自古代“聖人”。綜觀《老子》全書八十一章,其中有二十一章凡二十六句提到古之“聖人”。這些“聖人”是有治國經驗的“社稷主”、“天下王”,也就是古代氏族社會的部族酋長,再就是有修道體驗的著名巫史。

夏、商、周三代的天子或諸侯,實際上都是世襲的部族酋長,天子是這些酋長的領袖。我們沿着三代的古帝王再往上追溯,原始道家文化的氛圍越來越濃,到了傳說中的伏羲、神農、黃帝的時代,便是原始道家文化傳統奠基的時代。老子也指明道家之傳統甚古,他說:“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第十四章)所謂“古始”,即中華古代文明之始,中國人類社會之始,這就是女娲、伏羲時代的原始宗教。

這種人類社會形成之初的原始宗教延續萬年形成傳統,一直儲存到三代的思想史料之中。周代守藏室的思想史料當比現在所知者遠為豐富,老聃既為周守藏室之史,則世代掌學庫之管鑰。多讀古籍,明史事,又傳有巫史的修持經驗,這些古代原始道家思想和經驗彙人《道德經》中亦屬合情合理。

《漢書·藝文志》在《老子》書前,錄有《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諸書,是将這些書作為道家思想的前驅。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以太公望呂尚為師,以周公旦為輔,太公望呂尚和周公旦同為曆史上著名政治家,卻代表了原始宗教的兩種傾向。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呂尚乃姜姓部族的首領,姜族和周族(姬姓)世為婚姻。姜太公先佐文王,後為武王師,平定天下,因功封于齊。“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乃為大國。(《史記·齊太公世家》)姜太公這條簡政從俗,注重功利和效益,尊賢尚功的政治路線和順應民間巫教的宗教政策,為後世道家黃老之學以及神仙方士在齊國活躍埋下了種子。

周公旦之子伯禽治魯卻執行了一條以維系父權家長制和血緣關系紐帶為特征的“親親尚恩”的政治路線,采取“變其俗,革其喪禮”的宗教政策。他在魯國推行周公旦制定的宗法禮教行,三年之喪,嚴上下之序,建立了一個以家為國、拘守官僚程式的政治體制。

太公望治齊和伯禽治魯的兩條政治路線,影響到爾後三千餘年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道家和儒家兩大幹流的特征。《漢書·藝文志》述道家将姜太公的書置于《老子》之前,顯然是将姜太公看作道家思想的前驅。

02

考察中國哲學思想及其思維方式的形成,有着女性崇拜進而是男女兩性生殖崇拜的文化背景。中國近年考古學發現、出土文物圖飾、岩畫乃至古老的八卦、河圖等,都透露了古人男女生殖崇拜文化的資訊。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季羨林

季羨林教授在《生殖崇拜文化論·序》中引用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的一段話:"根據唯物主義的觀點,曆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蒂是直接生活的生産和再生産。但是,生産本身又有兩種。一方面是生活資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産;另一方面是人類自身的生産,即種的蕃衍。”季羨林教授不無感慨地說:"對恩格斯提出來的兩種生産中,我們隻允許談第一種,第二種關于人類自身的生産,則成了塔布,談之色變,沒有人敢去嘗試。這簡直可以說是學術史上的一幕悲劇。”

道教中房内養生術及男女雙修丹法,近年來也被某些打着“反僞科學”幌子的僞科學家依仗權勢劃為禁區,他們隻準對從前蘇聯販賣來的僵死教條鹦鹉學舌,不準談及中國自己的性科學和生殖文化遺産,這是在制造新的蒙昧主義,也有失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的風範。季羨林教授在解釋“食”和“色”,“飲食”和“男女”關系時說:“沒有食,則個體不能生存,更談不到生殖;沒有色,則個體隻能生存一代,就要斷子絕孫。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人和動物、植物的共同生存的花花世界。”(同上)

趙國華先生在《生殖崇拜文化論》一書中說:“周予同早在1927年就已論證、儒家的哲學是生殖崇拜哲學,儒家的根本思想生發于生殖崇拜。(《孝與生殖崇拜》)其深層是對男根的推重。我們也想簡單指出,道家的根本思想同樣發生于生殖崇拜。其深層是對女陰的推重。《老子》雲:‘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又雲:‘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老聃顯然是從色素沉着的女陰的生育功能引申出天地的起源,又從男女交合的過程引申出人生思想上的無為守柔、緻虛守靜。這同時也說明、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二進制論和太極一進制論,其實都源于生殖崇拜。

道家和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支柱,然而二者都來源于原始社會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文化傳統。中國先民最初認識世界,是發現大地萬物有陰陽之分,有男人和女人才有人類這種自然界和社會的基本事實才開始進行哲學抽象思維的。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告子曰:“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孔子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說明儒家的古聖賢也把物質生産和人的生産放到同等地位,将男女之事看作是人類僅次于衣食的基本需求。

《易·系辭》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氤氲,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易·序卦》亦雲:“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顯然儒家的父子君臣之道皆是從男女夫妻之道化生而來的。

03

道學文化的真谛實即陰陽交合之道,這種道家的功夫境界後來隐藏在内丹學中作為法訣秘傳。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女性女陰魚水血月經一子官青蛙(蟾)月亮,都是一些有聯帶關系的象征物,它們在老子的《道德經》中也可以找到映像。陸德明雲:“老子受學于容成”,馬王堆漢墓竹簡記有容成公之學,乃陰陽交合房中之術。其《十問》竹簡中有黃帝問于容成之事,所述“天地之至精,生于無征、長于無形、成于無體”;“故善治氣持精者,以無征為積"、“乃深息以為壽”、“深息長徐,使耳勿聞”等語,皆可和《老子》《莊子》有關章節互參。

馬王堆漢墓竹簡所載房中書名《天下至道談》,說明先秦秘傳的容成陰道曾被視為天下最高的道,亦即老子之道。《列仙傳》謂容成公者“能善補導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養氣者也。發白更黑,齒落更生。事與老子同。亦雲老子師也。”又謂“老子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其說與《道德經》中“專氣緻柔”、“抱一"、“啬精”、“玄牝之門”、“谷神不死”、“長生久視”等話相合。《抱樸子·遐覽》載有《容成經》,《漢書·藝文志》載有《容成子》、《容成陰道》,俞樾雲:“此即老子之師也。”(《莊子人名考》)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教授近年研究“先老學”,著《容成遺說鈎沉》,雲“傳容成公為老子師--說亦非完全無稽。其實老莊之學中這些奧秘,在後世内丹家的《道德經》注本中皆有所揭示,看來搞清内丹學對道教的研究乃至道家典籍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饒宗頤教授從考據學入手将丹家承傳的奧秘揭示出來,為破解道家典籍開辟了--條新路。

道家學派經老聃、關尹、楊朱、列禦寇、莊周、稷下黃老學派,遲至《呂氏春秋》、《淮南子》的問世,可以說是道家在學術史上的輝煌時期。在這期間道家諸子雖各有不同的思想傾向。但大緻不離道家之旨。特别是漢代開國初期曹參、漢文帝等還有一段以黃老之術治國的政治實踐,史家稱為“文景之治”,說明道家不僅是原始社會的政治經驗,而且在階級社會作為君王南面之術也是可行的。

道學是綜合哲學、社會、自然、生命等多種領域的大學問,可以窮理,可以經世,可以攝生,可以修道,它從形成之初就包含治國和修身兩大功能,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大都是統治者崇尚道家黃老之術治國的典範,而漢唐兩朝在世界上也是頗有大國氣象的王朝。

中國古老的心身醫學和形形色色的養生術,皆是以道家之學為根基的,曆朝曆代都有不少養生家前仆後繼地從事修道的實踐,道教養生學的科學成果也是舉世共知的。然而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道家黃老之學的政治功能逐漸萎縮、抱道之土捭合天下的恢宏氣度和強者的積極進取精神被閹割,修道者被世人視為避世養生的弱者,道家之學逐漸被曲解成消極的隐士哲學。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東漢明帝劉莊為太子時,見光武帝“勤勞不怠,承間谏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甯’。”(《後漢書·光武帝紀》)這說明東漢初道家黃老之學已以養生修煉為特色,不複被人視為“君人南面之術”了。

04

至魏晉時,道學進一步被閹割為隐士哲學,在皇權的重壓下形成了“儒道互補”的格局。《劉子·九流》雲:“道者玄化為本,儒者德教為宗;九流之中,二化為最。夫道以無為化世,儒以六藝濟俗;無為以清虛為心,六藝以禮教為訓。”“今治世之賢,宜以禮教為先;嘉遁之士,應以無為是務;則操業俱遂,而身名兩全也。”這說明由漢代至魏晉,九流之中以儒道兩家為代表,而在魏晉人心目中的道家已成了“嘉遁之士”的隐士哲學,儒道互補的局面已形成。

當時佛教亦在中國紮下了根,自南北朝至唐代又确立起儒、道、釋三教鼎立的格局。所謂儒、道釋三教,皆是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互補體。儒家文化中仁學是其學術内容,禮教是其敬天尊祖的宗教信仰,二者時即時離;仁學重在社會倫理教化,禮教重在祭祀天地君親師。道家和道教形成有先後,二者文化淵源相同且皆以“道”作為理論根基,道家是道教的哲學支柱,道教是道家的宗教形式,佛學和佛教共生而相聯,但實際上也是有學有教的雙重文化體系。

唐代以來封建君主以儒家學術開科取士,土大夫則以儒業進取,以道術全身;以儒求官,以道脫俗。至于從印度傳來并逐漸中國化了的佛教,也隻能充當儒家以倫理綱常進行教化的陪襯以消釋民怨勸善皈佛為用。曆代統治者以儒守常,以道達變,以佛治心,形成了儒、道、釋三教合流的意識形态。

漢末道教興起之後,道家之學混入道教之中,士大夫中間真正得老莊道家之學真谛的已十分罕見了。盡管魏晉以後性喜老莊的學者其多,《道德經》與《莊子》的注本也比比皆是,但他們鄙視道教而不讀丹經,僅以儒家觀點解道書,沒幾個人真能讀得懂。難怪朱熹說:“莊、老二書,注解者甚多,竟無一人說得他本意出。隻據他臆說。”(《朱子語類》卷七)直至今天, 老、莊注本也多有望文生義之作,外國學者跟着人雲亦雲,很少人能将老莊書中道家修煉的功夫境界揭示開來。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由于過去中國哲學的研究受前蘇聯反宗教、反傳統思潮的束縛,某些學者認為道家是“落後的農業文明”,說道教是“宣揚封建迷信的精神垃圾”,隻承認道家有一點“自發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那是對老子《道德經》的曲解。令人驚奇的是,漢代而後真正繼承老莊思想的,倒是一些著名的道教學者,其中尤其是唐末以來的内丹學家;蓋自漢代嚴遵(君平)著《道德真經指歸》以來,道家之學被迫從人體的生命體驗中實作自己的内在超越,内丹學和外丹黃白術在道教文化中成為道教學者最熱心的學問,它們實質上是在人體或煉丹爐中模拟宇宙返還于道(虛無)的過程,所謂金丹則是一種凝聚态的“道”,煉丹不過是以人體修煉或實驗操作來驗證《道德經》的學說。

究而論之,道學被視為消極避世的弱者哲學是漢武帝之後在君權至上的儒家文化專制主義背景下曲解道家學說的結果,至今道家與道教典籍中的思想精華還遠遠沒有發掘出來,這有待于跨世紀的新一代學者去開拓研究。

(摘自:胡孚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第28-35頁。)

作者簡介:胡孚琛胡孚琛教授,男,1945年12月生于河北省吳橋縣。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道家與道教文化,現從事中國哲學研究。

按:本平台為純粹公益學術平台,本平台所刊登之文章多為原創,所刊發内容僅作為學習交流之用,凡本平台所轉載内容均注明出處。此外,本平台拒絕任何人予以本平台任何形式捐贈。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