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不再“大馬拉小車”

阿裡,不再“大馬拉小車”

虎嗅APP

2024-05-27 08:14釋出于北京虎嗅APP官方賬号

阿裡,不再“大馬拉小車”

作者|Eastland

頭圖|視覺中國

2024年5月23日,阿裡巴巴(NYSE:BABA;HK:09988)釋出了《2024财務年度報告》(截至到2024年3月31日)。

這是(2023年3月)啟動“1+6+N”組織變革後,阿裡披露的第一份年報。

報告期内,阿裡營收9411億,同比增長8.3%;經營利潤1133.5億,同比增長13%;淨利潤713.3億,同比增長8.8%。

年報中規中矩、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湧動。

周年“全家福”

1)六大集團排座次

“1+6+N”中的“6”代表六大集團,按營收排序如下:

老大淘天集團(4349億),老二雲智能集團(1064億),老三國際數字商業集團(1026億),老四菜鳥集團(990億),老五本地生活集團(598億),老六大文娛集團(211億)。

2024财年,淘天集團營收占總收入的46.2%;雲智能、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在總收入中占比均超10%;本地生活占比6.4%、大文娛占比2.2%。

2)“出海”成為主要驅動力

2024财年營收同比增長725億,六大集團均有貢獻:

第一名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營收增長321億、貢獻率44.3%;

第二名淘天集團,營收增長217億、貢獻率29.9%;

第三名菜鳥集團,營收增長215億、貢獻率29.7%;

第四名本地生活集團,營收增長96億、貢獻率13.2%;

雲智能、大文娛營收增貢獻率分别為4%、3.7%,并列第五。

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旗下業務分為“國際零售”、“國際批發”兩塊。前者即跨境電商,2024财年營收同比增長60%達到816.5億,對整個阿裡集團營收的貢獻率達42.4%!

2024财年,菜鳥營收增長28%,主要歸功于國際數字商業旗下的跨境電商業務(中國零售營收增速僅為5%)。

粗略估算,跨境電商及其衍生的物流業務,對阿裡營收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3)從大馬拉小車到分兵把口

2023年組織變革前,阿裡的格局是“先富帶後富”、“大馬拉小車”,就是以盈利能力超強的天貓、淘寶,帶動一衆需要“燒錢”的業務,共同建構電商為核心的生态體系。多少有“大鍋飯”的味道。

所謂“1+6+N”,其中:

“6”,代表六個“戰區”——境内電商、跨境電商、物流、雲計算、數字娛樂、本地生活,皆為“不可分割的領土”,必須“分兵把口”。多少有“包産到戶”的味道。

“N” 是一個碩大無朋的筐,内有高鑫零售、盒馬、阿裡健康、靈犀互動、銀泰、智能資訊(主要包括UC優視和誇克業務)、飛豬、釘釘等衆多業務。

2023财年,N闆塊營收1971億,EBITA虧損162.6億、虧損率8.6%;2024财年,N闆塊營收1923億,EBITA虧損降至91.6億、虧損率4.8%。

N闆塊尚處于混沌狀态,預計将進一步演化。

中國商業“瘦身”為淘天集團

1)淘天集團營收結構

2024财年,淘天集團營收4349億,分為“中國零售”、“中國批發”兩部分。

“中國零售”營收可細分為“客戶管理”、“直營及其它”:

客戶管理包括:P4P營銷服務;資訊推廣營銷服務;交易傭金;淘寶客服等。客戶管理按點選或成交額取費,屬于網際網路廣告業務。

直營收入主要來自天貓超市、天貓國際。

2024财年,中國零售客戶管理收入3040億,同比增長4.3%,主要由GMV(總交易金額)上漲驅動;直營收入1104億,同比增長6.4%,主要原因是消費電子/電器品類需求旺盛。

電商業績有明顯的季節性波動——自然年的第一個季度出現波谷、第四個季度出現波峰。

剛剛過去的2024年Q1,零售電商客戶管理收入636億,同比增長5%;直營收入247億,同比下降2.1%。

批發業務中阿裡的傳統強項,居然老樹發新芽:2024财年營收204.8億,同比增長14.7%。但由于占比很小,對淘天集團業績影響不大。

2)架構調整立竿見影

“淘天集團”是“中國商業”瘦身版。原屬中國商業直營業務的“高鑫零售”、“盒馬”、“阿裡健康”等業務剝離、歸入“所有其他”(即“N闆塊”)。

剝離前

2022财年,中國商業營收達5916億,同比增長18%。但EBIT卻減少了312億,利潤率從2021财年的42.6%降至2022财年的30.8%。

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很明顯——2022财年直營收入增長781億,占中國商業營收增量的86.6%。直營業務全額确認,對營收增長的貢獻不小,但經濟效益不佳。

2023财年,中國商業營收5827億,同比下降1.5%;其中直營收入下降了140億;EBIT利潤微升至31.7%。

剝離後

剝離部分直營業務的淘天集團,營收斷崖式下降,利潤率斷崖式上升:回溯2022财年,直營收入減少1711億,EBIT利潤率從31.7%提高到45.8%。

變革後的“淘天”營收品質提高,盈利能力增強。

淘天之外的五大集團,大緻分為兩類——規模優先和效益優先:

第一類,包括“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和“雲智能”。它們正當擴大市場佔有率的時機,應先圖營收增長、再圖利潤;

第二類,包括本地生活和大文娛。它們增速放緩,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改善業績,争取盈虧平衡,所謂“曲身守命、以待天時”。

規模優先

國際數字商業、菜鳥、雲智能業務,均以擴大規模和市場佔有率為首要目标。

1)國際數字商業與菜鳥

國際數字商業

阿裡國際商業分部也包含零售、批發兩部分。零售業務包括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批發業務主要通過Alibaba.com平台完成交易。

2023财年,國際零售、國際批發收入509.3億分别為195.7億。

2024财年,國際零售收入達816.5億,同比增長60%。其中,第一财季(即2023年第二自然季)營收171億,同比增長60%;第二财報營收190億,同比增長73%;第三、第四财報,營收增速均為56%。

2024财年,國際批發收入209.4億,同比增長7%。其中,第四财報(即2024年第一自然季)營收52億,同比增長11%。

2024财年,國際數字商業EBITA為負80.4億、虧損率7.8%(2023财年為7%)。

跨境電商是阿裡的“第二增長曲線”,值得用8個百分點的虧損換取高增長。

菜鳥

2023财年,菜鳥已經“無限接近盈利”,EBITA虧損3.9億、虧損率僅為0.5%。其中,第二、第三财季經營虧損率為零;

2024财年,菜鳥營收990億,同比增長27.7%,EBITA利潤14.2億,首次實作财年盈利。

2024年第四财季(2024年Q1自然季),國際數字商業營收同比增長56%。菜鳥沒有掉隊,營收增長接近30%。代價是财季EBITA虧損13.4億(其它三個财報EBITA利潤分别為8.8億、9.1億、9.6億)。

2)雲智能

新組建的“雲智能”闆塊隻包括阿裡雲,釘釘被劃入“N闆塊”。

2023财年,雲智能營收1035億,同比增長1.5%;

2024财年,雲智能營收1063.7億,同比增長2.8%;

盡管增速不高,但智能雲已實作财年連續盈利:2022、2023、2024财年,EBIT利潤分别為37.4億、41億、61.2億。

值得注意的是,雲智能沒有實作連續的季度盈利,2022年Q2、2023年Q2虧損率分别為2.8%、1.4%。

雲智能的表現可以概括為:年度確定微利,季度按需虧損。

2023年4月,阿裡雲釋出大語言模型(LLM)——通義千問,已開始融入阿裡生态體系中和各數字業務。而且,智能雲集團已向外部客戶開放通義千問服務。2024年大幅降價後,客戶幾乎可以免費獲得AI賦能,提高使用者體驗。

效益優先

本地生活、大文娛是“無底洞”,目前的“最優解”不是砸錢換增長,而是“減少傷亡”、“守住陣地”、“以待天時”。

1)本地生活

2022、2023、2024财年,本地生活營收分别為449億、502億、598億;EBITA虧損分别為200億、131億、98億。

2024财年,營收增速提高到19%(2023财年為12%)、EBIT虧損率16.4%(2023财年為26.2%)。在各财季營收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情況下,虧損率有所下降。

2024年Q1(自然季),營收146億,同比增長18.5;虧損32億,虧損率21.9%。較2023年Q1(自然季)下降11個百分點。

2)大文娛

2023财年,“數字媒體及娛樂”闆塊營收314.8億,EBITA虧損1.87億、虧損率6%。

“1+6+N”調整後, 優視、誇克、靈犀互娛等業務被劃入N闆塊,新組建的“大文娛”闆塊隻包含優酷和阿裡影業。

2023财年,大文娛營收181億,不及“數字媒體娛樂”營收的六成。但“大文娛”闆塊EBITA虧損卻增至27.9億、虧損率15.1%。

營收下降約40%,虧損增近50%,說明重組時的主要考量不是盈利能力,而是對生态體系的不可或缺性。是以賺錢的業務被剝離,虧本的業務反而留了下來。

2024财年,阿裡經營利潤1133.5億,同比增長13%;淨利潤713.3億,同比增長8.8%。更重要的是,組織變革已初見成效。

2023年,阿裡美股、港服開盤價分别為89.9美元、84.53港元。2024年5月24日,阿裡美股、港股收盤價分别為81.26美元、78.15港元。

說明資本市場對阿裡的認識存在一定滞後。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你對目前的投資市場有哪些疑惑?

檢視原圖 592K

  • 阿裡,不再“大馬拉小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