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家庭能力範圍之内的要求時,如何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導讀:作為新一代父母的我們,在經曆過小時候物質匮乏的年代,在對待自己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希望盡自己的可能去滿足孩子們各種各樣的物質需求。是以,在這一代的小孩子生活中,他們似乎很少有短缺的情況,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滿足。

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家庭能力範圍之内的要求時,如何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物質需求是不斷提升的,而每個家庭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是以當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家庭能力範圍之内的要求時,父母們也會是以而為難,懼怕孩子因被拒絕而出現自卑負面的情緒,進而也不知道要如何去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其實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過分要求的時候都會表現出一種“拒絕無能”的情況,要麼就是無法拒絕孩子去東拼西湊滿足孩子越來越大的欲望,要麼就在孩子的面前惱羞成怒,去責罵孩子的不懂事,去否定孩子表達出來的需求。然而,拒絕與被拒絕都是家長和孩子們需要去學習的一課。

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家庭能力範圍之内的要求時,如何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小編以前也會因為自己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而感到内疚,會因為孩子一時興起提出的過分要求而感到生氣,但後來才發現,這樣不過是在阻隔了親子之前彼此了解的橋梁。想要拒絕孩子的要求,其實隻要真誠地和孩子溝通,商量即可,把事情講清楚之後,孩子很多時候是能夠接受的。

而在溝通的過程中,想要把問題解決好,家長們就需要注意以下這幾個問題了。

1、肯定孩子的需求

不管是孩子三分鐘熱度,還是說有自己真切的需求,父母們都要肯定孩子的,就好像我們大人平時也偶爾會萌發一種花大錢買奢侈品、買裝備一樣。而孩子很多時候的負面情緒,就在于自己的想法和欲望被父母否定,甚至是以而遭到責罵,這會讓孩子感到一種不配得感。

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家庭能力範圍之内的要求時,如何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你怎麼那麼不懂事。”、“爸爸媽媽賺錢那麼難,你就不能收斂一點嗎?”、“總是要這要那,你怎麼沒有一點感恩之心。”這些加諸在孩子身上的道德譴責,才是讓孩子會感到自卑的來源。孩子有需求、有欲望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他們也不應該過早地承擔這種責任。

2、讓孩子了解家庭的實際情況

如果孩子一味地被滿足,就會讓他們誤以為父母是無所不能的,隻要自己想要的都可以拿到手,但這終究是有一個邊界的。是以,父母們需要偶爾讓孩子了解一下家裡的實際情況,什麼東西爸媽可以滿足你,什麼東西是不能夠滿足的,這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實際的問題。

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家庭能力範圍之内的要求時,如何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是以,父母們不用羞于對孩子表達自己的弱處,也不要羞于要孩子了解自己,親子關系很多時候是需要雙向回報的,孩子也同樣有包容父母的空間。當然,這是在超出能力範圍的解釋,而不是父母拒絕和否定孩子各種要求的借口,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3、與孩子商量替代方案或者延時方案

小孩子的需求雖然我們無法及時或者完全的滿足,但我們也需要為孩子考量一些更有可能的滿足方式,鋼琴買不起可以換電子琴,現在買不起是否可以考慮孩子考級了之後再買。這些都是更可行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被重視的。

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家庭能力範圍之内的要求時,如何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存在的意義并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孩子的物質條件,去賺很多錢來給予孩子富裕的生活,而是讓孩子的内心富足起來。一個真正内心充盈的孩子,會擁有更多應對生活的勇氣和力量。也許我們無法滿足孩子各種的物質要求,但孩子需要被認真對待,而不僅僅是滿足。

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家庭能力範圍之内的要求時,如何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重要提示:家長們在面對孩子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要求時候,是需要和孩子認真溝通達成共識的,對此,父母們要懂得去肯定孩子的需求,但也要讓孩子了解家庭的實際情況獲得孩子的了解,最後我們還是要考慮滿足孩子的别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是被了解和尊重的。

今日話題:各位父母們,在親子關系之中,你有沒有被自己的孩子反向安慰過?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