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中國有句老話說:巾帼不讓須眉。無論在哪個曆史時期,總會有一些女中豪傑,從曆史的長河中湧現出來,勇于挑起大梁,擔任重要角色。

民國時期,著名的西北軍閥馮玉祥,他曾被稱為“布衣将軍”。他沒有殷實的家庭背景,也不曾上過一天軍校,但他卻成為了民國一代将帥,率領的西北軍堪比國民政府的中央軍隊。

而他的夫人更是一位女中豪傑。夫人名叫李德全。提及她的名字,我們可能不是很耳熟,但她在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部長,後來還身居副國級職位,她的兒子更是被授予少将軍銜。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先進青年

李德全出生于1894年,父母都是當時的農民階級。父親在橋頭做工,母親則是傳統的中國家庭婦女。雖然父母自身的教育程度不高,但李德全在教會資助的學校中,從國小上到了大學,在學校期間一直擔任學生領袖。

李德全的優秀是她成功的根本原因。1915年,李德全考入北京協和女子大學。在大學認真學習四年後,她成為了北京貝滿女中教師,這裡是她的母校,是她生長的地方。

在李德全畢業前夕,由于我國外交失敗,國家青年奮起反抗“二十一條”的五四運動爆發,李德全在運動中,積極響應。組織學生罷課,勞工罷工,商人罷市,一時間中國青年以自己的團結之力,抵抗着帝國主義的侵略。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她的優秀表現,主要是她曾擔任過大學的學生會會長,具有極強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優秀的人到了哪裡,都會發着自己的光。在中學教書期間,李德全憑借自身的優秀能力,在1922年1月,擔任北京基督教女青年會學生部幹事。

先進的知識青年,優秀的組織能力,過人的演講才華,這些都是李德全後來取得優秀成績不可或缺的條件。李德全可能自己都沒想到,這樣的她會吸引當時西北軍閥馮玉祥的青睐。

軍閥夫人

馮玉祥被人稱為“布衣将軍”,因為他是由士兵一路晉升為将軍的,而且馮玉祥家境更加貧寒,一度失學,當兵還是因為自己與父親是父子兵的緣故。比起李德全,馮玉祥的故事更加勵志,也更加熱血,就是這樣看似毫無交集的兩個人,1924年在北京相遇了。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馮玉祥曾有一個原配,名叫劉德貞,在1905年兩人結為夫婦,但在1923年,在北京病逝。原配為馮玉祥生下五個孩子,兩男三女。馮玉祥在外作戰,孩子沒人照看,馮玉祥需要為孩子找一個繼母,照顧孩子的成長,還要照顧自己。

當時為馮玉祥說親的人,上至軍閥将軍,下至商富大賈,馮玉祥都覺得不是自己的有緣之人。1924年初,李德全由親戚介紹,認識了馮玉祥。馮玉祥在衆多為自己說親的人中,選擇了李德全。

婚後馮玉祥曾問李德全,為什麼選擇嫁給他,李德全回答:“上帝派我來,監督你不能做壞事。”嫁給馮玉祥後,李德全操持家務,教育子女。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當時中國戰亂四起,與丈夫馮玉祥也是聚少離多,還要兼顧丈夫軍營裡傷兵的情況,幫助丈夫的事業,可以說是馮玉祥的成功離不開他背後的女人李德全。李德全身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先進青年,也沒有因為嫁給了将軍而變得無所事事。

1925年,在北京創辦求知學院,招收貧家子女免費入學讀書。李德全的行為,就像孔子所說的那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她剛畢業時隻能做一個教師,力量微弱,現在她有能力了,就辦學,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教育。

女性領袖

1926年,正值馮玉祥敗軍之際,李德全帶着孩子們前去戰場找他,在二人相見後,得知馮玉祥要前去蘇聯學習,李德全随往。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在蘇聯,李德全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她還見到了列甯的夫人和妹妹,對馬克思主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曾經那些隻活在想象中的社會,在自己眼前真實的存在了,窮人不再受的富人的壓迫,階級不再成為劃分的依據,每個人都有人權,可以表達自己的訴求。

李德全在蘇聯的經曆,為她在新中國成立後能夠成為我國第一任衛生部部長奠定基礎。

1929年,馮玉祥和李德全被閻錫山囚禁在山西,企圖用囚禁的方式赢得中原的戰争。在太原,李德全變賣結婚時所佩戴的首飾,在當地創辦15所國小,使附近農民的子弟可以有上學的機會。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後來,在盧溝橋事變中,李德全投身支援救護工作,擔任戰時兒童保育會副理事長,參加慰問、救護工作。這一件件事情累積起來,讓李德全成為全國最有名望的婦女領袖之一。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李德全成為中國婦女主席,主持群眾大會,揭露蔣介石政府的特務政策,反對蔣介石打内戰的無恥行徑。

意外總是不期而遇,在從異國他鄉傳回北京時,客船突然遭到火災,馮玉祥和19歲的女兒不幸遇難。1949年的2月,李德全到達北平,把馮玉祥的遺産無償交給國家。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這一路上,李德全失去了丈夫,失去了19歲的女兒,可是她沒有失去信仰。經曆過那麼多艱難之後,她挺着傷痛告訴人們,自己下一步的方向。建國後,她擔任新中國的衛生部部長長達15年之久。後來她加入共産黨,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他們的子女也像這兩位愛國夫婦一樣,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尤其是她與馮玉祥所生的兒子馮洪達,成為了一名捍衛新中國安危的将士。

馮洪達從小深受父親的愛國主義教育,在馮玉祥遇難後,馮洪達也接過父親的愛國火炬,走上了忠貞報國之路。進入軍校學習的他,後來成為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在1988年被授予海軍少将。這等不平凡的事迹也離不開其父母的辛苦栽培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她28歲嫁軍閥馮玉祥,建國後任15年部長,後成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小結:

這就是女中豪傑李德全的不平凡的人生經曆,不是全部,但每一步都代表着她與衆不同的魅力,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帶着獨有的魄力。

我們在網絡上可以看到李德全的相片,她并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認定的好看,但身為軍閥的馮玉祥最終卻選擇了她,或許是她的人格閃閃發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