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許多為革命勝利做出巨大貢獻的革命同志,歡聚北京,見證這一曆史重要時刻。

時任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校長的劉瀾濤,便受邀前往北京,在這裡,他見到了已經升任中央組織部常務部副部長的安子文

,二人是多年的老戰友了,見面自然要許久,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當初在北京草岚子監獄坐牢的歲月。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聊起這段往事兒,二人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人——

代号“OX”的看守班長牛寶正

,當即決定尋找牛寶正的下落,若牛寶正尚在人世,就接他進京。

一位是組織部的大人物,一位是華北人民革命大學的校長,在當時,二人都是位高權重,這位牛寶正究竟做了什麼?為何會讓兩位上司對一個舊社會的看守人員如此重視呢?

牛寶正,山東無棣縣人,出身寒苦,幼時窮苦,隻讀過5年私塾,後來舉家遷到無棣縣東關居住。

191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已經33歲的牛寶正被招入縣警察大隊,因為為人老實肯幹,先是當了起兵正目,後來又被提拔為分隊長。

可惜的是,當時正值亂世,軍閥混戰,1928年前後,直魯軍閥慘敗,山東不再太平,再加上年紀也大了,牛寶正便卸甲歸田,過起了平淡生活。

40出頭,正是一個男人難過的日子,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都等着吃飯,牛寶正沒辦法,在家“賦閑”沒幾天,便跟着朋友“北漂”,來到了北平。

異鄉異客,牛寶正的北漂日子并不順利,東拜西求2年多,也沒找到謀生門路,

直到1931年,通過友人,找到了北平憲兵偵緝隊長高繼武,才在高繼武的幫助下,進了草岚子監獄補缺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就在牛寶正進入草岚子監獄這年中共河北省委遭到破壞,先是省委負責人

陳原道、郝清玉、周啟敦、安子文、周仲英、劉亞雄

等相繼被捕。

這年6月,

省委秘書長郭亞先(郭振祥)、軍委書記廖劃平、團省委書記李國玉、河北省互濟會黨團書記賴德被捕後叛變

,供出了組織很多秘密,緊接着,中共北方地下黨組織遭到極大破壞,河北省委、省軍委、青年團省委及北平、天津市委相繼遭難,

殷鑒、楊獻珍、劉瀾濤等300餘人,相繼被捕入獄

這些同志被捕後,先是被關押在各處,接受審判,然後被陸續送進草岚子監獄,幸運的是,由于當時北平國民黨内部的權利之争,被捕的同志們,鮮有送到南京的,基本都在北京服刑,這也給了他們一線生機。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如今多的同志在同一所監獄,自然要團結起來,同惡勢力鬥争,很快,

以河北省委書記殷鑒為首的“獄中黨支部”成立,同志們決心在獄中鬥争、學習,直到“扛着紅旗出獄”

在獄中,想要有一個平穩的環境以供學習,跟看守搞好關系,是必不可少的,于是,

已經升任看守班長的牛寶正,成了争取對象

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沒過多久,牛寶正竟然主動向獄中的“囚犯”們求救了,怎麼回事呢?

原來,牛寶正收到家鄉來信,說是

家中老母病重,無錢醫治,讓他想辦法

雖隻是個小小的班長,但牛寶正也要面子不是?他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家境貧寒,于是便找到了看上去文質彬彬的楊獻珍。

當時的楊獻珍已經30多歲,是一位已經入黨超過5年的老黨員,1931年春,他來到華北,展開政治情報和營救同志的工作,可惜,7月被捕。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因為家中寒酸窘迫,無力給母親治病,即便是在楊獻珍這個“囚犯”面前,牛寶正都難掩愧疚之色,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讓楊獻珍敏銳的察覺,牛寶正是一位可以争取的對象,于是立即上報獄中的支部,支部當即同意楊獻珍做牛寶正的工作。

得到任務後,楊獻珍不僅積極勸慰牛寶正,

替牛寶正寫信,還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錢交給牛寶正,先讓他給母親治病

進入草岚子監獄時,他已年過40,經曆過很多事情的牛寶正,從未像别的看守那樣,對獄中的犯人不假辭色,動則打罵,反而表現的很平和,楊獻珍的幫助,更是讓牛寶正感激不已,于是,二人成了朋友。

在幫助牛寶正解決難題後,楊獻珍也适時向牛寶正述說自己的苦悶,說自己平時沒有什麼嗜好,就是愛讀書,可入獄幾個月,既看不到書,又看不到報紙,憋悶的慌,希望牛班長方面的時候,能幫忙買到書報。

對于這種小忙,牛寶正自然不會拒絕,當即表示願意效勞,隻是要求楊獻珍不要走漏風聲,楊獻珍自然滿口答應。

漸漸地,二人交集越來越多,獄中的其他同志,也開始接觸牛寶正,不知不覺在,在同志們的熏陶下,

牛寶正的思想,也漸漸有了變化,開始同情革命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當時,不斷有獄友被提審,很多次,牛寶正都擔任陪審,

他見多了革命同志在廳上慷慨激昂地演說,據理力争的争辯,這些,更是像一柄柄巨錘,一點點敲開牛寶正的心防

在“獄中支部”的積極争取下,牛寶正成了同志們的“第一聯絡人”,不僅利用職務之便,給與獄中的同志們照顧,還替同志們送情報、傳資訊。

每當獄外的同志們僞裝探視,

牛寶正總會擔任“監視”一職,暗中給予友善,為了更好地給獄中的同志們服務,他甚至把妻子和兒子也發展成了“下線”,經常讓他們去東四十條、鼓樓大街、皇城根、翠花胡同等地,卻取送信件

除了信件,

牛寶正還将一些馬恩列斯著作也帶進了監獄,草岚子監獄,俨然成了學習馬列主義的學堂

草岚子監獄的變化,很快引起國民黨的注意,甚至确定了18名重點懷疑對象,要派一個憲兵隊進行審查和監視,得知消息後,牛寶正立即将此事兒通知了獄中的同志們,同志們也展開行動,針對性的開展反審查鬥争。

1934年冬和1935年,牛寶正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先後将第二次大審查,反動派派特務僞裝成政治犯打入監獄的事情,告知了“獄中支部”,使得他們從容應對,最終取得鬥争勝利。

1936年,全國抗日呼聲高漲,組織人才緊缺,時任北方局書記的劉少奇認為,

草岚子監獄的同志們都是堅強的骨幹,組織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營救他們出獄

在得到中央肯定答複後,通過牛寶正,将訊息傳到獄中,但獄中的同志們,堅決不予執行,因為他們擔心,這是敵人搞的圈套。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不久,北方局又通過牛寶正,将第二封信送了進去,說這是組織的決定,希望他們早做安排。

原來,當時的草岚子有個規定,那就是服刑時間超過五分之一的政治犯,隻要公開在報紙上登一條《反共啟事》,就可以獲釋出獄,北方局希望同志們這樣做,好及早出獄。

要違心的以《反共啟事》換取自由,很多同志打心底裡不願意,因為這樣,就等于公開放棄革命信念,叛變嫌疑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經過讨論,獄中的同志們通過牛寶正,給北方局回信,表示不同意登報出獄,如若堅持如此,則登報的責任,由組織負責,出去後仍是黨員,按正式黨員安置工作,而且,組織以後不能追究此事兒的責任。

過了不久,牛寶正帶來了北方局的回信,信中還附有北方局向中央建議的主要内容抄件,足以證明是中央準許。

很快,同志們便陸續登報出獄,雖然過程有些波折,但有驚無險。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可惜的是,同志們出獄後,牛寶正卻被捕了,原因很簡單,牛寶正頻繁地與獄中同志接觸,引起了國民黨當局懷疑,将他抓進獄中,大刑伺候。

受刑的牛寶正,是堅貞不屈,甯死不招供,這讓反動派惱羞成怒,準備對他處以極刑。

聽聞這個消息,同志們都很擔心,這一次,輪到他們幫他了!

在同志們的積極營救下,牛寶正出獄,不僅如此,地下組織還護送他和他的妻兒離開北平,傳回老家,但回鄉不久,因為種種原因,牛寶正與組織失去了聯系。

抗日戰争打響後,山東淪陷,

為了生計,在種地的同時,牛寶正還做一些小本生意,生活得十分艱難,好不容易熬到抗日勝利,解放戰争又爆發,等無棣縣解放,牛寶正又因在國民政府任職,被劃為曆史反革命分子,生活依舊艱難……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一晃十幾年過去,1949年10月,當初的獄友安子文和劉瀾濤在北京相聚,才再次提起牛寶正,兩位當即決定,尋找這位給與他們莫大幫助的同志。

,當時,

安子文等人,僅僅知道牛寶正是山東人,更詳細的資訊并沒有,在諾大山東找人,無異于大海撈針

,幸運的是,指令傳到山東不久,就找到了曾經和牛寶正一起共過事兒的同志,告訴他們,牛寶正是無棣縣人,于是,找人的事情,交給了在無棣縣工作的張學德。

于是,張學德開始東奔西走,四處察訪,他先是找到了當地牛姓的分布地,緊接着,向鄉村基層幹部釋出“尋人啟事”,很快,便有人給他提供訊息,說是在

縣城東關,有一管制分子,就叫牛寶正

為了保險起見,張學德檢視了敵僞檔案,可翻遍資料,也沒發現牛寶正與組織有任何相關記載。

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張學德去拜訪了牛寶正,

當他說出安子文、劉瀾濤這些人的名字後,牛寶正很實在,表示自己不認識,但他承認,自己确實在草岚子監獄當過看守班長

聽牛寶正這樣說,張學德恍然,當時,地下工作的同志,都有很多化名,說名字,可能牛寶正不知道,于是,張學德讓他描述當年獄中同志的樣貌,并請無為縣上報,詢問這些上司們當年用過的化名。

驗證之後,終于确定,牛寶正就是當年幫助過同志們的“OX”,于是,張學德再次找到牛寶正,想要送他進京,但牛寶正卻拒絕了,原因有三:

一,自己年紀大了,不願離家;二、他沒做什麼大貢獻,有愧于心;三,自己的獨子不在,家難舍

然而,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很快,當地政府便幫忙解決,牛寶正先一步進京,他的家眷随後再去。

他是監獄看守,1950年卻被當年“囚犯”們請進京,怎麼回事兒?

到北京後,

牛寶正收到劉瀾濤、楊獻珍等人的熱情接見,被安置到草岚子監獄,做預審工作

,此時的他,怎麼也沒想到,

自己這個監獄看守,會被當年的一群“囚犯”們請進京

,而他的兒子,也得到妥善安置,配置設定到了滿意的工作。

遺憾的是,因為多年受苦受累,牛寶正并未享受幾年美好的晚年生活,于1954年離開人世,享年68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