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盜墓賊太倒黴,與同夥内讧被封在唐朝古墓中,牆角枯坐上千年

作者:逍客文新論
《桓王墓》曾言:“城南盜發桓王墓,遺物書年見赤烏。”古往今來,盜墓故事數不勝數,受陪葬珍品利益誘惑,盜墓之賊更頻頻現世,其錯誤舉動,緻無數墓葬受損嚴重。

受厚葬文化影響,古代社會中,盜墓賊的數量逐年遞增,盡管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盜墓是一種極為不道德的行為,可對于盜墓賊來說,為了能夠獲得緻富的機會,他們甯願抛棄自己的道德底線。

雖千百年中,曾有部分盜墓賊因盜墓行為發家緻富,可也有一些盜墓賊不僅未能獲得意外之财,反而因盜墓行為付出生命的代價。

曾經,一位盜墓賊因與同夥内讧,被封在一座唐朝古墓内,在此後的千年時間内,他始終枯坐于墓内牆角處。那麼,這位盜墓賊究竟何許人也?他又為何會落得如此倒黴的下場呢?

這個盜墓賊太倒黴,與同夥内讧被封在唐朝古墓中,牆角枯坐上千年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我國考古專家準備對唐代永泰公主之墓進行清理發掘。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專家尚未發掘過如此巨大規模的墓葬,是以,永泰公主之墓的勘探工作,亦得到專家們高度關注。

可就在專家們将這一墓葬打開後,卻失望地發現,墓中居然有這一個來自五代十國時期的盜洞,見此情景,專家們便紛紛猜測,永泰公主墓很可能在五代或宋初時,便已經遭到盜挖。

這個盜墓賊太倒黴,與同夥内讧被封在唐朝古墓中,牆角枯坐上千年

之是以專家們會有着如此猜測,也是因五代時的一位特殊人物——溫韬。作為五代十國時期的梁國人,溫韬曾在為官的過程中大肆盜挖唐代帝王陵墓,受到他的影響,武則天及李治之墓曾遭到嚴重破壞。

相傳,溫韬雖為朝中官員,卻極為膚淺,在盜挖唐代帝王陵墓的過程中,溫韬曾經将許多珍貴的文學典籍随意丢棄,而他的如此行為,則是對我國古代文化曆史發展的一大負面沖擊。

這個盜墓賊太倒黴,與同夥内讧被封在唐朝古墓中,牆角枯坐上千年

但在經過進一步勘察過後,專家們卻否定了這一說法。據專家們勘測可知,永泰公主墓中的盜洞規格較小,并不像溫韬留下的痕迹。畢竟曾經的溫韬為盜挖墓葬,曾派出大批士兵,而這樣一個小小的盜洞,也與溫韬的盜墓規模不相比對。

此外,更令專家們更感意外的是,墓室底部的一個牆角處,居然會有着一具呈現坐姿的枯骨遺骸。

在剛剛見到這具枯骨時,在場專家都認為,這一枯骨很可能是為永泰公主陪葬之人,畢竟在古代社會中,公主身份地位較為高貴,有一些陪葬之人并不意外,可在對這一枯骨進行仔細的觀察後,專家們卻否定了這一猜測。

這個盜墓賊太倒黴,與同夥内讧被封在唐朝古墓中,牆角枯坐上千年

通過對這一枯骨及散落在枯骨周圍的陪葬品及盜墓用品來看,此人生前很可能是一位盜墓賊,之是以他會留在墓室内,也很可能是因為和同夥分贓不均,最終被同夥封在墓室,從此失去生還可能。由于當時的他并未找到逃出生天的通道,是以,後來的他也隻能枯坐于墓室内等死。

盡管這一盜墓賊的結局較為悲慘,可他卻并不值得人們同情,若非盜墓賊的破壞與盜挖,将會有更多珍貴的陪葬品重制于世,并幫助人們了解到更加真實的曆史發展經過。

這個盜墓賊太倒黴,與同夥内讧被封在唐朝古墓中,牆角枯坐上千年

在對永泰公主墓進行清理過後,專家們發現,這夥盜墓賊對墓葬的破壞并不是非常嚴重,正因如此,永泰公主墓中成功出土一千餘件珍貴的曆史文物,其中更有着唐代陶瓷工藝的巅峰作品——唐三彩。

自這些珍貴的唐三彩出土以來,我國專家對于唐代制瓷業的研究得以更加深入,時至今日,永泰公主墓中的唐三彩,仍為我國曆史研究中的重中之重,而那位枯坐墓中千年的盜墓賊,也為天下的盜墓賊們做出警示。

這個盜墓賊太倒黴,與同夥内讧被封在唐朝古墓中,牆角枯坐上千年

結語

千百年曆史發展程序中,盜墓之事屢見不鮮,對于這些盜墓賊來說,為了斂取不義之财,他們铤而走險,而從此類盜墓悲劇故事中,人們亦能感受到盜墓行為的錯誤之處。

現代社會中,随着國家法治建設的不斷完善,許多盜墓之人,都受到應有的懲罰。而憑借着相關部門的宣傳與教育,我國人民也能夠充分認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意義,并親身參與到文物保護的工作中來。

相信在未來社會中,憑借着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将會有越來越多的文物得到應有的保護,此類文物的重制,同樣會為我們帶來别樣的曆史驚喜,促使曆史研究發展水準更上一層樓。

參考資料:《永泰公主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