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公元230年,曹叡任命

曹真

為大司馬,成為繼曹休後,曹魏的最高軍事長官。

曹真成為大司馬後,

頭一件想做的便是伐蜀

。當時同為輔政大臣的陳群,極力反對伐蜀。他的理由是,伐蜀不易、耗費巨大,擔心曹真空做無用功。

陳群畢竟是三公之一,而且錄尚書事,是具有實權的輔政大臣,他的勸谏也是很有分量的,但是曹真堅持要伐蜀。

至于為何曹真要執意伐蜀,将另起一文叙述,由于和本文關聯不大,這裡按下不表。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曹真

面對一文一武,兩大重臣的分歧,曹叡最後還是決定支援曹真,并且親自給曹真送行。

公元230年八月,

曹魏至少兵分三路伐蜀

曹魏的進攻部署

子午道方向:由

大司馬曹真

親自率領,從長安南下經子午道進發漢中;

漢水方向:由

大将軍司馬懿

率領,從西城沿着漢水、水陸并進,進發漢中;

斜谷道方向:由

征西車騎将軍張郃

率領,從斜谷道南下進發漢中。

《三國志李嚴傳》:以曹真欲三道向漢川,亮命嚴将二萬人赴漢中。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示意圖:公元230年,曹魏三路進攻漢中

至于上文為何說到曹魏是至少兵分三路伐蜀,這是由于武威郡可能也有發兵伐蜀。但是武威郡位于涼州,

離漢中的距離是其他3條路線的3倍有餘,并且中間有武都郡阻隔,無法實作協同會戰漢中

《三國志曹真傳》: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

這支從武威發兵的曹軍,他的目的大抵是

牽制蜀漢,或者是為了收複被蜀漢占據的武都和陰平郡

同年在隴右能夠對應上的戰事隻有陽溪之戰,可以推測這支曹軍的統帥是

後将軍費耀和雍州刺史郭淮

有關這支曹軍的記載極其簡略,甚至都無法确定是否與曹真等人同期進軍,故而将其單獨列出。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武威進攻漢中,太遠

這是曹魏首次大舉伐蜀,陣容可謂豪華,可見曹真确有滅蜀之志。

蜀漢的防禦部署

面對曹魏來勢洶洶的攻勢,諸葛亮開始組織防禦。諸葛亮的部署是

依托于漢中的地利優勢,采取錯守諸圍的防守戰略

具體來說,諸葛亮也是

兵分三路來應對曹魏的進攻

漢中東部防線

諸葛亮親自率大軍前往城固與赤坂圍,城固也就是樂城,漢中東部重要的據點。

同時派人戍守黃金圍和興勢圍,黃金圍扼守着子午道以及漢水,興勢圍扼守着駱谷道。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諸葛亮

黃金圍、興勢圍、赤坂圍互為掎角之勢,構成漢中東部第一道防線,樂城是第二道防線,可以根據前線戰況,随時予以策應。

諸葛亮親自坐鎮漢中東部防線,是為了

抵禦曹真和司馬懿,阻止曹軍進入漢中平原

漢中北部防線

由于諸葛亮已經率軍向東進發,南鄭以及漢中北部防線相對空虛。于是諸葛亮

讓李嚴率軍從江州前來協防

,為了安撫李嚴,諸葛亮表奏李嚴為骠騎将軍,李嚴的兒子、李豐為江州都督。

在當時,蜀漢沒有大将軍,李嚴便成為蜀漢軍中的武官職第二高的人。

李嚴來到漢中,加強了南鄭以及漢中北部的守備,這支守軍主要是為了

抵禦沿斜谷道而來的張郃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示意圖:諸葛亮的漢中防禦部署

隴右防線

在公元229年時,諸葛亮派陳式等人占據了武都、陰平郡。對于從武威南下而來的費耀與郭淮,由

魏延、吳懿負責抵禦

戰役進展

曹真方面的先鋒是

夏侯霸

,他已經先行抵達興勢圍附近。但是很快被蜀漢守軍發現,并且遭到了進攻。形勢一度危急,夏侯霸和他的父親夏侯淵一樣,親自前往一線指揮,希望能夠穩定軍心。

夏侯霸的運氣還是不錯的,不久後,後續部隊趕至,将夏侯霸解救出來,曹真方面初戰不利。

司馬懿方面倒是比較順利的,先是逆遊漢水而上,擊破了新豐縣,并且順利抵達丹口。

張郃所走的斜谷道,路況原本比子午道要好不少,然而曹真的先鋒已經同蜀漢守軍交戰,

張郃竟然還未走出斜谷道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棧道之險

這裡需要提一筆的是,在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北伐撤軍時,趙雲沿着斜谷道撤回南鄭,在

途中燒了百餘裡的棧道

,以此防備曹真派兵追擊。

《水經注》: 前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谷百餘裡。

後續蜀漢嘗試修繕棧道未果,此時棧道可能尚未修複,這也就是張郃所部行軍極其緩慢的一個原因。

至于費耀、郭淮方面,他們同魏延、吳懿等人在南安郡的陽溪發生了遭遇戰,

被魏延、吳懿等人大敗而歸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示意圖:陽溪之戰

曹魏與蜀漢雙方已經拉開陣勢,局部已經發生摩擦,雙方互有勝負,眼看着一場大戰即将到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這場大戰最終匆匆收場,而這背後的一大主要原因,是

一場連綿30餘日的大雨

長達月餘的大雨,使得棧道損壞,極難修複,無論是行軍或者糧運都面臨着極大考驗。同時漢水暴漲,本就逆流而上的司馬懿水軍,此時也更加難以行進。後續的糧草也由于大雨而難以補給,大軍甚至有斷糧的風險。

朝堂之上,勸曹叡撤軍的呼聲越來越大,華歆、楊阜、王素等大臣紛紛勸谏曹叡。

由于大雨影響,前線難有戰果、大軍有斷糧風險、加之反戰呼聲高漲,曹叡隻得下诏讓曹真等人撤軍

曹魏首次伐蜀之戰:曹真、司馬懿聯手對決諸葛亮,曹真的終焉之戰

11年前,襄樊一帶下了十來天的暴雨,于禁率領的3萬多援軍被關羽俘虜;

現如今,秦嶺一帶又下了長達一個月的大雨,終止了曹真的首次伐蜀攻勢。

半年後,曹真故去,這場沒有完全打起來的伐蜀之戰,是

曹真的終焉之戰

司馬懿随後成為雍州、涼州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正式與諸葛亮過招。

魏延、吳懿由于陽溪之戰的大勝,分别被升遷為征西大将軍與左将軍。

雖然蜀漢成功的擋住了曹魏首次伐蜀,然而曹魏強、蜀漢弱的基調沒有改變。北伐,再次提上了蜀漢日程。

(本文參考文獻,《三國志》、《資治通鑒》、《華陽國志》、《晉書》、《水經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