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那些與生俱來的能力,父母真的要替孩子好好守護,這是他們通往成功大門時最好的鑰匙。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在大家的印象中,孩子的所有能力,都是靠後天的教育和培養得來的。但其實,有極少部分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且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就是其中一個。

在孩子懵懂無知的時候,他們對所有的事情都充滿了好奇,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了解。可能還為此闖了禍,鬧了笑話,可是最後,這些好奇心,卻憑空消失了,這是為何呢?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其實真正毀掉孩子好奇心的,并非他們個人,而是父母的某些行為

第一種:保護太好

為了滿足好奇心,自然會有很多磕磕碰碰,這是很多父母不允許出現的事情。于是,他們“強迫”孩子不要好奇,很多事情都提前做好規劃,隻需要照着大人設計好的方式做事。

久而久之,孩子的懶惰心理被逼出來,習慣了依賴,自然就沒有了好奇的沖動。父母的初衷,是希望給孩子多一點保護,讓他們少受傷。結果最後,卻成了破壞孩子好奇心的元兇。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第二種:随意否定

好奇心和探索欲是相輔相成的,正是因為特别好奇,才會做出一系列探索的行為。隻不過,孩子的認知有限,探索路上也會犯很多錯誤,結果就被父母無情的否定。不僅僅是否定孩子探索的結果,就連探索的行為也不認可。

父母的否定,擊破了孩子的自信,讓他産生“無所謂”的心理。反正不管做什麼都得不到認可,那就不要做了。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第三種:吓唬和責怪

還有這樣一群父母,他們偶爾允許孩子好奇,但是對于結果卻極為苛刻。擔心孩子因好奇心制造麻煩,于是就會責怪他們;擔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問題,就會出言吓唬。

試圖通過吓唬、責怪的方式,讓孩子自動放棄好奇和探索的心理。在人際關系中,父母這樣的行為堪稱“小聰明”,但是教育孩子,着實有些不适合。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想不到,好奇心就這樣“葬送”在父母錯誤的教育中。進而淹沒了孩子的發展,讓他們變得平庸,再也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探索更多的知識。

為何說好奇心是通往成功的鑰匙呢?有些父母覺得誇大其詞,其實并非如此。關于好奇心的好處,父母一定想不到,居然這麼多。

擁有好奇心的孩子,他們的人際關系都很好。因為在與人相處中,孩子會表現出很強的好奇心理,營造出更好的生活情調,他會耐心聆聽其他人的分享,也會認真的叙述自己的看法。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擁有好奇心的孩子,他們永遠感受不到焦慮。在這個到處都充斥着焦慮的時代,好奇心會輕松趕走孩子的焦慮,因為他們永遠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被眼前的困難和事情局限。就算是偶爾碰到困難,也會積極的采取措施應對。

擁有好奇心的孩子,他們的幸福指數會更高。即便是學生,他們的壓力也很大,輕則産生厭學情緒,重則會影響心理健康,甚至做出損傷身體健康的事情。可若是孩子擁有好奇心,那他就不會被這些瑣事困擾,而是坦然的接受生活中所有的挑戰。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擁有好奇心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能力更強。老話說:學習建立在興趣上,而好奇心就是因為感興趣,是以孩子願意學更多的知識。而且在學習中,孩子也會收獲更多的自信、獨立,這些都是好奇心的延伸優勢。

想不到好奇心,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多的好處,通往成功的路上也會變得順利一些。是以,父母要學會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以鼓勵和肯定的方式,尊重他們的每個行為。同時要引導孩子,讓他們對更多事物産生好奇,這才是教育的意義。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生活中,要打開孩子的眼界,帶着他們去旅遊,去露營,去博物館,去一切他之前未曾接觸過的地方。看的越多,孩子的好奇心越容易被激發出來,其實大人也一樣。平時,還要多多陪伴孩子,據說親子關系和諧,總是被和諧家庭氛圍包裹的孩子,更容易産生好奇心。

最重要的是,對于孩子的問題,不要直接否定,而是帶着他們找答案。“小話痨”的行為很多父母不喜歡,要麼直接回答不會,要麼直接讓孩子閉嘴,這樣的父母需要檢讨。

通往成功的大門,是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學會保護

好奇心都隐藏在細節裡,等着父母去發現,然後再去引導和鼓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