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古代到現代,從大秦帝國到我們現在的強盛中國。這中間有無數個朝代更替,一個朝代的興起必定就有一個朝代的滅亡,而朝代更替中必然就會有戰争的出現。

自古以來,人們為了争奪地盤,争奪權利,都會爆發大大小小的戰争,而這些戰争中,必定就會有人丢掉性命。

掌權者們的利益糾紛,通過戰争的方式來解決,而受害的隻能是無辜的士兵們。他們或許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等待回家,又或許是還有整日思念丈夫的妻子,還有可能是家中嗷嗷待哺的嬰兒。

每次戰争都是一個大型收割機,它無情地收割着将士們和老百姓們的生命,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它的面前就好像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戰争的殘忍

每次戰争都會死去這麼多的人,那麼,有人可能就會好奇了,這麼多死去的将士,那他們的屍體去哪裡了呢?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曆史,在古代時期,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發達的武器,例如:槍啊,炮啊這類的東西。在古代打仗時,是真正的拔刀相見,兩方都是真正地拿着刀劍上去砍人,直到砍到一方輸為止。可謂是真正的血流成河。

古代的時候,打仗就是看哪一方的人多,兩方成千上萬的士兵混在一起,互相厮殺,哪一方的人比較多,那麼,勝率就會比較大,但無論是失敗的一方還是勝利的一方,都會傷亡慘重,正應了那句“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名言。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但如果一個人死了,他的屍體如果不做處理,那麼,屍體很快的就會腐爛,發出一陣陣惡臭,甚至有可能,屍體上會有傳染病的出現,進而威脅人類社會的安全。

我們現在處理屍體的方式,大多數都是土葬或是火葬,那麼在古代呢,對于那些戰死在沙場的将士來說,他們的屍體又該怎麼處理呢?

進階将領們的屍體

首先,我們來說,進階将領們或帝王們的屍體,他們如果戰死在沙場,那麼将士們肯定會妥善處理好他們的屍體,将他們的屍體,密封儲存好,然後待到戰争結束之時,将其安葬好。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進階将領及帝王們都有自己的陵園,将他們安葬在他們的陵園之中,這是古代安葬人們的最高禮儀方式。

比如說秦獻公,他出生于戰國時期,前384年到前362年在位,是秦孝公的父親,秦靈公的兒子,他這一生做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将秦武公設定的殘忍的人殉制度廢除了,受到了秦國人的統一愛戴。

公元前366年,韓魏兩國威脅周天子,秦獻公知曉後,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自己可以借着攻打韓魏兩國的名義,來讨好周天子,于是,率兵攻打韓魏,果然受到了周天子的嘉獎。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但是,在前362年之時,秦獻公在少梁之戰中死去,這也算是戰死沙場了。對待像秦獻公這樣的國君屍體,手下的士兵們肯定不該怠慢,于是,将秦獻公的屍體密封儲存好,然後等到戰争結束之時,再講他的屍體,運回國家,然後好生安葬。

還有五代之時的遼太宗率軍向南進軍,但因自己的兵力不足,加上中原人民的極力反抗,不得不撤退,但是,在撤退之時,遼太宗感染疾病。

但這時,離到達自己國家還很遠,在衆人都沒有辦法之時,禦廚想出主意,将遼太宗的内髒掏出,腌上鹽,最終,才順利的将遼太宗帶回北方,否則,估計等到大軍回到北方之時,遼太宗的屍體早已腐爛了。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普通将士們的屍體

相對于進階将領和皇帝們的屍體來說,普通将士們的屍體自然不可能安葬得這麼好。對于普通将士來說,他們為國家掌權者所利用,上陣殺敵,在戰場上,可能就是那麼一瞬間的時間,他們就會丢掉他們鮮活的生命。

對于普通将士們來說,在沙場上戰死,對他們最直接的安葬手法就是直接在戰場上下葬,或者是火葬。

每次打完仗之後不管是哪一方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将士死亡,如果說都要安葬妥善,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是以,大多數将士都會直接就地掩埋。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相信大家肯定都聽過“馬革裹屍”這個成語,他是用來形容将士們誓死殺敵的決心和為國捐軀的意志的。

而在現實中,這種級别的待遇,也不可能是普通将士所能享受的,隻有那種身份較高的将領才能用,是以,大部分将士們為國戰死沙場,為了告誡他們,隻能就地将他們掩埋。

如果說,在打掃戰場之時,遇見己方将士們的屍體,那麼,還可以好好的就地掩埋,好好的善待他們的屍體。如果說遇見的是敵方的屍體,那麼,甚至不會好好地掩埋,還有可能受到敵人的淩辱。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在咱們中國的曆史上,就出現過這種情況,他們将敵軍屍體的頭顱砍下來堆積在一起,形成一座小山,以此來侮辱敵軍,讓敵軍的心裡防線擊潰。

火葬,在曆史上,還出現過火葬的情況,就是在戰争結束後,直接将戰死的人堆積起來,然後放一把大火,将他們焚燒,據有關史料記載,在隋開皇二年的時候,突厥族的可汗曾經帶領10多萬人與隋朝帶領的2千人馬交過戰。

雖然說隋朝軍隊最終戰敗,但突厥這方面的人也死傷無數,當時為了悼念這些突厥士兵,可汗帶領剩餘的士兵為他們執行了火葬,在古代,我們中原地區認為火葬是對死去人的侮辱,可在突厥人的眼中,火葬卻是代表對死去人的尊重。

都說古代打仗幾萬幾萬的死人,那麼多屍體都哪去了?

總而言之,不管在現代還是在古代,戰争都是非常可怕的,他就像是一個死神,無情地收割着戰場上士兵的生命,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不受戰争的侵擾,不受死亡的危險。同時,我們也應該感謝古人,是他們為我們鋪平了道路,他們用他們自己鮮活的生活為我們照亮了前方的路。是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已有的生活,好好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