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為什麼重視祭祀?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祭。”“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周公這樣地尊敬父親、尊重始祖,盡到孝道,感得四海之内,凡是周天子所治理的天下各國諸侯,各修其職,帶着各方的物産前來助祭,結果“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祭”。

根據邢昺《疏》:“謂四海之内,六服諸侯,各脩其職,貢方物也。”當時的各國諸侯以距離天子的京城遠近為标準,分為六等諸侯。周天子的京畿,是京都,是方圓一千裡。距離周天子的京城五百裡之内的稱為侯服。再往外推五百裡之外的又是一等,叫甸服。

這樣五百裡一等一等地往外推,一共有六等,叫六服諸侯。由近及遠分别是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服、要服。要服也稱蠻服。這些諸侯所治理的國家,各地的物産特産不同。他們就根據各自國家所出産的特産以及其職貢的規定來供給周天子做祭品。

根據《周禮·秋官·大行人》記載:“邦畿方千裡,其外方五百裡,謂之侯服,歲壹見,其貢祀物。又其外方五百裡,謂之甸服,二歲壹見,其貢嫔物。又其外方五百裡,謂之男服,三歲壹見,其貢器物。又其外方五百裡,謂之采服,四歲壹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百裡,謂之衛服,五歲壹見,其貢材物。又其外方五百裡,謂之要服,六歲壹見,其貢貨物。”

六服諸侯,他們所進貢的物品不一樣,朝見的頻率也是不同,在禮上都有規定。例如,侯服,一年進貢一次,進貢的是祀物。鄭雲:犧牲之屬,他所進貢的是供祭祀用的牛羊等犧牲;甸服諸侯,每兩年來進貢一次,進貢的是嫔物。注雲:絲席也,嫔物,妃嫔的嫔,是婦人妃嫔們所做的絲麻用品。男服,每三年進貢一次,進貢的是器物,注雲:尊彜之屬也。所進貢的是尊、彜之類的祭器。采服,每四年進貢一次,進貢的是服物。服物,注雲:玄纁絺纩也。玄是黑色的布帛,纁是淺紅色的布帛,絺纩是葛布和絲綿之類的,都是做祭祀的服裝所用。

衛服,每五年進貢一次,進貢的是材物,材物,注雲:八材也。是珠、玉、石、木、金屬、象牙、皮革、羽毛等八種供制作器物的材料。要服,每六年進貢一次,進貢的是貨物。注雲:龜貝也,是龜甲和貝殼之類的貨物。龜甲和貝殼古代也用作貨币,是以稱為貨物。這是六服諸侯,各修其職來助祭。按照職務所規定的貢品,帶着他所治理的國家中出産的最好的特産前來陪同、協助周天子祭祀。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天子以身作則,對于自己的父親乃至于始祖,都能盡到孝道。他這樣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不忘根本,也感得天下各國的諸侯紛紛帶着貢品前來助祭。

夾注中講:周公行孝于朝堂之上,越裳國,通過重重譯使前來進貢,這就是得到了萬國的歡心。在各國諸侯前來進貢助祭的過程中,也使天下各國諸侯從周天子那裡學到了如何盡孝,回去之後,他們也能在自己的國家之内各盡孝道,推行孝道,這就是“王天下”。

“王天下”就是自己做出一個以孝治天下的榜樣,感得各國前來學習觀摩。各國諸侯來到周天子所治理的京城,看到人人都互相謙讓,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人與人之間相處彬彬有禮,生起羨慕效法之心。回去之後,效法周天子以孝治國,這就叫“王天下”。

試想,如果人人都有孝敬之心,家家都能孝養父母,友愛兄弟,和睦相處。那麼整個天下也會歸于太平。由此可知,世界沖突的根源在家庭,就是在于家庭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沖突,因為一個人在家裡和父母沖突,兄弟沖突,走上社會,就會和陌生人沖突。這種為人處世的行為方式,思想觀念,都是在家庭之中培養起來的。

是以說:“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聖人的德行哪有比孝道更大的?聖人是指,既有聖人之德,又居于天子之位的至德之人。雖然他有高超的道德,像周公代理天子期間,一般人對于周公的道德高到什麼程度都不知道,看不出來。後來周公把成王撫養長大,一方面撫養,一方面教育,然後又把天子的位置交還給成王。可想而知這種德是多麼偉大,但是這樣的德也依然超不過孝道,周公的德仍然是以孝為主。周公以始祖後稷郊祭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這些都是孝道的展現。

他祭祀的時候,使始祖後稷配祭于天,使文王配祭上帝,根本都是因為周公不忘本,他有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祭祀,不僅是形式,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是昭述祖德。祖宗的德行庇蔭子孫繁衍昌盛,是以祭祀時都有祭文,要把祖宗的德行明白的昭述出來,讓曆代子孫都來效法。

祭祖更重要的是體念祖宗的存心,不辜負祖先的期望,要把祖宗的家規、家法、家教、家道、家文化傳承下去。《禮記·祭統》中說:“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把孝順之心表達到極緻的,就是祭禮。這是周公特别重視祭祀的原因。

有一位老教授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到:“古禮首重祭禮。誠屬心性極則之理而表現于吾人日常生活中者也。真一切行門之大根大學也。”心性極則之理其實就是孝道。“孝”代表“過去無始,未來無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孝是自己的心性,孝道就是心性極則之理。是以“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聖人的德行沒有比“孝”更大的。

通過祭祖,就是把自己這種一體的心給引發出來。要知道自己不僅和祖先是一體的,和後代子孫也是一體的。自己不僅和人是一體的,和自然萬物也都是一體的關系。自己的這個心是真心、是仁心。古人經常講“一體之仁”。如果心裡有“兩個”的觀念,“仁心”就會不存在。正是通過祭祖倡導孝道,把自己一體的仁愛之心給開發出來。

由此可見,中國的祖先是無比的慈悲。通過祭禮這樣一種禮的設計,給了後人一個受教育的機會。教育大家培養起一體的孝心、仁愛之心、恭敬之心、感恩之心。如果真正具有這種心,能把參加祭禮時的恭敬心、感恩心、仁愛之心儲存下來,運用在日常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間,那麼很多沖突沖突都可以化解于無形。這是祭祖真正的意義。

孔子說“我祭則得福”。因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福田靠心耕,而孔子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孔子祭祀的時候就像神明、祖先在面前一樣,心裡懷着無比的恭敬感恩。正是因為他有這種心,是以才得福。孝悌之道如果盡到極緻,就能與天地神明相通。是以聖人的德行也沒有比孝道更大的,沒有超過孝道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