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司馬相如的空壇子

司馬相如的空壇子

文/圖 迦南

一直沒明白,《鳳求凰》是司馬相如寫給卓文君的,還是後人寫給他們倆的。不過,這不影響我對這首古琴小曲的喜愛。到了不談愛情的年紀,管他誰求誰,我喜歡的是曲子的韻味,小曲,小憂傷,小思緒,卻是克制的,深埋的,平和的。以司馬相如寫賦那樣的鋪排和張揚,我不太相信這曲子是他寫的,但我知道,他定是古琴高手。

無奇可言,古代文人雅士,玩的就是那個時代的标配。倒是現代人玩傳統,認真玩吃力不讨好,不認真玩就有些附庸風雅,畢竟那個時空永遠去了,血脈幹涸,古風難在,我們不過是借一個道具,懷念中國人曾經有過的樸雅與散淡。

講真,古琴天生就是山裡的好物。一直想去山中的松下彈琴,感覺最對路。一直沒去。

曾有兩次,朋友們來山居玩,我把自己的古琴帶來獻醜,正彈《鳳求凰》,有人問:這是什麼曲子?又有人問:這個杯子放在哪裡?欲答,欲彈,無措,遂敗意。我不是好琴手,他們也不是好聽衆。也許,如果我是好琴家,他們就會大氣不敢喘。

是以,我還是老實做個聽者。手上有兩張琴曲光碟,是管平湖那一代的老琴師彈的曲目。我特意帶來山裡聽。

1961年,瑞典姑娘林西莉,來中國北大留學,課餘時間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學習古琴彈奏。是時,中國人民正在挨餓,古琴和琴師們的惡運即将來臨,她是何等造化,學琴竟然是免費,上課時,老師用的是唐代琴,她用的是宋代琴,回國時,研究會又送她一張明代琴。幸而,她對得起這慷慨的饋贈,半個世紀後,已是中國通的她,給西方人寫了一本通俗讀物,名叫《古琴》,把所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标志都塞進去了,周全,卻淺,但附贈的21首琴曲錄音是幹貨,當年她想錄下老琴師們的彈奏,可滿北京找不到一台錄音機,幾經周折從香港買來才錄成。

老琴師們的演奏,樸素,靜氣,不像現代人那麼花哨。一定要在松靜的氣場中聽,才對得起當年林姑娘的誠意。山裡的靜,于琴曲最是恰合。

此前,我總在聽的,除了遍處的鳥鳴,便是果落之聲。

一般是正午,幹活回來的村民漸無聲息。突然“撲”的一響,音聲收斂混沌,分貝不高,是軟柿子落地了。門前那棵大柿樹,雖已百年,但枝葉豐茂,柿子落地是房東忙于采摘園的活計,無暇顧它,結出的柿果着了蟲子,才發黃就扒不住根蒂了。有時,是突兀的“嘭”的一聲,短促,有鈍力,那是斜對門獨居老太的蘋果,抵不住地球的引力了,自她老伴兒去世,果樹無人管理,樂壞了蟲子。當然,這個季節,村裡還有無花果,還有棗子,樹下也落了一層。它們觸地的聲音分貝過低,我沒有聽到。

聲音有聲音的學問,人類千萬别以為人是萬能的,高于其他動物多少,藍鲸的低頻聲波和海豚的超音波,都是人類聽不到的,非洲象發出的聲音低于25赫茲,專家叫作次聲,也是我們聽不到的,每每雷雨到來前,人類還毫無察覺,非洲象已經相約奔逃了。因為它們可以在500公裡外就聽到雷聲,而人隻能在30公裡外聽到,因為大氣層過濾掉了雷聲的次聲部分。

人不比大象,現代生活中噪音的污染,更損害了人的聽力。城裡最容易聽的是人造聲音,幹燥張揚,蠻橫霸道,倘不需要,就是一種幹擾和侵犯。在城裡家中,我不得不聽的是,馬路上汽車的轟鳴,小區院落人聲的吵鬧,隔壁房間父親的咳嗽,電視機的喧嘩。而果落之聲,“撲”,“嘭”,渾然無邪,低調謙遜,樹木的溫厚質樸和山裡潤澤的氣息,都留在心裡了,漫漶至肝肺。

因之,我有時來山裡,純粹是要聽音的,鳥鳴,風行,樹葉嚓的拂過視窗,賣魚人的吆喝幽長曲折,烏鴉在飛行中啞叫,它的嗓音不好聽,名聲也不好,可叫聲漸行漸遠,倒也有隐約之美,也便減輕了聯想的不快,當它從遠處來,在屋頂上丢下兩聲呼喚,像個過路的旅行者,還讓人有種惜别的惆怅呢。

突顯這一切的,是山裡的靜,必須說明的是,這種靜,是空靜,空靜,空靜。

同樣的鳥鳴,在山裡愈是清亮婉轉。同樣的琴曲,在山裡更是餘味幽遠。古琴也是有次聲的,非在空靜中才可捕捉品會。是以,我不會在大白天噪音撲窗的時候練琴。林西莉的書中說,古代琴人為了給古琴擴音,琴房裡要放幾個空甕,司馬相如的琴台下就埋着九個空壇子。為什麼是九個,而不是八個或十個呢?九,加上空,值得想象。還是古人更智慧,知空用空,空生妙有。

空山音好。好音啟慧。我多少了解《愣嚴經》所說了:能聞聲音真實普遍而圓滿;一切聲音,無論遠近皆可聽聞;耳根的聞性是眼耳鼻舌身意所不具備的,一切衆生都有自性妙音,本自遠離生滅的兩種作用,真實常存。

可不,我坐在山居的小屋裡,十處的鳥鳴同時可聞,隔着院牆,我仍能知道柿子與蘋果落地了。我們習慣于追逐浮華的音聲,都迷離了本來能聞的自性,因而流轉循環,無法解脫。

前兩天,于城裡的街上,見一輛車的後窗貼着:“初聞不解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我兀自偷笑。車主入夢太深。他該知道的,那首歌的最後一句是:“曲終人散早成空。”

這不是頹喪,是世界的本來面目。

我實知道,要回清淨本源,聽聞自性妙音,該把自己也變成一個空壇子。沒空之前,道具還是必要的,空山是道具,古琴是道具。總有一天,一切浮塵幻影了然無痕,我山中的小屋,不過也是一場大夢中的道具罷了。

壹點号 迦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