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張之洞》劇照

前幾天看到一條消息,說新上映的電影《張之洞》,首日票房隻有117元,全國隻賣出了3張票,不知道能不能打住放映這部片子的電費。

在某平台準備發文,結果系統提示我錯誤,連系統都不相信這個票房...

更絕的是,不知是真不知道,還是故意調侃,有人在下面評論:誰是張之洞?

這條留言獲得了好幾十個人的點贊。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整部電影似乎是一個不知名的導演,領着一群不知名的演員,演了一個不知名的曆史人物。加之宣傳造勢不到位,導緻片子上映後,泡泡都沒冒一個。

有人給導演出主意說,你起這樣的名字鐵定撲街,建議換成《大清戰狼張之洞》、《大清槍王張之洞》、《中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大清鋼神張之洞》、《大清重器之第一杆槍》、《你好,張之洞》、《香帥為什麼那樣帥》,票房肯定有保障。

我也順着這個思路想了兩個名字:《香帥傳奇之猴王轉世》、《大清最硬的男人:張之洞》。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張之洞本洞

解釋一下,張之洞号香濤,給面子的人都稱他為香帥;他體型瘦小,多動少眠,形同猴子,位列西山十戾之一,叫《香帥傳奇之猴王轉世》,也算恰如其分。

(西山十戾:傳說北京西山有十個精靈,修煉千年後通了人性,分别轉世投胎為清代十朝裡的重要人物:獾為洪承疇,熊為多爾衮,鹗為吳三桂,豬為年羹堯,驢為海蘭察,狼為和珅,狐為慈禧,蟒為曾國藩,猴為張之洞,蟾為袁世凱)

至于《大清最硬的男人:張之洞》,說的是他創辦了近代中國最大最先進的漢陽鋼鐵廠。

閑話打住,言歸正傳。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張之洞與漢陽鋼鐵廠

01

我沒看這部片子,但看到這條消息後,專門去看了片方釋出的9分多鐘的預告片。

拍電影和寫公衆号一樣,晚清民國題材,本來就不讨巧,條條框框太多,稍不注意,就可能過線踩雷。如果規規矩矩的拍,肯定沒什麼看頭——都是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像樣闆戲一樣。

現在的環境,不具備拍張之洞這種複雜曆史人物的條件。是以,我本不抱什麼期待。

果然,看完後的感覺,和以前看陸毅演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一樣,無fuck說。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預告片裡,張之洞戰狼附體了,聲嘶力竭地大呼與法夷人,與倭夷人幹,他還以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态,呼籲大修鐵路,發展工業,鞏固國防,強軍禦辱,要使大清立于列強之中而不敗,痛斥朝廷主和派妥協投降、保守派迂腐誤國。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最後,他化身春蠶和蠟燭,出資在家鄉修建學堂。鏡頭一轉,學生們在讀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張之洞飽含深情地喃喃自語:老夫已是風燭殘年了,能為家鄉盡一點力,死亦瞑目了,看到後生們勤勉用功,大興讀書之風,老夫這内心,甚慰啊。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窺一斑而知全豹。這種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大家都很熟悉。他一出來,你就知道他要做什麼事,說什麼話,他的三觀和語言體系,是按核心價值觀設定好的,隻是這次這些口号從張之洞嘴裡喊出來,我有點跳戲。

過去,張之洞曾被大力批判,56年前被開墳掘墓,後人不敢收屍,屍骨挂在樹上被狗啃食。現在又各種光環附體,感覺很魔幻。

從預告片可以看出,這部影片有點流水賬,主演演技用力過猛,影片竭力刻畫張之洞抗擊外辱、遠見卓識、憂國憂民、公忠體國的偉岸形象。強行感動,強行煽情,可惜,故事立不住,情煽不起來,惟餘尴尬。

這與其叫電影,不如叫宣傳片。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電影的事就說這麼多。下面簡單談談張之洞這個人。

02

在很多晚清遺老眼裡,張之洞是大清滅亡的禍首。

沒有他在湖北搞新政,武昌就不會成為革命的策源地,就不會有後來的武昌起義,更不會有袁世凱東山再起逼迫清帝遜位。

張之洞如果泉下有知,肯定怼回去:我一顆衷心向大清,搞洋務運動也是為了國家富強、大清江山永固。大清亡在載沣太蠢,皇族爛泥扶不上牆,怪我咯?

衆所周知,張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清末兩大台柱子之一(另一個是袁世凱),他是洋務運動後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走向共和》張之洞與袁世凱

張之洞一生辦了很多實事,如建立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湖北織布局,建立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華中農業大學前身),督辦京漢鐵路等等,

不過,這些都是表象,要從内在上了解張之洞,就不得不提他的《勸學篇》。

1898年,戊戌變法進入了高潮,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寫下了《勸學篇》。

他寫這本書有兩大目的:一是混官場,迎合光緒皇帝的變法熱情,同時也不忘讨好慈禧太後,在帝、後兩黨之間巧妙走位。二是真的寫書,提供一種能為各方所能接受的改革思想。

《勸學篇》隻有4萬多字,很薄的一本小冊子,分為内篇九和外篇十五,内篇講中體,外篇講西用。這二十四篇文章,全面闡述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思想。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走向共和》劇照

十幾年前讀大學的時候,我花一個星期讀了這本書(文言文寫的,讀起來比較費勁),還寫了一篇幾千字的讀書筆記,對這本書有些了解。

張之洞是官場老手,政治覺悟和站位水準絕對一流,勸學篇是給太後、皇上以及朝廷看的,肯定不能犯錯誤,是以《勸學篇》一上來,就大講大清立國250多年以來的15項仁政,強調遵朝廷、衛社稷,突出我大清仁澤深厚,百姓生活幸福美滿雲雲。

(原話:自漢唐以來,國家愛民之厚,未有過我聖清者也········二百五十馀年,薄海臣民日遊于天高地厚之中,無論富貴貧賤皆得俯仰寬然,有以自樂其生)

由此,他提出了變法的第一個基本原則:不能動搖對大清王朝的忠心。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走向共和》張之洞

接下來,他大談三綱五常,認為這是經過了幾千年曆史考驗的真理,聖人之是以是聖人,中國之是以為中國,原因何在?就是因為有三綱五常。沒有這套倫理維系人心,就沒有秩序,天下就會大亂。

他還說西方人也講綱常倫理,隻是他們的綱常倫理與中國略有不同,但意思是相通的。比如西方人也上墳,隻是不燒紙錢,而是在墳頭插花,西方人也要聽國君的,隻是他們的國君不像中國的皇帝那麼威嚴、牌面大,比較親民。

由此,他提出了第二個基本原則: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及其思想理論不能變。

維新派倡導的限制君權,開議院、興民權,百害而無一利,會出現 “愚民必喜,亂民必作,綱紀不行,大亂四起”。

總之,搞西方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大清要強大,必須強化朝廷的權威, “以忠義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靈合九州之力”。

堅持這兩個基本原則,接下來才能談變法。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03

這裡有一個問題:既然大清邦基深固、仁澤深厚,傳統的綱常倫理又有無可比拟的優越性,那為什麼大清被西方按在地上摩擦?而不是大清吊打西方?

張之洞是這樣解釋的:西方這些小國擠在一起,競争太激烈,稍有不慎,就會被吞并,為了生存,他們想方設法搞新政,求富強,興科技,經過百餘年發展,國力一天天強盛起來。

相反,中國治術學術冠絕天下,然而曆朝曆代不思進取,依靠祖宗留下的這套舊法就能治理好國家,時間一長,不僅沒有産生新法,反而把舊法的精髓也丢了,這才會落後于西方。

在張之洞看來,中國之是以落後,不是因為西方人聰明中國人愚蠢,而是因為之前我們太吊了,中間大意了,結果被反超了。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是以,中國必須改變,改變的方法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近代農業、工業、商業,如開礦場、修鐵路,辦實業等等,俗稱洋務。

辦洋務的前提條件是擁有通曉洋務的人才。是以,張之洞主張創辦新式學堂,培養掌握近代科學人文知識的人才,必要時還要向外國派遣留學生。同時,還要改革科舉制度——保留科舉的形式,改變科舉的内容。

張之洞的思想,即使在當時看來,也并不算先進,李鴻章搞洋務30年,就是這樣搞的,結果怎麼樣?張之洞隻是将這些東西進行了總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當然,張之洞也并不想他的思想先進,因為先進的思想大機率是異端,很危險,《勸學篇》首先追求的是安全、穩妥,符合主流思想,其次才是有用可行。

同樣主張變法,慈禧太後為什麼要捕殺康梁而沒動張之洞,原因就在這裡。

用一句話總結,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實就是調和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走一條符合大清國情的特色變法道路。

張之洞的眼光很準,這個思想受到了各階層的歡迎。一成不變肯定是不行的,大清被小日本擊敗,還不能說明問題?太激進、全盤西化,朝野都不答應,最好的辦法是調和。

魯迅說過: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大清本來不想改革的,康有為、梁啟超要搞君主立憲,大清這才願意開窗,接受張之洞等人的調和主張。後來孫中山要搞革命颠覆滿清,要拆了整棟屋子,滿清才願意換個屋頂,接受君主立憲——它總是慢一步。

誰是張之洞?那個晚清最硬的男人

至于張之洞本人,也在幾年後的清末新政中,突破了他所鼓吹的“中體西用”思想,悄悄轉向了君主立憲。

原因很簡單,他漸漸明白,“中體西用”是條死路。

最後講個逸事:

張之洞不僅厭惡新思想,也讨厭新名詞,他要求所有文書中用純粹的中文,儲存國粹。一次,他的幕僚路孝植在拟定的文書中,用了“健康”這個詞,張之洞勃然大怒,提筆批示道:健康乃日本名詞,用之殊覺可恨。把文書扔在了地上。

路孝植很剛,在張之洞的批示下怼道:名詞亦日本名詞,用之殊覺可恨。又遞給了張之洞。張之洞無奈,隻得将“日本名詞”,改為“日本土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