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區,西長安街北側,有個占地150多畝,平常人根本進不去的地方還有神秘的園區,遠遠望去,樹木蔥郁,環境十分雅重,靜悄悄的環境下,無端就會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這裡是北京的八寶山革命公墓,裡面埋葬的都是

對我國有貢獻的已故國家上司人、軍隊進階将領、民主黨派上司人等,其中朱德元帥和彭德懷元帥也葬在這裡。

然而在墓園的

衆多墓碑中,卻有一位飽受我黨我軍争議的人物——原國民黨将領黃維。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八寶山公墓)

很多人都十分好奇,

黃維的冥頑不靈是出了名的,為什麼他有資格葬在八寶山?甚至之前還得到了為毛主席守墓的機會,他到底做了什麼?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并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戰犯管理所的“釘子戶”,國民黨将領黃維,竟然得到了許多殊榮?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黃維)

其實對黃維得到這許多殊榮感到不解的人有很多,他能葬在這裡,大家不僅不能了解,甚至還很是不服氣,就這麼一個人,在解放戰争期間給我解放軍部隊帶來了多少麻煩?連劉伯承元帥這樣好脾氣的人都在抓到他後緻電毛主席要求當即處決,他憑啥能葬在滿是抗戰功臣的八寶山公墓?

八寶山埋葬了12位國民黨進階将領,包括了杜聿明、衛立煌、傅作義等人

,他們在解放戰争時期要麼對我軍投誠、要麼為了避免流血進行了起義,要麼就是在戰犯管理所期間,受到感化,認識到錯誤,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的機會。可反觀黃維,在管理所内處處和從業人員作對,甚至還對有覺悟的杜聿明等人嗤之以鼻,極盡看不起。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杜聿明)

可在毛主席逝世後,黃維卻先于别的國民黨将領得到了守靈資格,本來就很讓人詫異了,1989年因病去世後,不僅國家為其舉行了追悼會,甚至還得到了葬在八寶山的資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戰場上的“儒面殺神”

1904年黃維出生于江西貴溪盛源鄉的一個普通農家,比起多數都是家世顯赫的國民黨高官群體,黃維的出身顯得有些不夠看。黃維從小生活拮據,雖然勉強可以維持上學,但也不能做得再多了,高中畢業後便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師範類院校,畢業後回家做了本地的國小老師。

縱觀黃維一生,跟他共事過的戰友,同僚們對他的評價基本上就跑不了“

固執”、“死腦筋”、“愛鑽牛角尖”這樣的詞,

有些客氣點的人可能會委婉的評價一句“過分剛直”,從這些評價中我們不難看出黃維的為人是什麼樣了。

你想啊,這樣性格的人,又生在那個年代,他能一直甘心當國小老師嗎?當然不能,不但不能,還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尋找革命真谛了。就這樣一個斯斯文文的人,

在外漂泊期間認識了我黨方志敏

,兩人成為了知交,黃維這樣硬脾氣的人對方志敏十分服氣,一直叫人家大哥。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方志敏)

方志敏在知道黃維想棄筆從戎時,毫不猶豫地将黃維引薦進了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期間,黃維得到了陳立夫和蔣介石的賞識

,很快就因為出色的作戰指揮能力成為了國民黨軍隊的進階将領,蔣政府對其抱有十分大的期望,抗戰之前還把黃維派往德國進行深造學習。

抗日戰争前期,

最慘烈的一戰莫過于淞滬會戰

,而黃維的名氣也在這一戰中打響。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還在德國學習的黃維被蔣介石緊急召回,沒辦法,戰事太緊急,有多少人都不夠用。黃維一回國,屁股還沒坐熱就被投放到了淞滬會戰最為重要的

一線據點羅店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現在的羅店)

也就是在這裡,黃維打響了自己“儒面殺神”的名頭,讓日本人對其聞風喪膽。羅店是日本侵略者最為看重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打開了羅店的大門就等于打開了淞滬門戶,雙方針對羅店地區展開了殊死争奪戰。

羅店争奪戰是抗日戰争最為慘烈的戰鬥

被稱為“血肉磨坊”,中日雙方在這個不大的戰場上死傷超過兩萬人,

戰後遍地都是屍體和斷臂殘肢,其激烈殘酷程度不遜色于一戰時期的“凡爾登絞肉機”。

在這次作戰中,黃維将自己的固執的性格發揮大了淋漓盡緻,既然得到的指令是守衛羅店,不能被日本人占領,那麼就要戰到最後一刻,堅決不放棄羅店。面對日軍一波接一波猛烈的進攻,面對敵人幾乎是自己十倍兵力的黃維,絲毫不退縮,

生生守衛了7天的時間裡。在這期間,黃維帶領67師的3位團長,一位戰死,兩位重傷,炊事班的戰士們都拿起了手裡的槍,大家依舊在堅持。

黃維戰到了最後一刻,雖然羅店最終失守,但也為我軍争取了寶貴的作戰時間,儲存了戰鬥力。

而67師幸存的人,戰後整編時已經不足1000人

,其餘人全都為國捐軀。也正是因為這一戰,黃維的英勇被曆史永久銘記。

解放戰争開始後,蔣介石将黃維軍團當成了自己的殺器法寶,下了血本裝備,不僅配備了精兵良将,還裝備了嶄新的進口武器,這支部隊幾乎代表了國民黨當時最高的作戰水準。前期不知道是不是秉承着“好刀用在刀刃上”的原則,黃維兵團并未參加重要的作戰,主要徘徊在東南沿海一帶。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直到

1948年淮海戰役

開始,蔣介石終于舍得拿出了自己的精銳部隊投入戰場,當黃維到達徐州時,卻發現這裡的大部分地區已經被解放軍占領,無奈之下隻得退守雙堆集。在這裡雙方部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作戰。

黃維沒想到自己這個裝備精良的戰場殺神竟然不好使了。

從1948年11月開始,黃維軍團就被困在了雙堆集,組織了無數次的突圍都被我解放軍部隊攻破

,包圍圈在逐漸縮小,我方軍隊在持續推進,黃維軍團逐漸走向彈盡糧絕的邊緣,越來越多的國民黨士兵選擇起義和突圍,留下來的人越來越少。按照黃維的性格,就算是打到就剩下他一個人都不會選擇投降,雙堆集作戰也是如此,包圍圈内的國民黨士兵被解放軍部隊打了個遍,但自始至終都沒有見到主帥黃維的身影。

12月15日夜

,我軍巡邏戰士薛振英發現了一個可疑的身影,連忙舉槍問喝止這人站住,經過詢問,薛振英得知被自己抓到的竟然是國民黨的一個叫方正馨的上尉,心裡還很高興,又要立功了。但随即薛振英就發現了不對,當把“方正馨”帶回去後,其他俘虜看到這位上尉後,竟然對他十分膽怯,甚至連一名團長都對“方正馨”露出了害怕的神情,這太詭異了。

薛振英第二天便知道了答案,經過詢問其他俘虜後得知,這個“方正馨”就是黃維!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大家都很激動,不是興奮抓到了進階将領,而是憤恨。原來在之前的作戰中,黃維對我解放軍部隊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造成了我軍戰士傷亡,是以對黃維深惡痛絕,要求當場處決黃維。

劉伯承元帥當即報告給了毛主席。最後得到的指令是,黃維也是聽令行事,就不要處死了。之後就是黃維被關進了位于北京的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這一住就是20多年。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黃維和夫人)

雖然黃維固執,拒絕學習、改造自己的思想,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黃維這人的堅定屬實不易撼動,從羅店争奪戰,到現在淪為階下囚,都不曾有過改變,他并不是完全的十惡不赦,隻是這種他眼中的“忠貞”太過死腦筋。

1975年

毛主席突然想起了戰犯管理所裡還剩下的幾個“釘子戶”,随後做出了訓示,“放了吧”。

國軍将領黃維拒不改造,去世後為何能準許葬入八寶山?

毛主席逝世後,黃維得到了為毛主席守靈的資格

。黃維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竟然讓自己這個“老頑固”得到了這樣一個殊榮,此後的黃維在國家的安排下做到了政協常務委員。

1989年初,黃維得到了去台灣通路的資格

,臨行前他準備了很久,還列了長長的清單,可直到最後,他還是沒能如願以償,

3月20日,享年85歲的黃維心髒病突發去世

。在他死後,因為在抗戰時期有過突出貢獻,出于對他愛國信念和堅毅的作戰精神的肯定,準許他葬入八寶山革命公墓。

黃維是固執的人,但也曾經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戰績和精神得到了國家的認可,他在抗日戰争中為國家的做出的貢獻,值得被大家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