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工作養家還要帶娃,疫情下二寶爸媽如何“扛”?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蔡君彥

要工作養家還要帶娃,疫情下二寶爸媽如何“扛”?

冬天,天黑得早,受疫情影響,鄭州街頭的車輛行人少了很多。市民朱女士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已是晚上8點。還沒顧上吃晚飯,聽見手機響,直覺就是“兒子又想媽媽了”。

果然,5歲的陽陽用親戚的手機跟她視訊聊天,第一句話就問:“媽媽,你什麼時候來接我?我想你們了,我想回家!”

“陽陽乖,等過幾天小姨生寶寶了,媽媽就去接你!很快哈……”朱女士哄勸着,見孩子一臉委屈地挂斷視訊,眼窩一熱,也沒心思吃飯了。

接到學校緊急通知說高中師生要提前離校,10日起啟動線上教學後,都是上班族的朱女士夫婦趕忙向鄭州西郊的親戚求助,“狠心”把二寶送到親戚家寄養,沒想到,剛送去不久,親戚家被劃為管控區,想接孩子也接不成了……

要工作養家還要帶娃,疫情下二寶爸媽如何“扛”?

(圖:疫情下,守護好孩子是每位父母最大的心願)

疫情下,二寶爸媽太難了,尤其是家裡沒人幫忙的——朋友圈流傳的這番話,讓朱女士感同身受。當疫情毫不留情地影響着人們的生活,有多少二寶爸媽面臨着要工作養家還要帶娃的挑戰?他們,是如何“扛”的?

被寄養的二寶

“這幾天天天都是煎熬,覺也睡不好,一想起孩兒心裡就難受……”每每說起把二寶送親戚家寄養,朱女士有說不出的愧疚。

誰舍得把孩子送出去?可沒别的辦法。家住鄭東新區的朱女士告訴記者,大寶讀高二,學習抓得緊,二寶5歲正是調皮愛鬧騰的時候,在家沒人照看,也害怕影響大寶學習;帶機關吧,也不現實,夫婦倆一個是機關中層,一個是企業高管,年前各種事務一大堆,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精力照看孩子。

好在鄭州有親戚,是朱女士的遠房嬸嬸。二寶出生後,這位親戚曾幫忙照看,直到孩子上幼稚園。正是有這種感情基礎,非常時期她才想到把孩子送到親戚家。

孩子雖不樂意,也沒辦法。被送過去那天,盡管媽媽一遍遍安撫,仍哭得撕心裂肺……

要工作養家還要帶娃,疫情下二寶爸媽如何“扛”?

(圖:被媽媽帶到辦公司的小姑娘,很多時候玩平闆解悶)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朱女士擔心的事發生了——孩子剛送去不久,親戚家被劃為管控區,能進不能出,她天天提心吊膽。

“媽媽,你工作忙,那讓爸爸不上班陪我行不行?”視訊聊天時,陽陽試問。

“那可不行,你爸爸要上班掙錢還房貸,要不咱家的房子就被拍賣成别人的了……”朱女士的話讓孩子似懂非懂,小家夥兒從媽媽嚴肅的表情意識到,行不通。

1月12日下午,朱女士的機關開過全體會,明确了下周的工作任務。她尋思着,等下周忙完就可以把孩子接回來了。

她也必須做好盡快把孩子接回來的準備,因為,她嬸嬸的閨女快生寶寶了,“雖然親戚沒說啥,但我們也不好意思讓人家在閨女生孩子的時候,還幫我們帶孩子呀。”

好在,随着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親戚家所在的區域由管控區調整為防範區,這讓朱女士松了一口氣。

夫妻倆的“1+1”分工

疫情下,有人“組團兒”帶娃,你聽說過沒?同樣為要工作還要帶娃犯愁的市民吳女士,聽到機關同僚分享這一辦法,心頭一動。

要工作養家還要帶娃,疫情下二寶爸媽如何“扛”?

(圖:線上家長會上,班主任激勵家長和學生)

她聽同僚說,有的爸媽為了解決要上班、孩子沒人帶的難題,報團取暖,想出了“組團兒”帶娃的辦法,就是拜托同一個小區的、關系好的、又有精力的鄰居,白天把孩兒送去托對方幫忙照看,當然也會通過恰當的方式答謝人家。

思前想後,吳女士發現,在自己居住的小區,并沒有這樣的合适人選。

“帶孩子可得操心,還要擔責任,關系不夠鐵,人家未必願意幫忙不說,咱也不放心呀。”她隻能另尋出路。

吳女士家也是倆娃,大寶讀初二,二寶上幼稚園中班。公公婆婆幫忙把孩子帶大後,更樂意待在農村老家,她和夫妻邊工作邊照料倆寶,日子過得“累并快樂着”。

非常時期,倆娃咋帶?夫婦倆商量後,有了“1+1”的明确分工——爸爸帶兒子到機關,媽媽帶妞妞去機關。

真正落實起來,也面臨不小的挑戰——

吳女士的夫妻在鄭東新區上班,從家開車到機關需要1小時車程。為了不耽誤大寶早上7點20分早讀,父子倆需要在6點前起床。

為了讓他們出門家吃口熱飯,吳女士前一天晚上要用電鍋預約好熬粥,還要5點半起床炒菜、熱饅頭。好在夫妻機關有食堂,午飯不用準備,帶飯盒到食堂打飯就行。

吳女士的機關離家不太遠,騎電動車十幾分鐘就到。上午,她必須趕在8點10分前帶孩子到機關打卡——機關要求員工一天四次打卡,遲到早退都要處罰。

“咋能不影響工作?孩子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尿尿,一會兒讓陪她玩,都是事兒。”實在太忙時,吳女士隻好使出讓孩子安靜的“必殺技”——把平闆電腦給孩子玩,可她心裡又糾結:孩子一玩遊戲,的确很安靜,可萬一以後有了“網瘾”,豈不是更麻煩?

眼下,她卻想不出更管用的辦法來。

非常時期 機關對帶娃上班更寬容

“小陳,下午你還帶孩子去辦公室不?俺妞也想去,倆孩兒可以一起玩。”出門前,市民楊先生趕緊跟同僚打電話溝通。

“下午不去了,上午孩子在辦公室鬧得厲害,我跟上司說了,下午在家辦公。”同僚的話讓他多少有些失望——孩子帶到機關沒人一起玩,意味着他要分出更多精力來陪。

楊先生家也是倆娃,大寶讀高二,孩子比較自律,上網課不用管,家長做好後勤保障就行。“麻煩”的是剛滿4歲的二寶,很粘人,各種要求不斷。

疫情再襲鄭州後,楊先生曾多次被抽調到核酸檢測采樣點幫忙,一忙就是大半天,二寶都由可以居家辦公的夫妻照看,“她要忙工作,還要帶娃,做飯做家務,也很辛苦。”非常時期,夫妻倆俨然成了并肩作戰的“戰友”。

1月12日、13日,鄭州市不再進行全員核酸檢測,楊先生忙着整理春節前科室需要報送的各種考核材料,仍不得閑。不過,當夫妻提出讓他把妞帶辦公室兩天、自己有事需要出去忙後,他答應了。

要工作養家還要帶娃,疫情下二寶爸媽如何“扛”?

(圖:幼稚園孩子提前放假在家,需要家長各種陪玩)

“非常時期,機關對員工帶孩子上班也更寬容,也讓我沒恁多顧慮了。”楊先生說,他會多帶些玩具或美術工具到辦公室,讓孩子玩,他在一旁忙工作。盡管如此,帶孩子上班仍免不了影響工作效率,他忙到晚上七點多,才帶孩子回家。

此時,夫妻工作之餘給家長做好晚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也算是尋常日子的小确幸。

“因為之前有過抗疫經曆,這次疫情又來,心裡沒那麼恐懼了,覺得很多事‘要來的總會來’,更加從容。”經曆過艱難坎坷,楊先生的心态更平了。他說,雖然疫情給大家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但是,正是大家齊心協力抗擊疫情,才能有效地保護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配好做好疫情防控,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疫情下,我有更多時間陪陪孩子,增進親子關系,也是一種收獲。”

因為愛,是以“扛”

“大早上不好好學習,在屋裡邊上網課邊打遊戲,氣得我頭疼!”12日早上,朱女士見大寶不專心學習,一氣之下跟孩子吵了一架。心緒難平地到機關,又放心不下獨自在家的孩子……

當晚,就在她思索該如何跟孩子好好溝通一番時,在鄭州一家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外,市民何曼麗安撫罷家裡的孩子,又忙着幫咨詢的家長答疑解惑。

她也是二寶媽媽,正在經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因為母親不幸受傷昏迷,正在醫院救治,她守在重症監護室外,祈禱老媽快點醒來,倆讀國小的孩子由夫妻照看。

“二寶上一年級,剛用微信給我發來幾個哭的表情,說:媽媽,老師讓聽寫生字,我隻聽寫對了73個,急出了一身汗……”她傾聽後感覺到孩子的焦慮和傷心,趕忙說:“媽媽知道你想寫對更多的生字,老師聽寫的時候,你又擔心又着急,同時呢,媽媽也相信你下次聽寫時也會有自己的經驗了。”

要工作養家還要帶娃,疫情下二寶爸媽如何“扛”?

(圖:在家上網課的學生也要适應新的學習環境)

何曼麗的職業是國際認證P.E.T父母效能訓練、親子溝通講師,通過知識分享,引導家長用不越界、不評判、無傷害、有效能的P.E.T方式養育孩子,讓親子關系、親子溝通更輕松,讓孩子成為更健康、更快樂、更富責任感的人。工作重頭之一,就是向父母傳授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并循序漸進地提出建議,以解決家庭沖突。

“疫情影響下,家長和孩子都有壓力,人容易煩躁,更得注意溝通方式,要不然很容易産生沖突。”何曼麗叮囑家長要注意保持情緒平和,要了解接納孩子,在孩子有情緒時不批評、不指責,多去傾聽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同時,父母被孩子打擾時,最好能不指責、不評判地表達。比如,媽媽正忙着趕制報表,孩子非要纏着讓陪自己玩,媽媽不能指責孩子:沒見媽媽正忙着嗎?怎麼不懂事一點?而是要告訴孩子:媽媽還沒忙完,你這樣子讓我很為難,也很着急,我擔心影響工作程序,媽媽會被上司批評。總之,父母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來跟孩子溝通時,孩子也會更加了解父母。

“為每個奮鬥的自己加油鼓掌!疫情反複,生活不易,人到中年,重任在肩,這個階段,我們每個中年人都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不管怎樣,哪怕疫情再嚴重,我們的生活都要繼續。”“讓我們計日以俟,等待萬象更新、風調雨順、春光和熙……”1月9日晚,河南省實驗中學文博學校高二(5)班班主任劉冰線上上家長會上飽含深情的一番話,讓楊先生等家長覺得非常感動,備受鼓舞。

劉冰老師的“金句”經過網絡傳播後,也溫暖了吳女士、朱女士等更多人。

“扛着扛着,就過去了。”朱女士感慨道,疫情下,無論是二寶爸媽還是其他人,大家都“扛”着重任,這背後,是因為愛——想為你做更多、希望把你照顧得更好的愛,扛過去,終将迎來明媚春光……

何曼麗也在朋友圈給大家“打氣”:我們所經曆的每一次艱難和挫折,都會在靈魂深處種下堅韌的種子。

來源:大河報·豫視訊 編輯:屈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