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冬菊是傅作義之女,49年在北平立了大功,為何後來沒成為高官?

1949年,經過三次協商,我軍終于攻破了傅作義的心理防線,讓其當衆宣布了和平解放北平協定的公告。公告一出,不僅減少了流血犧牲,還保全了這座千年古都。

而北平得以合平解放的背後,不光是共産黨人的努力其中還離不開傅作義長女傅冬菊的勸說。那麼立了大功的傅冬菊為何後來沒有成為高官呢?

傅冬菊是傅作義之女,49年在北平立了大功,為何後來沒成為高官?

隐瞞父親,秘入中共地下黨組織

傅冬菊雖然是傅作義與其原配妻子所生的第一個孩子,但由于傅作義整日忙碌于戰事中,對這個女兒卻并沒有盡過太多做父親的關愛。

1941年,由于日寇在中華大地上無惡不作,傅作義忙着與日軍作戰,無暇顧及傅冬菊母女倆,于是就将其送到了重慶生活。

在重慶的生活,讓17歲的傅冬菊看到了共産黨人的革命精神,進而心生向往,自願加入了中共上司的号角社,幫助我黨進行多次地下活動。

大學畢業後的傅冬菊,成為了一名記者,曾多次在報刊上宣傳進步思想。雖有一個國名黨高官的父親,但父女兩人的立場并不同。由于表現良好,傅冬菊于1947年11月15日秘密加入中國共産黨。

傅冬菊是傅作義之女,49年在北平立了大功,為何後來沒成為高官?

平津戰役打響後,傅冬菊一直在為我黨的解放革命奔忙着。面對國民黨設定的多重關卡,

解放區的物資不能及時運送過來,是傅冬菊借助自己的特殊身份,弄來了一些通行證,為我軍解決了輸送物資的問題。

不僅如此,傅冬菊還從傅作義身邊,拿到了關于蔣介石對我軍進行軍事部署的機密檔案,為我軍與國民黨大戰期間減少了不少損失。

勸父投誠,促使和平解放北平

然而,作為華北剿匪司令的傅作義,對女兒的所作所為全然不知。在解放天津後,傅作義帶領手下20萬人鎮守在北平城内,妄圖占城為王。

傅冬菊是傅作義之女,49年在北平立了大功,為何後來沒成為高官?

可解放軍已兵分兩路,将北平團團包圍,隻等毛主席一聲令下,就可以攻入北平。

但我軍并沒有着急攻打北平,而是采用圍而不攻的戰略,主要是在等待傅作義的态度。

1948年11月,傅冬菊被黨組織派到了傅作義身邊,試圖讓她說服其父脫離蔣介石,投誠我黨。傅冬菊來到北平後,與我黨進行着密切的聯系,并把傅作義的舉動傳遞了過來,便于我軍及時采取措施。

當傅冬菊看到父親對北平戰事搖擺不定時,她就趁機通過聊天的方式,傳達了許多關于共産主義的思想,讓其明白目前局勢下,隻有投誠共産黨才是明智的選擇。

傅冬菊是傅作義之女,49年在北平立了大功,為何後來沒成為高官?

從話語中,傅作義也意識到了傅冬菊早已加入了共産黨,但他并沒有對這個女兒感到生氣。

通過傅冬菊的勸說,讓傅作義的思想逐漸動搖了起來,加之三輪的談判,終于說服了其同意和平解放北平的協定。

傅冬菊在和平解放北平上,是立下了巨大功勞的,如果不是她的牽線,北平的和平解放就不會進行

如此順利。

熱愛文藝,投身于編輯崗位

北平和平解放後,傅冬菊并沒有留在北京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成為了一位文藝工作者,她的父親傅作義成為了水利部部長,為中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傅冬菊是傅作義之女,49年在北平立了大功,為何後來沒成為高官?

有着這樣顯赫家世的傅冬菊,卻并沒有想做高官的想法。

而是選擇跟随第二野戰軍來到了西南地區,在雲南做一名記者,并參與建立《雲南日報》的相關工作。

在此期間,她h還曾多次去危險的作戰地段做采訪,記錄了一幕幕真實的作戰場景。

直到1982年,傅冬菊被派去了香港,也不過是擔任新華社分社的編輯部主任,之後也并未得到太高的職位。

無論身在何處,傅冬菊都秉持着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并沒有因為自己曾是和平解放北平的功臣,就索要高官厚祿的生活,她一直都勤勤懇懇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除此之外,傅冬菊還熱衷于慈善事業,她把自己攢下的錢創辦了兩所希望國小,為中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晚年時期的傅冬菊也一直勤儉節約,直到2007年7月2日,在北京病逝時也一直如此。

傅冬菊是傅作義之女,49年在北平立了大功,為何後來沒成為高官?

結語

對于北平的和平解放,傅冬菊功不可沒,然而她卻沒有借此成為進階幹部,而是選擇自己熱愛的文藝事業,

一生艱苦樸素的守在文化領域工作上,默默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傅冬菊讓我們看到了恪守己身,不貪功利的精神是多麼的使人耀眼而高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