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價行為頻發,究竟幕後黑手是誰?

曾經,“加價行為”大多出現在一些高端車型上,而近期江湖君收到不少網友回報,大量品牌4S店加價賣車嚴重,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捆綁銷售、強制消費等。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這一現象頻發?

成交均價上漲 加價成常态

據央視财經報道,2021年12月傳統燃料車車市銷售均價達到15.6萬元以上,較前一年同期提升1萬元左右。而在此之前中國市場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是以從去年開始,部分網友反映提車難、購車成本上漲等此類情況。

加價行為頻發,究竟幕後黑手是誰?

此報道中提到,除了市面大部分品牌都出現了成交價格上漲的情況之外,就目前普遍存在的加價情況而言,某豪華品牌的高端車型需要加5-30萬元不等才能提車,假如不加價就直接不能預訂。

加價行為頻發,究竟幕後黑手是誰?

除豪華品牌之外,部分合資品牌同樣存在加價情況,不同的是,其加價的作用是提供優先提車的權利,甚至某車型推出的加價套餐,根據價格高低區分提車日期。也就是說,加價越多提車越快。

缺芯不是唯一原因

衆所周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導緻大量汽車晶片廠家停工停産,進而各大汽車主機廠都難以按時按量交車,才出現了目前需大于供的局面。

加價行為頻發,究竟幕後黑手是誰?

以豐田為例,其此前已經将9月份的全球汽車産量從原計劃的90萬輛縮減到54萬輛,而且光是日本本土的14家工廠就有27條生産線被迫停工,可想而知缺芯導緻的問題有多嚴重。

不僅如此,歐洲各大車企也受到明顯的影響,汽車産能大幅下降,很多地區一車難求,而這基本覆寫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品牌。

加價行為頻發,究竟幕後黑手是誰?

除此之外,疫情還導緻全球海運價格大幅上漲和時效降低,并且我國對于海關的防疫要求極高,受此影響部分進口車的提車時間大部分都比以往延遲了3個月以上,于是才催生出某些豪華品牌大幅加價才能提車的局面。

加價行為頻發,究竟幕後黑手是誰?

是以,晶片短缺是公認的事實,但并不是說所有車型都供不應求,隻不過4S店借此機會刻意營造這種氛圍,進而提高新車成交價。但俗話說“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是以部分消費者着急提車,再或者是認為加價後依然值得購買,市場就會通過價格來篩選真正有需求的人。

加價即違法

實際上,根據商務部印發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是以适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産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标準。

不得在标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諸如上牌、出庫、裝飾、保險等費用,也均不能強制要求消費者支付。而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加價提車情況,自然是屬于違法的行為。

加價行為頻發,究竟幕後黑手是誰?

日前,長城坦克品牌釋出公告稱,針對網友舉報的經銷商“加價傳遞”等違規行為,公司已決定永久取消涉事經銷商的品牌經營授權,并将加大對異常訂單的核查。與此同時坦克官方還表示,歡迎使用者和粉絲的監督。

加價行為頻發,究竟幕後黑手是誰?

針對坦克此舉,不少網友拍手稱好。自上市以來,坦克300就相當“火爆”,官方也曾多次釋出公告,由于訂單積壓過多暫停接單。盡管坦克300傳遞已将近一年時間,目前市場上仍然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

在江湖君看來,這些加價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對品牌的消費信心和品牌好感度,也擾亂了市場正常的秩序和公平競争。除了相關措施加強監管之外,隻有從我們自身杜絕加價購車,或許中國汽車市場才能早日回到正軌。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