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中國林業出版社的“自然書館·中國國家公園叢書”同步推出。這既是讀者之福,可将名山大川、流泉飛瀑、古樹名木、珍禽異獸等收于手掌之間;又是作家之幸,方興未艾的自然生态文學樣态,可把他們的腳步引向生機盎然的蹊徑,進而在筆端溢出别樣的靈性與風情。
楊海蒂著《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即上述叢書中的一冊。該書向讀者展現了海南熱帶雨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是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海南的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它呈現了海南熱帶雨林裡活潑潑的生命共同體,成功打造了自然生态文學的生動範本。
1月8日,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在北京大地書院舉辦《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分享會。與會的作家、編輯、記者、學者、學生們在分享閱讀心得之餘,還探讨了自然生态文學的創作基點和新的可能。
【連結一】分享會觀點集錦
(此連結轉自“自然資源文學”公衆号;文稿整理:張世奇)
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陳國棟:閱讀楊海蒂老師的新書《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即被書中優美的文字、對動物植物的情景描述所吸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礎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生活環境的公園化是社會進步發展的趨勢,這也是自然生态文學創作的題中之義。這本書在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書寫、謀篇布局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是作者用心用情創作的作品,為自然生态文學的創作提供了借鑒,期待作者新的作品問世。?
軍旅作家劉海燕:一口氣讀完楊海蒂老師新作《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忍不住啧啧稱奇,拍案叫絕。作者用純美、自然、厚重、深情的筆觸,描繪出一幅生機盎然、超塵脫俗、滌蕩心靈的絕美畫卷,奏響了一曲人與自然琴瑟和鳴的天籁之音。這是一場盛大的視聽盛宴,這是精彩紛呈的科普課堂,這是一趟絕妙的洗心之旅,這是人與自然的琴瑟和鳴。當我們跟随楊海蒂老師的熱情指引,走進這方熱土,走進這片充滿着原始野性魅惑、張揚着令人窒息之美的熱帶雨林,聽着“婉轉動聽的山歌,乘着夏日傍晚的微風,從雨林深處悠揚地傳來”,或許能喚醒我們塵封已久的心靈記憶,找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詩意空間。
《中國青年作家報》編輯隻恒文:楊海蒂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作家之一,因為她的創作,特别是散文作品深受青年讀者的喜愛和認可。《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作為“自然書館”系列叢書的一部,楊海蒂選擇書寫“海南熱帶雨林”,固然有其在“這方熱土”生活和工作的天然背景,但她并沒有簡單停留在曆史、地理層面和動植物的知識性堆砌,而是注重勾畫和下筆的趣味、意境和語言修辭,讓一部展現國家公園自然風光,具有科普性質的讀物,把她對“第二故鄉”的文學記憶,以作家的行走和思想的感悟,折射出文學的光芒和唯美的特質。他稱贊說,楊海蒂帶着思考和情感親近自然,行走大地,到實踐和生活中去發現和創作,這樣的文學實踐無疑是布滿了荊棘和崎岖,但也正是當下散文創作需要大力提倡的,更是對建構健康的文學生态的一種引領。
紀錄片導演、作家王海濱:海蒂老師的文字不但完全符合自然文學的寫作特點,而且,可以說提供了自然文學寫作的範本:1.整部散文集的布局是後現代流行的闆塊拼貼結構,一個主題,八個篇章,風格各自獨立,主題又協調統一。2.在單篇的寫作上,結構不單一,各具特色,或以時間為線,或以人物為線,或以事件為線,并娴熟轉換叙述視點,讓讀者沒有割裂感。3.容量豐富,引經據典,從民謠到古詩詞,從科學資料到民間傳說,全部容納,資訊量很大。4.字裡行間洋溢着濃厚的情感,彰顯着作者對文字的尊重對生命的敬重。
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周習:《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是楊海蒂筆下的一部交響樂,我們不僅看到了美麗的畫面,我們還聽到了悅耳的聲音,那種雄渾的開頭,流暢的轉換,讓我們在美麗的大自然面前陶醉、崇拜、熱愛,喚起我們對海南熱帶雨林的一種情懷。這是楊海蒂用她的妙手給我們繪制的一幅熱帶雨林圖。她用真誠來描繪,用熱愛之心來塗色。她用眼睛閱讀山河,用腳步丈量大地。于是她的作品就像一顆珍珠,發出迷人的光。她用這部書告訴我們,唯有做好人才能寫好文。這是一股清流,一縷清風,如吊羅山的雲豹身材矯健,出手靈活,氣度不凡。
《中國綠色時報》編輯、魯迅文學院第40屆高研班學員王江江:我曾多次欣賞過楊海蒂老師的歌聲,作為一名歌者舞者,她将這種獨特的個人經驗轉化成為有風格的文學語言。有一種看法認為,音樂的起源就是來源于對自然萬物發出的聲音的模仿。在《這方熱土》一書,她将海南熱帶國家公園裡的草木鳥獸,都當作一個個美妙的音符來看待,進而為讀者娓娓道出熱帶雨林這一組大型的交響樂。書中多變的篇章結構和人稱視角,深度叙事的能力和細節的把握展現出了作家的寫作能力。作為國内首批描寫中國國家公園的文學書籍,此書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
《中國自然資源報》記者張陽:楊海蒂老師的《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一書實作了兩個創新:一是在此書中,我們看到了情與理、思辨與叙事、人文與自然等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可以說是一次可貴的嘗試與創新;二是該書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又探讨文學與地域的關系,關注人在地域空間中是如何以審美想象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生命表達,文學本身的肌理如何為地理空間所建構,地域的空間是怎樣轉化為精神、文化空間的。該書通過位置、背景、視角的不斷變化,最終實作了文學和地理在空間的觀照下變得彼此交通,不分你我,是一次文學地理學理論的成功實踐。
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駐校作家李曼:《這方熱土》對海南熱帶雨林現有的生态構架進行了藝術梳理,展示出海南最富魅力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海蒂老師不僅是作家,還是一名舞蹈家,于是在她的筆下,海南熱帶雨林也呈現出律動的翩翩起舞的姿态,讓人心情豁然。自然生态系統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是自然資源作家寫作的重要客體,我們要加大這方面的寫作力度。
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駐會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駐校作家張世奇:全書結構新穎,用音樂的曲部一線貫穿,渾然一體,各部分又突出特色,各有側重,不斷刺激着讀者的神經,讓讀者一直陶醉于閱讀的亢奮和愉悅之中,跟着作者的指揮棒,看完整場的演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神奇與險峻、美麗與富饒、恐懼與誘惑,依次展示在讀者面前。從語言的角度,楊海蒂又像一位專業的本地導遊,邁着輕緩的步履,以滿腔的熱情,淩頂探幽的氣勢、優美動聽的語言,營造了一域令人愉悅的氛圍。古書記載、名人詩句、傳說掌故、當地俚語、時尚新詞,旁征博引,信手拈來,跳動在綠色的文字行列裡,鮮活、诙諧、豐厚、唯美,為自然之景披上一件件華美的霓裳。
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駐校作家趙光華:楊海蒂老師對這片熱土包含深情,她的文筆豐盈多情、細膩、隽秀,文字鮮活、靈動,筆下的文字如泉水一樣噴湧而出。讀她的作品仿佛進入這片浩瀚的原始熱帶雨林,置身于雲海霧岚中,周身被濕氣圍繞,頭發和眉毛都挂着濕漉漉的水珠。仿佛看到林中參天的古木被盤根錯節的藤擁抱,陽光透過叢林的縫隙,溫柔地撫摸着草尖,眼眸裡盡是綠色,又好像聽到靜谧的森林中清脆的鳥鳴。各種生命交織在一起,跳動着,蓬勃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程騁: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文字中滲透着這方熱土上生命的氣息與活力。在北國苦寒之地,物種要與自然抗争,而在品類繁盛的熱帶雨林,各物種又要為生存互相激烈競争。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抗争或競争也許是生命的永恒主題吧?另外,黎、苗族人民的淳樸與剛毅,彰顯着這方熱土上人的生命活力,而“山與海的纏綿”、“脈搏在跳動、血液在奔騰”的仙安石林等,訴說着這方熱土自身的生命氣息。
中國地質科學院楊辰:初見海蒂老師,并拜讀老師大作《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總感覺楊老師和美麗的海南椰島之間,有着某種神秘深邃的聯系。一個忠于内心的作家,通過優雅通達的文字展現她所熱愛的土地,深入讀者心靈深處,引起廣泛共鳴,喚醒人們對自然之美的渴望與贊歎,想必這是寫作能夠帶給一個作家的幸福,也是書寫自然、描繪大地的崇高目标,楊老師做到了。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9級材料學院大學生林佳豪:楊老師的《這方熱土》不僅關乎國家公園的寫作,更是一系列地域認知與生命情景的表達,在這本書中,楊老師鋪采摛文,兼收并蓄,借助行走考察的視角,融入自身的體驗情感與文學底蘊,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将海南熱帶雨林空間環境,生物自然,人文地理與“詩意地栖居”結合得淋漓盡緻。
中國地質科學院曹菲:楊海蒂的作品是情景與人的思想的完美結合。
中國林業出版社自然保護與國家公園分社副社長張衍輝:海蒂老師的《這方熱土》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比喻成一部雄渾的交響樂,然後分樂章,分主題,分層次來演奏這部森林樂曲大典,是本書獨具魅力的一面。
在書中,大樹參天,藤蘿交錯,蘭花遍野,瀑布飛濺,鳥叫蟲鳴,猿啼豹嘯的熱帶雨林生态奇觀,完美呈現于讀者面前。就好像約翰·缪爾寫黃石國家公園的間歇泉,那種巨大無比,令人驚異,又令人惶恐的氣場,就像一爐烈焰在人們面前熊熊燃燒。真實感,現場感撲面而來。這種在地體驗,讓文字充滿溫度。大量的現實場面的文學表述,讓讀者随着閱讀身臨其境。感受撲面而來的清涼的海風、耀眼的陽光、帶有花香的空氣。為疫情陰霾籠罩下的讀者,帶來無盡的希望與憧憬。
王下鄉黎族人民那一章中,從建築、服飾、飲食、醫藥、手工藝、婚姻等方方面面描述黎族人的日常生活,一句把“大自然穿在了身上”, 揭開了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尤其說到“阿霞”一家的事,奶奶的文身,哥哥的腼腆,仿佛置身于金字屋之中,圍坐一團,互相感受着體溫,空氣中氤氲着煙火特殊的味道。
文中關于植物、昆蟲、兩爬着墨較多,對鳥類的描述。像“海南孔雀雉”“海南山鹧鸪”這種海南獨具特色的鳥類的形态,習性這些沒有做更多描述。能看出來海蒂老師更喜歡花草飛蟲這些更顯浪漫的生物。
《人民文學》編審、《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作者楊海蒂:中國國家公園是“生态文明建設國家戰略”,事關生态環境安全、公德心建設以及中國的國際形象,三個月前,國家宣布首批五個國家公園正式建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屬于其中之一,這是海南之幸,也是拙作《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之幸,我備受鼓舞備感榮耀。今天承蒙中國自然資源作協的厚愛,承蒙上司師友對拙作的擡愛,又讓我備受鼓勵備感榮幸。承蒙謬贊受之有愧,對大家的激勵和鞭策我銘記于心,我能做的就是要更加努力以更好作品來回報大家。
【連結二】作家楊海蒂簡介
▲楊海蒂在《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分享會上
楊海蒂,《人民文學》編審,三毛散文獎、丁玲文學獎、方志敏文學獎等評委;著有文學和影視作品多部;作品入選數百種選本、選刊、年鑒、排行榜、教材教輔讀本,并被應用于聯考和中考試題;部分作品譯介國外;獲豐子恺散文獎、絲路散文獎、北京文學獎、全國報告文學優秀作品征文一等獎、中國·大河雙年度詩歌獎等。
作者:本報記者江勝信
圖檔:“自然資源文學”公衆号
編輯:李揚
責任編輯:陸正明